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挂蚯蚓 蚯蚓是一种钓友常用饵,特别是春秋天,用得更多。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常有只见鱼儿吃钩却钓不上来的现象,这是为什么?本人经过多年的钓鱼经验,得到一些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这主要与蚯蚓的挂法有关。在许多有关文章中,都讲到了用蚯蚓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细,这里就不再赘述,只谈长短与方向问题。先谈长短问题。除了钓鲶鱼等大鱼时用整条蚯蚓外,钓鲫鱼、罗非鱼等小型鱼类,都要将蚯蚓掐段使用。那么,掐成几段为好呢?一般是根据季节和鱼情,掐成两段或三段使用。在早春、深秋和鱼儿吃食不太欢时,可将蚯蚓掐成两段使用;在暮春和夏季鱼儿食欲旺盛时,可将蚯蚓掐成三段使用。鱼儿吃食较欢时,它会叼着饵就跑,这时钩外留的蚯蚓头儿不宜太长,否则,鱼儿只吃到蚯蚓而含不到钩,这时提杆只会鱼跑钩空,鱼嘴和钩上各得一小段蚯蚓,造成“喂鱼”效果。所以,在这种鱼情下,应将蚯蚓掐成三段,挂钩时外露不宜太长,以1厘米左右为宜。反之,如果鱼儿摄食不欢,可将蚯蚓掐两段,挂钩时外露稍长些,以增加诱鱼效果。再谈挂钩方向问题。一许多钓友挂蚯蚓时,都是从蚯蚓的断口处挂入的,这样做的话,尾段钓鱼效果好,而前段就不大上鱼。是鱼不爱吃蚯蚓头吗,也是也不是。一般情况下,装在钩上的都是活蚯蚓,鱼儿咬钩时,蚯蚓会本能地收缩,以求自保。蚯蚓尾的收缩能力弱,对鱼吃食不但没影响,反而会激起鱼儿的食欲,因而上钩率比较高。而蚯蚓头的收缩能力强,鱼儿一咬,它就会强力收缩成一个硬团儿,口感不好,鱼儿要么放弃,要么咬几次还吃不到嘴里,这时渔漂会有反应,往往提杆无鱼。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挂钩时从头向后穿入,留在钩外的是破口部分,不仅鱼儿吃食时蚯蚓不会强力收缩,还会因为破口处流出大量蚯蚓体液而激起鱼儿的强烈食欲,从而食饵中钩。请记住一点,无论将蚯蚓掐成两段还是三段,挂钩时一律从前向后穿入。最后谈一下如何防止蚯蚓脱钩的问题。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看到渔漂有明显的动静,应该是鱼儿上钩了,可提杆无鱼,且钩上无食——蚯蚓被鱼拉跑了。究其原因,除可能外露蚯蚓过长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蚯蚓未挂牢。有些钓友害怕钩尖会对鱼儿吃食造成妨碍,将渔钩一次性全穿在蚯蚓腔内,大大降低了倒刺防脱的作用,使鱼只要咬住蚯蚓头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蚯蚓拉跑。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将钩子穿入穿出蚯蚓二到三次,使倒刺挂住蚯蚓的外皮(较韧)而防止蚯蚓脱落,以提高鱼儿的上钩率。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将钩尖埋在蚯蚓体内,那样鱼儿更容易将蚯蚓拉断。以上所谈,并非放之四湖而皆准,只是与钩友交流而已,望各位大虾批评指正。
学习了,谢谢分享,我一般是用红虫,没红虫了我就用饵料
楼主这是要参赛?要参赛就得改标题噢!
学习啦
认真学习。
谢谢分享学习啦
谢谢楼主,学习了
楼主是要参赛吗,参赛的话要注明哈
我们常用红蚯蚓
谢谢楼主介绍11`
回复 1楼彰武渔翁的帖子来学习,谢谢了!我大多用蚯蚓的,就是没想到过把断口留在钩尖!不过,两头都留点,效果或许会更好些,在天气回暖后,从中间S形穿整条两头都动效果也是不错的!
感谢分享 。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11楼风云VS变幻的帖子英雄所见略同。
谢谢分享
很有见解。
学习也,O(∩_∩)O谢谢。
感谢分享 。
谢谢楼主介绍学习了
学习中。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