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天不顺利,大家都很失望,这在我和小荣的预料之中,毕竟我们的钓鱼经历比其他三位时间都长,加之我们之前基本都是钓鱼塘,没有库钓经验。所以,得想办法,为此在结束第一天行动时,我们建议打了窝再走,为明天做些准备。忙活了一天,都累了,当晚无话,吃了饭便早早睡去。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我们决定分兵作战,由我和大刘、良哥去店家介绍的一处管理水面试试,小荣和华哥继续在昨日钓点坚守,目的是保持那里饵料的连续性,看能不能把鱼诱过来。我们一组去的地方是紧靠公路的一处沟叉,水面与水库相连,有人承包着,用网与水库相隔,形成管理水面,边饲养边对外开放钓鱼。我们到达后,那里已经坐定了十多位钓友,有当地的,有洛阳的,也有郑州赶过去的。经向塘主了解,塘内鱼类品种丰富,以草鲤鲫鲢为主,也有鳊鱼、翘嘴,当然,还少不了白条,相对密度比水库大得多。弄清了情况,我们便扎摊儿开战了。我和良哥用手竿,大刘用抛竿,全挂玉米粒。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因挂了玉米,我和良哥无需频频上饵,只是间或提竿或痘痘鱼。人家大刘更自在,抛竿入水,挂上铃铛万事大吉,左转转、右看看,一个单边快让他跑过来啦,等于是我们为他值守着抛竿。将近十点铃声骤响,大刘尚在50米开外与人家侃的火热,哪里听得见这边报喜的鱼讯。“良哥,快!”在我的催促声中,良哥已经闻风而动,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跟前,抓起就抖,随手缠了几圈线,大叫:“有啦,有啦!”我提醒:“悠着点,别着急。”身在远处的大刘看到了这边的动静,慌慌忙忙地往这边跑来,边跑边喊道:“大不大?”良哥答:“不小。”说话间,大刘已经到得跟前,从良哥手中夺过抛竿操弄起来。经过不多时间的拉拽,一条2斤多重的鲤鱼被拉了上来,算是开竿了,三人喜形于色。摘钩、入护,上饵、再抛竿,诸动作完成后,大刘找不到铃铛了,嚷嚷道:“铃了,铃了,铃去哪了?”原来,在良哥提竿时,因为慌忙,未及取下铃铛,便大力抖竿,那铃铛被甩脱到身后老远的地方去了,大刘费尽周折才把它找了回来。随后,抛竿又有两次中鱼,都在2斤左右。到下午五点,我和良哥的手竿也都没有任何收获。当晚回到住处,大家重新碰头,两路人马交流了情况。小荣采取游击战术,在库边有水草区域内用蚯蚓钓到了几条鲫鱼;华哥则被严令坚守窝点,一天下来洒下不少玉米籽,却未见有鱼上钩。他们在结束时,再次打下了窝料,为次日再钓聚鱼。至于当天的收获,交由店家加工,全部成了下酒菜。(未完待续)
我又来了,嘿嘿点评[attach]2256795[/attach]闲来钓鱼客欢迎光临阅览!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12-14 21:06
鸽图腾 发表于 2012-12-14 21:04 我又来了,嘿嘿欢迎光临阅览!
你是说评书的吧点评[attach]2256796[/attach]闲来钓鱼客我是写评书的。呵呵呵...........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12-15 14:07
1292580838 发表于 2012-12-15 14:00 你是说评书的吧我是写评书的。呵呵呵...........
学习让人进步,开心就好
看贴回帖是美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