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老下小,礼拜天也是各种忙。中午返回途中,再次在潍胶路潍河桥驻足,以下是在东岸拍照西岸的情景。
西岸钓鱼的不少,沿河一字排开。东岸就三两个,不知为何?
没时间细追究,赶紧张罗开干,考虑气温逐日下降,万般无奈祭出6·3手杆——这是我能接受的最长杆长。
此番探钓的核心任务——验证偏本味型面饵目前温度下的表现,配饵:麦香超诱/蓝鲫/熟地瓜/拉丝粉/红虫粉(少量,饵料收水),窝饵一家(窝料内加入少量酒米),三分之二用来打窝(四个乒乓球),三分之一用作手食做钓。
风不算大,但是走水,站不住漂(不明其究,有明白人希望告我一下原因),一点半到三点半,无口。。。迷惘加凌乱。。。
四点,风渐弱,走水变轻,不经意上鲫鱼一尾。。。画风突变一改颓势。。。开启小连杆模式。。。五点十分,极其不情愿收杆撤退(要继续赶路回高密)。
鲫鱼三十一尾,翘嘴一尾(其中三两偏上小板十三尾),因为赶时间,起鱼简单粗暴了一点,脱钩五尾!
实践证明,这个时节本味型饵料并不比虫饵逊色!
东岸水多深
鱼获不错
恭喜。河水走水很正常,上下游放水、风力、水温差异,都可能导致走水。走水也有好处,水氧高,窝子发的快,鱼儿喜欢逆水入窝,而且一旦发窝吃口很好。
真美
仅仅从风力及浪高看,应当不至于走水这个程度,故有此疑虑,多谢指教
不错
我钓点约三米半多点,其他地方未知——行色匆匆,不及仔细考察
求位置,谢谢
帖子里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