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论道江湖》系列(装备篇)——论线

沈阳--老宋2015-01-18 21:58:02

《论道江湖》系列(装备篇)——论线

钓线,是连接钓竿和钓钩之间的导线,是钓组构成的主体。它的功能不仅仅是过渡,更主要是通过它的串联,把钓钩、铅坠、八字环、铅皮座、漂座、太空豆等部件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钓组。正是由于其柔软灵活、坚韧耐拉、有弹性但可瞬间恢复等特性,使垂钓的操作变成可能,也使钓组中其它附件的功能得以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钓线由原始的麻线、棉线,完全被现代化的化纤线所取代,在此,对其材质不再赘述。本篇,我们主要讨论如何认识和选择钓线。结合实践中,钓线本身各性能,对垂钓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了解和认识。

一、最大拉力值:我们在探讨选线用线时,往往都是说几号线几号线。实际上,线号只是一个代表。从根本上讲,我们选择的,是标准线径下的最大拉力值。因为最大拉力值直接关乎我们单次操作,可钓起的最大鱼重。优良的钓线,其最大拉力值也十分标准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其线盘上的标注,用钓鱼秤来实际验证。方法是取0.5--1.0米长钓线,一头固定,一头绑在秤钩上,拉紧持续加力并关注秤的读数。好的钓线,会在拉力到达其标注的最大结节力值时崩断,误差很小。而超过过多才断,就是我们常说的钓线涨号;尚未到达拉力值即断,说明拉力值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属于钓线质量不佳,提醒钓友在购买时注意。(标准钓线的线号与最大拉力值,即结节力,可从下面查得,谨供参考)

线号 ┈线径(mm)┈最高结节力(kg)

0.08┈┈┈ 0.049┈┈┈ 0.30

0.10┈┈┈ 0.053┈┈┈ 0.41

0.15┈┈┈ 0.064┈┈┈ 0.49

0.2┈┈┈┈0.074┈┈┈┈0.72

0.3┈┈┈┈0.091┈┈┈┈0.95

0.4┈┈┈┈0.105┈┈┈┈1.05

0.5┈┈┈┈0.117┈┈┈┈1.16

0.6┈┈┈┈0.128┈┈┈┈1.33

0.7┈┈┈┈0.138┈┈┈┈1.52

0.8┈┈┈┈0.148┈┈┈┈1.70

0.9┈┈┈┈0.157┈┈┈┈1.90

1.0┈┈┈┈0.165┈┈┈┈2.10

1.2┈┈┈┈0.181┈┈┈┈2.70

1.5┈┈┈┈0.202┈┈┈┈3.60

2.0┈┈┈┈0.234┈┈┈┈3.80

2.5┈┈┈┈0.261┈┈┈┈4.50

3.0┈┈┈┈0.286┈┈┈┈5.60

3.5┈┈┈┈0.309┈┈┈┈6.50

4.0┈┈┈┈0.331┈┈┈┈7.30

4.5┈┈┈┈0.351┈┈┈┈8.20

5.0┈┈┈┈0.370┈┈┈┈9.10

5.5┈┈┈┈0.388┈┈┈┈10.00

6.0┈┈┈┈0.405┈┈┈┈11.00

7.0┈┈┈┈0.440┈┈┈┈12.54

8.0┈┈┈┈0.470┈┈┈┈14.14

10┈┈┈┈ 0.520┈┈┈┈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制作钓组选线时,钓线的最大拉力值,不是与所钓鱼的最大重量相等的。因为鱼在中钩摆脱逃蹿时,其摆头、甩尾、横移、窜蹦等动作,瞬间对钓线施加的拉力,往往是其自重的数倍。因此,我们选配线时,一定要考虑钓多大的目标鱼,并选择拉力值是鱼自重2----5倍的钓线号。

