返回 菜单

如何钓好罗非鱼。仅供参考

AnSrJ2018-11-19 20:13:52

钓鱼贵知鱼

 

 罗非属爱干净的鱼种,清明左右之产卵期,会在近岸处筑鱼窟(如炒菜锅般大小)准备孵鱼,此时会叼走窝中所有的杂物。罗非的爆发力,可媲美 (青鱼),却又比青鱼猛冲不停,多了点节制;罗非的体型,笨重程度不输母猪(鲤鱼),又比鲤鱼的埋头猛钻,多了股快冲的暴力。其最大特色,就是顽抗只出现在中鱼那一瞬间,所以能否顺利上鱼,也决定在这毫秒之间。学习钓罗非技巧,首先了解鱼性,才能投其所好准确投饵,也唯有准确抓住鱼口后,接下来的调钓与技法,方有施展的空间,而后才有临场应变的余力。所谓的「老鱼、新鱼」,并非指鱼的大小或年龄,而是指鱼「定居某水域的时间长短」而言。一般小型营业池的鱼源,多向大养殖池分批购买而来,「不同批号」的货源,「新旧」自然不同。

要钓好一场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气候因素、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水文因素和鱼情鱼种等。主观因素主要是钓友的认知水平,体现在一个钓鱼人对竿、线、漂、钩的搭配,饵料的选择,钓点位置、深浅的把握以及目标鱼种的确定等。白天到池边后,只要看见大罗非在岸边滚浪觅食,表示今日必大咬无疑;如果水边无鱼踪,今日必定惨兮兮。此多是天候影响所致,例如天气突转冷或转热,或气压变化过大等,鱼的活跃度都会降低,池边观鱼踪是种最准确的判别法。

天气与气压对钓鱼的影响:总体而言,恒温要比高温好钓,降温要比升温好钓,持续稳定的温度条件下,鱼情一般不会很差。要强调的是,低温钓底,升温则可适当打浮,如果是传统钓,则应该加大引逗的频率和幅度,因为温度上升往往伴以南风天气,鱼肯定是会上浮的。这里要注意几点,一是连续几个低温阴雨天气过后,突然来一个升温大晴天,鱼基本不会动口。二是温差过大效果必定不好。三是秋季降温频繁,降温前一两天和降温当天往往会让你有出乎预料的收获,一定不能放过。四是强降温后两三天莫钓,此时水温高于气温,触手温热。再说说气压,摸不着,看不见,却是影响渔获的最关键因素。气压下降地过于厉害,建议大家不要出钓,如果实在毒瘾发作熬不住,可以选择晚时出行,钓况可能会稍好一点。降压天气尽量钓得浅一点,让钩子不停地动起来,也许还能逗上几条鱼来。最后说一说风向,风向的变化与温度的升降,气压的高低其实是相辅相承的。南风升温降压,北风降温升压,不同的风向条件下需要结合温度、气压等其它因素具体加以判断,在钓点的深浅,线组的搭配和引逗频率上做一些文章。

很多人以为中午罗非会「睡午觉」,其实对鱼层变化不了解所致;底层无鱼,当然鱼讯杳杳了。台湾六指神钓曾说过「4/5的罗非鱼在上层」,并不夸张,尤其是在高温的南台湾,证之以实情,前辈所言,的确是经验之谈。换句话说,如果改钓近岸处,那个深度,刚好与浮头鱼群的视线「平行」,只要鱼肯靠岸,一样算是「底钓」,漂亮鱼讯自会出现。

在傍晚临收竿前,有一些老鱼会跑到近岸处拣食钓饵碎屑,除水温因素外,长期的经验也告诉它们,这时到岸边觅食是食物多又最安全的。老师傅都知道,白天到池边后,只要看见大罗非在岸边滚浪觅食,表示今日必大咬无疑;如果水边无鱼踪,今日必定惨兮兮。此多是天候影响所致,例如天气突转冷或转热,或气压变化过大等,鱼的活跃度都会降低,池边观鱼踪是种最准确的判别。

