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鲤鱼的垂钓技巧(转帖)

sushaojie2015-01-16 13:26:02

本帖最后由 西郊帮_★_山鹰 于 2012-5-31 15:23 编辑

鲤鱼垂钓技巧

一、钓法

  1.寻找鲤鱼的踪迹:钓友们都知道鲤鱼很狡猾,尤其是野鲤就更狡猾了。它胆小、机敏、警惕性高,行动与吃食都非常谨慎,不轻易咬钩。钓鲤鱼,首先要找到鲤鱼的踪迹。鲤鱼爱拱泥寻食,从而产生大小均匀而密集的气泡,一连有数十个同时上冒,并经常移动,此起彼伏,球形并常伴有污水上升,找到了鲤鱼星星,就找到了鲤鱼所在之处了。

  2.掌握觅食规律 鲤鱼属群游觅食鱼类。鲤鱼觅食与其他鱼类不同,它很少在一个地方长时间逗留,而是一边觅食一边前进,有时又转回来再吃,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待吃饱之后,便游到附近的深水区或其他适合的水域停留、栖息,而不会长久停留在食物区。

  3.钓鲤须守根据鲤鱼的觅食习性,垂钓应采用"守株待兔"钓法(底钓)。在选好钓位之后,要坚持固守,耐心静候,过一段时间后可提竿换新饵。尤其是在窝子周围出现鱼星时,不能像钓鲫鱼那样经常提竿引逗,否则胆小、机敏、狡猾的鲤鱼会被吓跑的。实践证明换饵太勤,误提次数多,必然干扰鲤鱼吞食,丧失上钩时机。

  4.提竿直稳 鲤鱼的吃钩与其他鱼不同,吃饵并不鲁莽,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钓饵合到口中,试一试,尝一尝,然后又吐掉,再含起来尝尝,又放下,有时可重复多次,不贸然吞人口中,因此吞食慢而轻,摄食后即游走。浮漂反应是大幅度下沉(黑漂)或横向斜向移动,漂尾由高渐低,慢慢沉入水中,及时提竿,定会中鱼。鲤鱼上钩后挣扎力大,逃窜迅猛,耐疲劳能力强。

  5.鱼上钩后的处理 首先将手竿上举,并迅速将鱼领离钓点(以免惊走窝里的鱼群),提出水面不让鱼在水中挣扎逃窜,若鱼较大,则通鱼时要使线的移动速度略快于鱼的游动速度,使鱼跟着线走,变被动跟鱼走为主动领鱼游,控制鱼的游向,待鱼邀疲后用抄网将其抄上岸来。若遇到大鲤鱼"打桩子",握竿需相持一段时间,然后抖动竿子,使鱼刺痛上游,通鱼时手竿呈弓形,尽量高举使鱼头朝上,这样鱼只能往上蹿,待鱼遛疲,肚皮朝天,预先将抄网埋伏水下,将抄网对准鱼头向鱼身方向抄起上岸。

  6.要及时应变 鲤鱼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游到安静的水域"静地"躲藏起来。"静地"大多为平时不爱存鱼的僻静之处,如岸边的边角地带、长滩的滩头地带、较大水域的中央地带,等等。若遇到人多垂钓时,应及时分析判断情况,不失时机地转移到平静的或离岸较远的水域垂钓,定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几种有效饵料

  1.钓饵:

  (1)颗粒料。

  (2)颗粒料用啤酒泡开加白面揉合而成。

  (3)颗粒料用鱼池水泡开加白面揉合而成。

  (4)颗粒料1/2(用鱼池水泡开),东峻鲤鱼料1/2加蜂蜜2-3汤匙,加白面揉合而成。

  为确保钓饵新鲜味正,应在出钓前制作,如在出钓头天晚上将颗粒料泡开,早上提前起床,将其他饵料(添加剂)混合在一起,探合而成,装塑料袋密封备用。

  以上四种钓饵效果均不错,尤以第四种为佳。

  (5)在野河、水库垂钓时,除上述钓饵外,还可用新鲜嫩玉米粒(或嫩玉米粒经白酒浸泡过,嫩玉米粒白糖鹏制)、蚯蚓以及昆虫等等。

  2.诱饵:

  (l)颗粒料喷以白酒,密封在塑料袋中(闷一个晚上)。

  (2)颗粒料l/3(用水泡开)、玉米面 l/3、白面 1/3,加白糖若干,做成窝窝头,蒸熟,晾凉后切成小块,装在塑料袋中放冰箱冷冻储存备用,也可晒干密封保存。用前喷些白酒更好。

