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江渔翁 于 2012-9-10 19:29 编辑
前天看到上海版就想钓鱼版主在陕西版块的邀请,特应邀前去学习 。
在签到处报到后,突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上海宝山垂钓趣事,便有了本篇小帖的构想。
因为自己曾在上海宝山生活过六年多,也曾是一位上海编外渔友,并留下过垂钓足迹,因此发此帖表示我对第二故乡上海版块的敬意!
30年前,我随部队从辽宁本溪移防到上海宝山,参加宝钢初期建设。
宝钢建在长江口,江上鱼类广盛,堤内排水渠又宽又深,鱼虾满塘。
在那里工作生活的日子里,经历了捞鱼.捉虾.钓鱼的美好时光..........
记得有一天雨后,营房旁排水渠两边围满了人,走近一看,水面鲫鱼浮头,密密麻麻,有人用各种器具捞鱼。
当时二十多岁的我,也好奇的找来了网兜,制作了类似现在的抄网,帮助他人捞鱼。
因以前此地是稻田,捞出来的都是二至四两的野生黄金板鲫鱼。
又有一次雨后天晴,和战友散步,看到空地浅水滩內有很多大红虾,便一同下水捉虾,那次收获活虾足有六斤。
其三.毎逢周日和休息时间,就可到江边散步,因此也经常看到有人在江边钓鱼。
看到他们的渔获,我们也利用尼龙细线,绑上很多鱼钩,站在修建的取料桥面上,用石头牵引扔进江里垂钓。
不时收回,就有鳗鱼被拉上桥面,一一摘钩,均有三十公分左右长。
接着反复此法,几小时下来,就能收获约十多斤。
有趣的是,在一次垂钓过程中,戏水的海鸥自已缠在了尼龙细线上,越挣扎越紧,我们赶紧收线,将海鸥拉了上来。
经过仔细查看,并未受伤,就准备放飞。
但钓鱼钓上了海鸥,很多人前来围观,其中有人看到我们准备放飞,就想收购,当然得到的是拒绝。
当看到那只海鸥再次和同伴一起飞翔,我们脸上露出了微笑!
后来因我们不爱吃鳗鱼,毎次钓那么多又无法处理,垂钓也就停止了。
回忆长江口生活的那些日子,看到涛涛的江水,其中就有一滴是从家乡门前流下来的,思乡情由然而生......
和爱人在长江口
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宽阔的江面上不时看到轮船经过。
偶尔还能看到江猪忍隐互现 (当时都说是江猪,近距离没见过,也未去考证)
仰望蓝天海鸥自由飞翔。
再远望就是美丽的崇明小岛。 (我尊敬的董叔带我乘船去玩过一次,现在他仍在月浦区安度晚年,借此祝他幸福高寿,也祝他家人安康)
尊敬的董叔
上海我的第二故乡,如今那大红虾可否满地?可知那鳗鱼还是那么好钓,江猪还在翻腾?海鸥是否仍成群翱翔........
故地重游
上海, 长江口, 宝山, 故乡
上海的回忆引人入胜------------
又一个美好的回忆,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谢谢分享,祝您天天开心!
毛主席说:“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故地重游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转眼间我离开部队也已经17年时间了,也很想回去看看,江苏常州是鱼米之乡,很是怀念那里的运河、稻田以及部队的战友和战鹰、营房。时间,真是一把小刀,在当年英俊小伙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啊。感慨,怀念!
想当年风华正茂,帅气。看今朝老当益壮,健康。点评[attach]2325899[/attach]龙江渔翁谢谢朋友观帖回复及赞美之词!也祝你健康.开心.幸福!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9-11 10:39
604649320 发表于 2012-9-11 08:10 想当年风华正茂,帅气。看今朝老当益壮,健康。谢谢朋友观帖回复及赞美之词!也祝你健康.开心.幸福!
故地重游今非昔比。点评[attach]2325900[/attach]龙江渔翁是的,30多年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9-11 13:28
龙门渔歌子 发表于 2012-9-11 13:17 故地重游今非昔比。是的,30多年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间飞逝,回忆很美,回忆也是一种享受点评[attach]2325901[/attach]龙江渔翁弹指过去30年,回忆的确很美好,谢谢赏评!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9-11 19:26
丹江小钓 发表于 2012-9-11 15:57 时间飞逝,回忆很美,回忆也是一种享受弹指过去30年,回忆的确很美好,谢谢赏评!
过程详细文字幽默!真是好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