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中篇连载,70,80年代的钓鱼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虾虎1282018-10-22 07:00:05

父母不会给零花钱的,得自己想办法。虽然人小,确有挣钱之法。办法一:当时药店广收半夏,一斤两角,跟着堂兄堂姐一堆大娃娃去挖,熟练度自不及他们,但是一次最少二三两,哪天跟对带头的人,半斤的收获也有。不出5次,就能凑够一斤,母亲帮忙装好,我就请哥姐去卖的时候捎带卖掉,一个月能挣得4、5角钱。

还有一个“暴利”办法,父亲少年时代种植了6株栀子花,已大至手腕粗细,亭亭如盖。6月繁花如霜似雪,百米以内都是沁人花香。母亲前几年偶有摘花卖过,当时打工春风未至,挣钱无门,大家普遍在精神生活方面无力消费,不怎么好卖。父母看我虽然仍是懵懂童稚,却也略略知晓一些事务,便有意锻炼我,两人商量,由母亲赶场带上我去跟她学卖一,两次,会卖了就独立卖。刚跟了母亲一次,我觉得这太容易了,要求下次就自己一个人卖。母亲说:“你到底得不得行哦?我再带你一次。”“妈,没得问题,你把我带到街上就要得了,其他我弄得来,明天你就看嘛。”

这天,母亲早起,六点多就摘好一篮子含苞欲放的栀子花,篮子用灰色纱巾盖住,然后招呼一家人都吃过早饭。8点不到她背上背一背篓蔬菜,提上花篮,叫上我一起上街。到了供销社门口,她帮我把花篮摆到街沿下马路上,在第一台阶上铺一张围裙说:“娃娃,你就坐到这里,莫怕,我给你二孃打了招呼的,有啥事她会照应你,我先去市场卖菜,卖完了就来接你。不管花卖不卖得完,都不要乱跑,在这儿等到我。”

她走向供销社一个售货妇女:“二姐,你帮我把娃娃瞟到下,我卖了菜就来接他。”边说边给那女人一把菜。那人笑盈盈的接过菜:“你太见外了,放心去你的,娃娃我给你看到,不会有事的。”我才看清那是个远房姑妈,他家住街上好几代了,对乡下亲戚还很热情,能搭手的忙从不推脱。我有些不耐烦:“妈,你去忙你的嘛,我晓得咋卖,二孃也在这,没得啥事的。”母亲终于走了,三步一回头,分明看见她用衣袖拭眼。

我以初生牛犊的豪情迎接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顾客,母亲昨夜早已给我吩咐妥当:最开始5分钱1朵,蔫了就降价,1角3朵或者5分2朵。我一直默念这生意经。

“弟娃儿,栀子花咋个卖?”我抬头一看,4个大姑娘,笑嘻嘻的看着我,穿着朴素,却透着美,我的脸一下就热了起来,说话有些结结巴巴:“5…5分钱1朵。”“那给我们每人两朵,对了,你算得到账不?”“我算得来,8朵一共4角钱。”

我有些不满,经父亲从我四岁开始的家教,我已经学会了加减法,掌握的简单的乘除法,认得几百个字。居然还被人小瞧。“耶,还真算得来,你读几年级了?”“还没读呢,我爸说9月份再去。”我自己倒有点泄气。“弟娃儿,我们的钱。”我接过4角钱。“这点大的娃儿还会卖东西!”姑娘们叽叽喳喳的远去了。我沉浸在第一笔生意的喜悦里。

“小朋友,你的花怎么卖?”一个普通话的声音,“5毛1朵,你要好多?”我抬头一看,是个30多岁戴眼镜的女人。她拿起一朵,用别针别在胸前。“好不好看,小朋友?”我怕她把花别坏,连忙说,“好看好看,嬢嬢你就把它买到嘛。”她装作生气的样子:“什么嬢嬢,我有那么老吗?我要10朵。”“那么多啊,放久了要蔫喔。”我好意提醒。

“蔫不蔫我不在乎,我更看重的是她的香味,我就要10朵。”递给我5毛钱,我非常快的给她拿了另外9朵,怕她反悔。

多年之后我们又见面了,这次她是我的英语老师,本是成都下放的知青, 70年代初按政策可以返城,但苦于小地方无合格的英语老师,自愿留下教英语。

看我是个小孩,有些看热闹的,也买1两朵,不到两小时,宣告售罄。差不多11点,母亲过来接我。“你儿可以哦,像做生意的料。”二孃对母亲夸我。“哪里的话,全靠你帮忙照应,我们回去了,有空下来耍。”“要得要得!”

