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又叫脑线,是连接钩和铅坠的那段钓线,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主线,以前早有使用,但不普遍。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的是台钓进入大陆以后,钓鱼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它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钓法,使我们的钓鱼技术走向更高,充满玄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家在平时钓鱼喜欢用长还是短的子线呢(说说具体多长)?还有你觉得长短子线的利与弊是什么呢?大家各抒己见吧,也可以分享自己用子线的一些技巧!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8日10点——2014年4月25日17点
活动奖励:对于有意义有质量的回复,按照回复质量给予1-10个贝壳不等的奖励。要是对活动主题有独到的认识和阐述可以将回复转成主贴,并给予原创评定,按精华评定规则给予相应等级精华!
活动要求: 1、围绕主题,原创内容。
2、如有相关配图,额外加分。
3、不得出现外链、外网水印等一切形式的广告。
4、本活动禁止复制其他用户的原创回复,违规者一旦被发现删帖处罚。
5、本活动回复字数需大于20字方可获得奖励。
6、本活动禁止无意义的灌水,违规者删帖。
1、另外,如果大家有钓鱼有关的困惑或者是有不错的供大家回答的话题(和以前不能重复),都可以论坛私信给“大鱼爱我”。一经采纳会给予20个威望的奖励。自己钓技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获得威望,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也可以回答的)~
2、请大家对应主题回答,(例如:自己通常用多长的子线,认为长点儿的子线好用还是短点儿的子线好用?我在在使用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等等)不要出现2楼回答偏了然后下面都偏了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休闲钓鱼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子线,长度在15厘米至20厘米之间最好。
我一般情况下 子长度20公分至 15公分长 。鱼钩的距离不超过4公分
子线的长度,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一方面是各人的习惯,另一方面是考虑其它综合因素,才能决定子线的长度,关键是时节和鱼种,长子线的优点,饵的摆幅较大,鱼的吃口好,距铅坠较远,隐蔽性好,缺点是信号传导损耗大,反应的信号比较慢。短子线的优点,传导迅速,到位快且准确,信号最大,缺点隐蔽性不好,信号有时过多。钓鲫鱼一般用到15-20CM长,如果是钓鲤鱼,刚为20-30CM长,这是个人使用习惯,只是做个考虑!
正常标准长度是15-20厘米,但是钓走水我选择10厘米左右,因为经常要钓跑铅,把握一个原则:子线短则灵敏,子线长则迟钝但是承受的拉力相对而言大一些.以后根据实际鱼情,需要灵敏则短,需要迟钝则长,很简单,不需要纠结差几个厘米.
我一般情况下子长度25-15公分 当然有时鱼口不好的时候也会用10公分长的
还是因水深水流而异吧,深水大鱼还是长子线刚为20-30CM长,溪流、江河或者水波动大的水域还是15-20CM合适。
我喜欢子长度在10-15公分,很少会用20公分以上长的,个人习惯。
我喜欢子长度在15-20公分,很少会用10公分以下长的,个人习惯。感觉长子线诱鱼好,杂鱼多短子线
子线长度看目标鱼来定:1、钓鲫鱼的话。一般喜欢用10-20CM的,子线短点感觉信号比较直接, 不过缺点是有时候信号比较杂,2、钓大型鱼的话一般20-30CM的子线,由于大鱼警惕性高点, 所以子线长度长的话,不容易引起鱼的警觉个人观点~