  (3)在野河、水库垂钓,除上述两种诱饵外,还可用小块豆饼、嫩玉米啃下来,略加咀嚼打窝,效果甚好。

  使用诱饵时,可单种使用,也可几种混合使用,灵活掌握。

丁香油拌蚯蚓钓鱼多

丁香油拌蚯蚓钓鱼比单独使用蚯蚓作饵料钓获量要高6~8倍,是极好的钓鱼饵料。

  方法:鲜活蚯蚓5两(切成段约4~5厘米长),丁香油2钱(如果3两鲜蚯蚓,则用丁香油1钱)。

  用法:在下钓前将蚯蚓与丁香油混合拌匀(用5两蚯蚓与2钱丁香油混合一般可挂100支钩),在早晚下钓前进行,不要把丁香油和蚯蚓混合时间过长,尤其不能隔夜,应该随拌随用。如果时间过长,丁香油挥发后会影响钓鱼效果。

  丁香油与鲜蚯蚓混合后,随即挂在鱼钩上,放入江河或池塘中开始钓鱼。在大江河钓鱼时,一般傍晚放钩,早上收钓钩;在池塘里钓鱼,应随拌随钓随用。当鱼儿闻到丁香油香味时,便会迅速聚集到钓竿处觅食,就会频频上钩。请钓鱼爱好者不妨一试。

调漂技巧

1.调漂:

  指通过加减线组中的铅坠重量来设定浮漂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受垂钓者不同的垂钓理念以及对浮漂的不同理解,调漂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不过在不同条件的水域垂钓或钓的鱼种不同时,如果自己习惯使用的调漂方法不灵时,及时应变为上策。

  2.带饵调漂:

  调漂时双钩挂饵,水线长度控制在饵球不触底、双饵悬浮。悬浮在水中的双饵,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为零,在水中飘飘忽忽的。鱼游近钓饵时,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带动钓饵移动并导致浮漂产生位移。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从思想上来说,是在追求-种绝对灵敏,总是希望在鱼吃饵的第-动作中将其捕获。不过灵敏过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虚假信号明显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会搞得你头昏脑胀,无所适从。

  虽说带饵调漂会造成浮漂假动作增多,但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采用调灵钓钝之术即可化解假动作的烦恼。比如说挂双饵调一目,可以钓二目、钓三目,甚至可以钓五目、钓六目,只要浮漂有信号,大胆钓钝无妨。对钓者而言不怕浮漂乱动,就怕浮漂不动。

  3.不带饵调漂:

  不带饵调漂也可以说成空钩调漂。调漂时除双钩不挂饵外,其他地方同带饵调漂相同。这种调漂的指导思想是忽略饵重不计,垂钓时至少让一个饵球落底。这种调漂方法竞技钓爱好者们普遍使用。它的优点是灵钝共存,攻守兼备,对付滑口鱼有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调漂方法只是在竞技鱼池中钓鲫鱼时无往而不胜,在自然水域中钓其他鱼种则是胜败参半,并无绝对优势。无论是带饵调漂,还是不带饵调漂,都必须在双钩不触底的前提下进行,钩一触底,调出来的漂是不准确的,初学者在这一点上必须格外注意。

  4.单钩调漂:

  调漂之前将底钩剪去,只保留一个钩子。喜欢采用这种方法调漂的人,强调的是在垂钓时一定要让一只钩子卧在水底,另一只钩子触底,而且调钓之间不用那么绕脑子。此方法简单实用,为多数中老年人采用。

  比如说,你习惯钓三目,那就单钩半水调到三目,忽略一只钩的重量,调好后再换上一副相同的子线。钓的时候让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时底钩肯定卧底,上钩也触底。

  5.实钓状态调漂:

  调漂的全过程一定要在实际垂钓的状态下完成。

  (1)在确定钓点后在钓点内调漂;

  (2)用确定要使用的线组调漂;

  (3)实钓时大线入水,调漂时也要大线入水。实钓时端着竿子钓,大线不入水的,调漂时大线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线组充分吃水后(浸水半个小时之后)再调漂,否则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讲,可能会出现一两目的差距。

  6.半水调漂:

  指调漂时双钩一定要处于悬浮状态,并非指水线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说在水深两米处调漂,并不是让你用一米长的水线来调漂,要真是这样调的漂,可能反倒不准了。因为在你调漂时,有一米长的水线自重没被算在配重之内,对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来说,可能会相差一目以上。

  7.粗调:

  指在正式调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调整一下,然后边抛竿打窝子,边泡漂泡线,过半个小时之后再正式调漂;因为浮漂和钓线都有微孔,入水后会吸一定量的水,这种粗调的方法就是让干漂、干线充分吸水后再精调,确保调漂准确。

  8.微调:

  微调一般都是在调漂之后,实际垂钓中发现浮漂语言不太准确,而加减极少量的铅皮或上下微量移动浮漂。比如说,当你发现浮漂有信号,提竿却不能中鱼或经常发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鱼现象时,你可以不调整铅重,只是向上移动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调的作用。也可以不动浮漂,只往铅坠里加一点铅皮,使钓目向上移动一点;如果开始时是调五钓三,加上小铅皮后变成调五钓二目半。这些方法都属于微调。

  9.调灵:

  指浮漂调整后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在视标的高位。比如说调一比调二灵,调二比调三灵。但是这种灵是有条件的,并非绝对的,而且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比如说我调的是三目,挂的双饵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时双饵在水中的自重为零。如果改为调一目,挂的双饵与上面说的同重,那么此时的调三钓一从静态理论上来讲比调一钓一要灵。