又去卖过几回,越发得心应手,已经会主动揽客了:“姐姐,来看下嘛,新鲜的栀子花,才摘的,香得很,很适合你。”“姐姐,你戴花好好看哦!”……生意很好,有时有太婆卖花的,总不及我。

一样的路数,新鲜的5分一朵,开始蔫的时候就降价。偶有一两次没卖完的,我就送给认识的邻村姑娘们,得花的个个开心。本村的爱花的我妈叫直接到我家树上摘鲜的。

这天母亲有带我和弟弟上街,担心市场太挤,叫弟弟跟我在卖花的地方等她,照例很快收工,等半小时不见母亲过来,不想再等。我已上街多次,40分钟的路程已走得惯熟,加之“卖花生意”一直很顺,信心爆棚。决定独自带弟弟回家。

一想到这次自己掌舵,怕供销社的二孃阻止,趁她给顾客取货开溜。弟弟当时还不满3岁,怕他走不动,奢侈一回,原来都买一毛钱一个的冰糕,这次给他买了个两毛的雪糕,果然很听我的指令,两人一溜烟就跑回家。路上还遇到队上赶晚场的熟人,问我们在跑啥子。雪糕的香甜还没回味完,母亲心急火燎的回到家,劈头一顿训斥:“喊你们等到,咋个不听,你和你弟娃儿出了事咋办,路上那么多车子,拐娃娃的又多,你二孃也急得恼火,不是队上赶场的给我说你们都回来了,我还在街上找。”弟弟不懂事,以为母亲在训他,哇的就哭了,看到把弟弟吼哭了,母亲情绪缓和下来:“这事不说了,以后不准乱跑,凡事听招呼,下次上街给你二孃道个歉。”

栀子花盛花期维持一个月左右,到了7月中旬一天只是零零星星开几十朵,又不够大,卖花季也结束,人还是太小,做饭不够高,还需脚垫板凳,父母怕我跌倒不安全,盛夏时节,秧苗也栽插完毕,农事渐疏,家务事都父母亲自做,基本已不让我帮忙,全天候钓鱼季到了。

卖了10来次花(逢场每月3、6、9号),买了大概30多元钱,吃冰糕花掉1块多,其余都交父母了,觉得自己卖花有功,可以理直气壮的跟父母要一点买渔具的钱。一提出来,母亲很爽快的给我1元钱。立即到村上杂货店买了10米线,10枚钩,还该找我两毛,老头想不找零:“你还没得坠子,坠子5分一颗,你再拿4颗坠子,10米线3角,10枚钩5角,刚好一元钱。”呵,真一个生意经。好在当时浮子都用鸭毛鹅毛剪断做星漂,粗头塑料立漂还没上市,立漂一个2角,肯定就忽悠我买漂子,不会搭坠子。我原本打算留2毛贴身防不时之需,可是年幼经事少,经不住忽悠,我部分动摇了,“要两颗坠,找我一毛。”对于守住部分底线有些自矜。老头怏怏的用报纸包好东西,并找回我一毛钱。

兴冲冲跑回家,找到四伯,叫他帮忙做线组,他先将10米线裁成2段,留一段圈号,报纸包好递给我:“这个收好,下次用。”我拿去夹到父亲一本书里。用红笔在封面上画个标记。穿好他早准备的鹅毛,就要绑钩。“你忘了穿坠子。”我把新买的坠子他。“要不得,你这坠子孔这么大,上起要滑到钩钩上去,除非线上打个大结巴挡到。”“那咋办?”我问。“不要这个坠子,等我把钩绑好后,在线上捏一截保险丝,重了再剪一截丢了就是,好用得很。”边说边绑钩,线组整好了,该砍竹子了,他说:“你莫进来,砍竹子上面要掉东西,痒得很。”说完戴一斗笠便走,不时拖回一根金竹,黄亮黄亮的,绑线上竿,线长了1米左右,四伯拿出剪刀要剪,“不要剪,帮我砍根长的不就好了吗?”我心疼线。“你先拿这竿试试看好重。”我接过竿双手掂了掂,有些沉。“这竿就够你拿了,还要长的吗,我早给你考虑了的。”四伯接着说。绑线完毕,“坠子下午钓鱼的时候我给你先捏。”他把坠子和剩余的钩又还给我,我又去找存鱼线那本书,把钩坠夹进去,坠子体积大,书合不严,拱起来了,只好取出,找了小盒子装进去。先前思虑欠周,悔之晚矣,早知道一气都放盒子,现在书上画标记,污了书父亲看到又要骂,悄悄的把画过的书插到一摞书的下边去。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儿时的回忆,很感慨,心酸并快乐着

很久以前成都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还在等着追剧

很久以前成都

不要太监,加快更新

很久以前成都

你再组织个钓友追书群

很久以前成都

不错回到儿时。继续

很久以前淮北

写得好,很真实,勾起了70.80很多回忆!

很久以前

谢谢关注,有头有尾,不会太监。

很久以前成都

稿子没改就发上来了,有些错字和不通的语句,系统不认同段前空格,版面不好看,影响阅读,望各位谅解。若有需要,我可以发手写体的照片。

很久以前成都

那么小就会做生意,估计你现在生意也不小吧,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谢谢

很久以前成都

很惭愧,十年前和同学创业失败,就一直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弓长丶先生

那么小就会做生意,估计你现在生意也不小吧,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谢谢

很久以前成都

好看

很久以前成都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