子线太短,容易被鱼察觉到铅坠;子线太长,钩饵下落时遊遊荡荡,容易被小杂鱼拦截,也容易使子线打结。如果没有小鱼闹窝,钓底用30cm左右合适;如果小鱼闹窝,钓底子线宜短不宜长,这样减少了荡遊行程,可有效躲避中途拦截,一般15cm至10cm适用;如果专门玩小鱼,子线在5至7cm左右,这样防止子线打结。总之,因时制宜,灵活多变。
平时我只钓过小鲫鱼,没有钓过大鱼,就从钓小鲫鱼角度出发说说子线按时间分:A、冬天鱼儿吃口轻,比较警惕,并且活跃度低,所以用长子线20~25CM,1、长子线摆动,饵落底缓慢,起到诱鱼作用,2、也有缺点,长子线,漂的反映延迟,但可以通过小漂,灵敏漂来平衡。 B、春夏秋鱼儿吃口相对猛一点,并且比较活跃,所以用短子线:10~20CM,1、短子线到底快,可以避免小杂鱼抢饵,比如白条多的地方,可以用10CM短子线,但是在钓法上要有所改变,钓跑铅。 个人见解
我一般使用的子线总的长度是36cm,变成双股子线两根分别为20cm和16cm。这样的长度比较合适。若是只钓小鱼,子线可以适当减短些。在垂钓过程中,由于子线过细常常会有子线互相缠绕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加粗子线,或者换成鱼美人等不易打折的鱼线做子线;也可以在子线的打结的根部加上太空豆,防止子线互相缠绕。长的子线铅坠隐蔽性好,中鱼会快,但是容易被小鱼干扰;短子线铅坠隐蔽性差,但是中鱼反应灵敏,也就是各有利弊的。
子线根据鱼情来定: 1、钓鲫鱼用短子线一般就是15-20CM.口不好可以在加长子线,提高灵敏度~! 2、钓鲤鱼一般用子线对折用20-30CM,如果是滑口语,还可以把铅坠上移,试用蚂蚁上树的方法打行程,或是抓借口~! 具体子线的长度要根据鱼种,鱼情来定~!
个人觉得,钓小鲫鱼应用10—15CM长的子线,钓大鲫鱼应用25—30CM长的子线
我是根据水塘深度及鱼情而定,一般都在10-20公分左右,
我是看钓什么饵来的,钓蚯蚓我会选择短子线 10-15公分, 钓商品饵的话就稍长点了 15-20公分。
子线, 长或短, 依据自己的喜爱和习惯来就行了 等自己有了一定的见解和想法,就慢慢地适当放长或收短
我认为钓鱼中子线的长短主要根据钓场和钓场水深浅,竞技钓的鱼塘和经济池,一般化要求子线五十的或者六十公分长的都有,为了是鱼饵的下降过程能够诱鱼效果好。 野钓就另当别论了,在水库水很深的地方,子线过程就不灵敏了,再加上水不稳走漂等因素,显示在鱼漂上的动作就会很微弱,所以建议深水库钓子线短一点还是好,野钓中拉饵子线要长,要的是行程,所以说,水深三十,水浅四十,鱼塘五十最佳。
我都是买现成的,叫老板娘绑呗,长18cm。基本木有问题
我一般用的子线都是35公分,一起。 子线短有短的好处,例如灵敏,比用长的结实。钓小鲫鱼应用12.5—15mm长的子线,钓大鲫鱼应用25—30mm长的子线或钓混养鱼应用40—60mm长的子线(以上子线的长度说的是单线的长度)等等,这样划分子线长度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也可能是个习惯)但决不是应该统一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的关于在钓鱼中,什么塘、什么鱼应用多长的子线,成为”国标”。当然,在根据水域的深浅、鱼的大小、鱼吃食的轻重、上鱼的快慢等等,并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决定用多长的子线,各人自己都有自己的尺度。如有的人打浮钓快鱼,为了加快两饵到位的时间,用的子线是在不影响上鱼的情况下,用长度短点的子线比较多见。而有的见要钓的水深很浅,都会把子线的长度适当降短。一旦见水比较深(4、5米深以上)又是钓大鱼时(如青鱼(怎样钓青鱼))子线应该用多长好呢?(有篇钓鱼文章说的是两个韩国人在中国一大型天然湖里钓青鱼,在用1米长的子线连续跑鱼后,把子线用到两米,才成功的钓上了几条个体在20—30多斤的青鱼)。由此可见,钓鱼中用多长的子线是没有一个硬性标准的,各人可以根据钓不同的鱼和你的习惯去选择子线的长度,但更重要的是别忘了:重在钓鱼中要善于灵活变通,因塘而宜、因鱼而宜,以多上鱼少跑鱼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