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的我们,钓鱼是最好玩的事情,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零花钱买钓鱼用品,就用风筝线,鸡毛或者鹅毛,或者是高粱秆子截成10公分左右的一节,五分钱一支的鱼钩,好一点家境的用2毛钱一包的双钩,用牙膏铝皮当铅皮,房前屋后的竹子和河坡里漫山遍野的芦苇竿就是我们最美好的钓竿,当然,没有现在的19调,28调。虽然东西很简单,却也给我们的童年带去了别样的精彩。
碰上好天气,半天也可以钓到很多鱼,有鲫鱼,有小鲤鱼,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钓上大鲤鱼、大鲫鱼。那时候的我们不会讨厌小白条,就算只钓到几个大白条也会很开心,它们在儿时的我们眼里就是大鱼,奇怪的时,那时候钓鱼基本都会有收获,“空军”次数在印象中似乎也少很多,不管大鱼小鱼都会开心的拎回家,一顿大餐就这么来了!省了钱,又好玩……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还记得儿时的一些钓事?
小时候,我们的钓组通常是这样做滴:
首先就是浮漂,通常取材于鸡毛或者鹅毛。做这种浮漂首先需要将鹅毛或者鸡毛剪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
从中找出七八个粗细比较均匀的
用妈妈的缝衣针小心翼翼地把鱼线从鹅毛里穿过去。
然后重复,串成一串
那时候也没有铅皮,用得比较多的就是牙膏皮和爸爸用剩下的保险丝
铅皮穿好后的样子。儿时,更多的是直接把保险丝缠死在鱼线上。。。
试试水、大概调整下铅皮,小时候的钓鱼可没有现在那么精确……往往都是直接到底,等鱼吃死口
一副简单的线组就这样绑好啦。就等着放学的时候,连饭都不顾着吃,就往河里飞奔而去了。。。
小时候的钓鱼比较简单,就是这么一组简单的线组,再配上一支竹竿,白面团里滴几滴香油偷偷加点王守义,或者菜园里挖几条蚯蚓,就是饵料了。那时候没有野战蓝鲫,也没有918,更不敢想什么小药,奢侈一点就是用酒米打打窝子。
如今环境变了,装备高级了,我们也慢慢的长大或者变老了。记忆中的小河也是枯的枯,填的填,好不容易残留的,还被严重污染。。。
希望我们可以维护好仅有的垂钓资源。毕竟,大自然可是会报复的,等它真的暴怒报复我们的时候,估计真就那么一句话,连鱼毛都钓不到一个了。
所以,请珍惜现在还能空闲时间去钓鱼的机会吧。。。
滿满的都是回忆
传统钓
浮漂还可以用风干的大蒜苔,还有电视泡沫包装。鱼线都是用塑料窗纱抽下来,一根一根接起来的。
鹅都没毛了
回忆里的好时光
最早是用麻秸秆 就是种的大麻 沤下剥下麻皮的秸秆 晒干用来烧锅的 拿来钓鱼照样大板鲫
首页见
看哭了
知音啊
都是过来人啊,眼里都是泪
是滴,是滴
你说了算。。。
回忆总想哭。。。
俺家鹅见了我都跑,怕又拔毛!
哈哈,都是这样。。。
我记得我是用拖鞋底子剪的7星漂,小时候老家附近养鱼的看见我们都头痛,逮个蝗虫专钓草鱼。
好文章!顶
精彩的回忆,童年到少年见水就有鱼,现在干子买到几十把鱼确没有了,要跑很远才能钓点,都不够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