二、轴向弹性变形和可恢复性:一般的钓线,都可做到一定的轴向弹性变形,即在拉伸时,其长度有一定量的延长。但拉力(低于最大拉力值)消除后,其长度可瞬间恢复原状。如果没有弹性变形,以及拉伸后不能恢复原长度或出现弯曲,这样的钓线质量都是很差的。我们要求钓线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一是出于对钓竿的保护,二是减少对鱼唇过度拉伤,三是使抛竿提竿变得自然流畅。(我还真见过有钓友用大力玛做主线的,因大力玛轴向弹性变形极小,所以其提竿结果不是绕线就是飞鱼唇,对竿的隐形伤害也可想而知)。对钓线这一特性的测试十分简单,大家取一根钓组一拉一松间,即可得知。

三、横向抗冲击变形及恢复能力:垂钓过程中,来自钓线横向的局部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包括刮、蹭、磨、硌、折等硬性点或线性冲击。钓线会用自身的暂时弹性变形,来有效吸收或克服这种外力的冲击。当冲击消失后,优良的钓线会快速恢复正常状态而非变形,这是我们可依仗的钓线的重要特性。这个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验证。第一种,取一段钓线,对折,用两个手指捏住对折处反复揉搓,然后打开拉紧一端,用两个手指肚捏着捋几次,如果手感觉对折处没明显的折痕,自然下垂时,对折迹象也不很明显,就是好线。第二种,取一段钓线,用食指肚和拇指指甲用力掐住,另一手用力将钓线拉出。拉出后,钓线会在指甲掐住的一面发生暂时卷曲,但用两个手指肚捋几次,钓线又大致恢复自然原态,这就是好线。如果卷曲很严重,且捋后不复原,则质量很差。

四、柔顺度:这个特性,我们没办法用语言来清晰地界定,但它确实是钓线的特性之一。可以大致概括为柔软、自然、垂顺、流畅。相对的过分生硬、绵软、突兀,都是不可取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号的及时准确传递。例如,主线过分生硬,就一定需要额外的配重来将其拉直,客观上灵敏度会因此降低。再比如,子线如果像棉线一样绵软,随弯就弯而无法保持自然垂顺,那肯定会延迟信号的传递。所以,柔顺度是一个相对的特性,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自然适度,过犹不及。可以用指捋、吹气的方法,大概对柔顺度予以检验。对于老摸线的钓友,还是对此会有一定心得的,此特性如何,一摸一捋一摆即知。

五、表面光滑度:这个特质,可以间接说明钓线的质量。用手指肚连续轻捋钓线,好的钓线一定是连续光滑无碍的,而生涩、轻微的径变、毛刺、节点等的出现,都说明线的质量不佳,必定保证不了上述各特性的标准程度。有一点可以说明,日本鬼子将主线子线的区分,叫做道系子系,本质的区分是,他们生产的道系,是做了表面涂层处理的,质量自然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规范。而子系是不做涂层处理的,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追求品质的厂家,(包括国内新兴起的一些较专业的钓线生产厂家)会在标识上,对主线子线予以明确区分,大家在选购时可以留心关注。

六、切水性能:这个性能,不是被多数钓友所关注,但它也确实客观存在。同一规格的钓线,由于表面质量和比重的差异,切水性能天壤之别。好的钓线,自然入水到位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垂钓的速率。最明显的是,好钓线的风线(竿尖到漂座一段)会自然切入水面下,不好的钓线,如不通过压竿梢牵拉,基本是漂在水面上的。一旦水面有风,必定会影响浮漂信号的准确。

至于线径,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没办法进行精确测量,不说也罢。只要保证上述性能,其线径大致是可以保证的。

另:至于主线子线的配比,我认为原则上线号符合1:0.4----0.7的范围即可,具体因个人的绑缚质量、操作水平等存在差异,不做定论。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无严谨的论据支持,仅供大家参考★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好,顶了慢慢看

很久以前

认真学习。

很久以前

千万别钻太深了 没啥意思

很久以前

老宋的帖子必须的支持啊

很久以前

呵呵 多支持

很久以前

虚心学习长知识

很久以前

多谢分享

很久以前

精华 学习了 顶一下

很久以前

认真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十分支持

很久以前

经典之作

很久以前

麻烦支持 大师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咯!

很久以前

老宋:送点窝料呗?

很久以前

学习了 老宋:送点窝料呗?

很久以前

支持一下老朋友!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支持老友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好经验

很久以前
1/5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