钓点选择:最好一到钓场即选定合适之点,中途搬迁终非良策,一般只要鱼池的鱼量够,钓点选择又不会太差的话,原地左右前后变化垂钓深度,多可寻获鱼踪。钓点的选择,以习惯喂食处与多人惯钓之点为上选,水源头、风尾或近水车处等。以季节来看,夏日宜钓相对浅水区,冬钓才可考虑深水。。很多人看见别人频频上鱼,都会怀疑自己的钓点不好,其实罗非回游半径大,只要诱钓适当,鱼群一定会靠,时间长短而已,这是为何刚到钓点时,要先撒一把诱饵的原因。在傍晚前,有一些老鱼会跑到近岸处拣食钓饵碎屑,除水温因素外,长期的经验也告诉罗非,这时到岸边觅食是食物多又最安全的。

     钓法以及诱钓结合:罗非属热带鱼种,所以有随水温而走的特性。也就是说,当水温「上冷下热」时,鱼必在底层,底钓效果佳,例如入夜后、冷风刚到或冬钓时,当水温「上热下冷」,鱼多浮在上层或栖息浅水处,例如大热天之中午时分,因为罗非本性底栖觅食,浮于水面时咬度必然不佳,唯一解法,是用短竿改钓浅水处。

采用「少量多餐」的施打方式,以每次10~20粒的量投向钓点,一般在抛竿前、连续上鱼后、鱼脱钩、感觉鱼讯稀疏、或暂时离开让鱼吃不饱又不会散去。还可维持其连续抢食的热度,才是最佳的诱投作法。抛撒颗粒后,若马上以小颗饵跟随入水,常会有半水空接的情形发生。不要认为丢下去的诱饵,马上会被吃光,其实大量投饵与中鱼间未必成正比,如何诱鱼前,要先明白此理。以罗非的食量来看,双钩挂上正常大小饵团,不管抛竿节奏多快,所送出的饵料均不足喂饱鱼群,这点与鲫鱼不同。大罗非很现实,如果钓点的饵料不足,很快会转身另觅他食,这点也与鲤鲫会因饵香而徘徊不走的特性不太相同,因此不断施打诱饵,是钓罗非的必备手法。

我们垂钓罗非时,会发现往往前几竿可以连续中鱼,之后鱼讯就变得断续且不干脆,此时钓点若左右稍偏个一、二尺,又可连续上个几条鱼来。于是,会钓鱼的钓友便会采用「左、中、右」三点轮钓方式,来维持上鱼的频率,消除鱼不咬的空窗期。究其原因,除了在同一钓点连续中鱼后,会提高鱼的戒心度外,因抢食而搅成混浊的池底,对有洁癖的罗非来说,也会降低就饵的意愿与视线。尤其是烂泥底的池子,情况更明显,这就是「三点抛竿法」受欢迎的原因。或许有人会问:「钓点分散,集鱼效果不是变差了吗?」其实,定点抛竿集鱼,对鲫鱼等小型鱼比较重要,对罗非这种体粗与运动快速的鱼种来说,随便回游一下,半径远超过一米以上,即使三点抛竿的宽度稍大些,大罗非也可轻松追及。加上粒子的适量诱撒,等于扩大了集鱼范围,有效作钓半径更大。所以,仍坚持着「定点集鱼」观念的人,想钓好罗非,唯有抛弃旧的思维观念。

避小鱼钓法:大漂、大坠、短子线、用拉丝粉加少许粘粉调制软中带粘的饵料,搓饵后,外沾小颗粒麻团钓法。抛竿前先撒些颗粒,饵团落点或左或右稍偏一些,声东击西兼调虎离山来避开小鱼,纵使沉降过程中免不了外饵会被小罗非冲散,也必有残留的「内黏」饵料尚能突破重围,直击底层大罗非;或者直接用原糖颗粒来做钓饵。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