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台钓"当钱包
本文转自钓鱼杂志2006年12月上.
莫将"台钓"当钱包
40年前,一支竹制两筒4节鱼竿不到2元钱,若自己做,成本不足1元.如果用它来"台钓",相信不会比现在300元一支的碳素鱼竿差.过去用蚯蚓,自己刨,零成本;奢侈一点,用八角,香油,芝麻做添加剂,几毛钱就够了.现在用商品饵,加上这样那样的添加剂,钓一次鱼得花几十元.说"台钓"烧钱一点不假.
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在钓鱼上多花一点钱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家都"台钓"了,怎么平常用品还在奢侈着呢?有人测算过,包括钓箱,遮阳伞等辅助钓具在内,全套"台钓"用具的起步价在600元左右,如果不计钓箱,用个折叠椅,有300元就够了.然而,钓场所见的是2000元一支的鱼竿还寒酸着呐!似乎可以用"富家钓次鱼,穷汉半年粮"来形容.
当初,引进"台钓"是因为它钓得多,钓得快,一言蔽之曰"技术领先".可是不知怎么的,"台钓"变成了以品牌骄傲为标志的烧钱比赛.得了冠军,钓了大鱼,则对鱼竿,鱼饵来一番表扬和肯定.如果这两样没得说了,就填上浮标,钓线.一位钓具制造商说,我最讨厌媒体说用什么竿,什么线,什么钩钓了大鱼,得了名次的文章,因为它没有技术含量.尽管钓具企业不拒绝这样的恭维,但它除了鼓励品牌崇尚,煽起消费热情外,无益钓鱼人提高兴趣和增强技能.诚哉,斯言!在"台钓"给厂商带来丰厚利润的时候,有此见解可谓诚商!
做生意最关心市场.然而钓具消费的不同是技术引领产品,竹竿渐退,是因为它重,不耐用,而不是性能欠缺,日本人回复"和竿"就是证明;舍弃蚯蚓,是生态意识的觉醒,相反,当商品饵不起作用的时候,用蚯蚓鱼疯咬钩的例子比比皆是.
"台钓"的积极意义是提供了新的技术.例如,钓快鱼,钓过去钓不到的鱼,钓以往不敢想象的鱼``````然而,卖者纵有千般手段,还要买者乐意掏钱才行.遗憾的是,浮躁心理指导下的消费观念冲淡了技术,钱多的耍派头,钱少的赶风头,本来是商业行为的炒品牌变成了钓具消费的黑洞.
如果仅仅如此倒也罢了.我有钱.我消费,碍着谁了?可是连应该给消费者以正确向导的"媒体"也将"台钓"当成钱包,用吹鼓品牌替代钓鱼文化,这杂志还有人看吗?幸好有良知的媒体没有这么做,这就是钓鱼人信任他们的理由.
台钓看怎么玩了,俺们穷人有穷人的玩法,量力而行,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依个人承受能力来钓
台钓就是比以前花费高
有见解!钓鱼钓的是自己的一种快乐!一种心境!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品牌,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商业社会就这样了
依个人承受能力来钓
同意楼主的看法台钓无非是2个钩子 调调灵顿 没啥稀奇的东东 而且商品饵 本来就是对水源的极大污染 很多时候 很多鱼种 传统钓会更理想些 而且一支竿 一小罐蚯蚓或者小虾米就可以出行 扛着笨重的钓箱等等装备 哎..累啊~!
,用吹鼓品牌替代钓鱼文化
不管怎么钓。只要钓得开心就是最好的,
好心情也要好东西
好帖子,抨击了当今垂钓活动比富赶风的现象。顶顶顶!!!
好帖,比赛我是不会参加的,钓鱼只是为了那种感觉,一个字爽
台钓看怎么玩了,俺们穷人有穷人的玩法,量力而行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