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冷,在二七江边用短竿玩了几次,开始用3号袖钩0.7毫米尾径小枣核型浮漂调三钓三目,打龟了一口都冒得,回家想了一下可能天冷鱼口轻了第二天换1号袖调三钓四居然还搞了两碗鱼,两条大板板,周围几个老钓者大粗尾漂调平水3号依死你还挂的红虫居然全部打龟了,这次成为江冠可能和鱼情分析到位有关,以前钓鱼总是认为调漂越灵越好、饵料尽量雾化好,这是多么的错误,黑坑正钓时鱼口生猛、吃饵快所以调高钓低、饵料快速雾化,如果拿这样的思路去玩野钓那就行不通了,野生鱼警惕性高、鱼密度低、吃饵反复试探吃口慢、小杂鱼闹钩、风浪走水等这样应该调低钓低或者调低钓高让双饵落底、饵料适当打粘这样反而有好的收获。以前大师们总说钓无定律前提是鱼情不断变化所以选漂调漂、配饵开饵在不停变化。象我这种喜欢短竿3.6到4.5的吊丝玩家来说选漂尾径0.7到1毫米左右,吃铅1.3到2.3克左右,野钓大部分用枣核型行程漂,池塘用细长身底钓漂,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多指正,在这寒冷冬季祝大家大鲫大鲤,保护身体,钓海无涯、止于乐趣!
野钓学习中,值得分享。
看看
只要能上鱼,管它的什么灵不灵敏,还管它钩子是不是钩在鱼嘴的上唇,我野钓经常钓顿,钓灵小鱼闹死你
一年一千小时野钓长江的路过。
冬天野钓调平水钓1一3目,钩子2一4号袖
漂尾太细看不清楚。
能钓到鱼就是好办法
野钓本来就是要钓顿点,适当放口,争取一打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