  因为这种调三钓一,其双饵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鱼轻轻一吸,就能把饵吸入口中。

  调一钓一时,双饵自重在水底除水对饵产生的浮力能减轻饵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余自重是存在的,鱼来吃食,只有当它的吸力大于饵所体现的自重时,饵才会被鱼吸入口中。这样相比调三是比调一灵。如果双饵重仍是两目,现改为调四目钓二目,同上面的调三钓一相比,这两种方法双饵自重都为零,其结果是调三钓一比调四钓二要灵。因为调四钓二,浮漂露于水面的剩余浮力大于调三钓一的剩余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视标直径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长计算的话,第二目的体积就大于第一目。那么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时,调三钓一的浮漂所产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会大于调四钓二的浮漂。

  从这种角度来讲,浮漂调的目数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

  10.调平水:

  指把浮漂的平衡点定在视标的顶端,让其与水面齐平。调平水分为空钩调平水和挂饵调平水两种。如果都是钓一目,挂饵调平水比空钩调平水要灵,其道理同第9条调灵中所说的道理相同。

  11.调目:

  就是上面所说的通过加减铅皮而设定的浮漂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如果你调整后视标露出水面到第三目,那你就是调三目。视标露出水面到第四目,那你就是调四目。

  12.钓目:

  是实际垂钓时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设定钓目和垂钓中调整钓目,都是在调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调整浮漂的灵敏度。

  钓目调整的原则是--钓目低于调目为灵,极限为双饵离底(像调三钓一);钓目高于调目为钝,钝至铅坠触底(像调二钓肚根)。调几钓几则是以这个调目为基点的不灵不钝。我们在垂钓中要掌握一支浮漂的调整原则:调目为基础,钓目是修正。如果调目设定错了,再怎么调整钓目,效果可能都不理想,因为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是不可能修正出好的效果的。

  13.浮漂平衡点:

  就是浮漂的“钓目”。当某支浮漂在线组配重后,静止在水面不动时,浮漂的示标与水平面相交的那条线就是该浮漂此时的平衡点。此时浮漂在水中产生的浮力同线组形成的重力是相等的,处于一种二力平横状态。

  有人说我用的大铅坠小浮漂(意思是说铅坠重力明显大于浮漂浮力),怎么可能平衡呢?其实铅坠落底后大出浮漂浮力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所以只要把水线长短调对了,露出水面不动的浮漂同样处于平衡状态。

  浮漂的平衡点,其特性是示标的任何点位都能成为平衡点,但是会随着线组配重的变化而改变。当加减铅坠重量,加长或缩短水线长度,更换重量不同的钩子、太空豆、插漂座、铅皮座、8字环,都会造成浮漂的平衡点发生变化。

  特别是悬坠悬饵钓时,当钓饵溶散脱钩后,灵敏度高的浮漂会明显向上浮起。这就是原平衡点被打破,浮漂在寻求新的平衡点。当浮漂向上浮到一定位置不动后,新的平衡又产生了。

  14.浮漂的重心点:

  -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点位时会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该浮漂的重心点。重心点偏上的浮漂,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信号传递更准确及时。

  15.全浮力点:

  浮漂示标的顶端,体现浮漂最大浮力的点位。全浮力点也是体现浮漂最大配重的点位。在实际垂钓中此点位也是浮漂剩余浮力为零的点位。

  16.剩余浮力:

  当浮漂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静止不动时,露在水面上的示标部分被称为剩余浮力。露在水面上的目数越多,剩余浮力越大,反之则小。

  17.剩余浮力为零:

  当浮漂在配重作用下示标顶端也浸入水中,浮漂处于悬浮状态时,即浮漂的剩余浮力为零。当浮漂剩余浮力为零时,也是浮漂的全浮力体现。处于悬浮状态的浮漂,虽说处于最灵敏状态,但并无太大的实际使用意义,无需为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刻意追求剩余浮力为零。因为垂钓中浮漂的灵与钝所起到实际作用,是根据鱼情的不同和随时发生的变化,时刻在进行着正反转换,浮漂并非越灵越好。

  18.漂的自身语言:

  当浮漂入水到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此之间表现出翻身、站立、停顿、下沉、反弹、定位共六种自身语言。这六种自身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如果在此之间有鱼来吃饵,必然打破这六种自身语言的特定规律。

  19.浮漂的鱼讯语言:

  浮漂因鱼吃饵而产生的信号都是鱼讯语言。在浮漂定位之前出现的鱼讯语言有时非常不明显,很难掌握。只有当你非常了解浮漂的自身语言之后,才能区别其中的不同。

  浮漂的鱼讯语言分为降讯语言、定汛语言、次降讯语言三类。

  20.降讯语言:

  当铅坠入水带着钓饵和浮漂下沉的过程中直到钓饵沉到某一位置不动为止,在此期间有鱼来吃食,浮漂所表现出的鱼讯语言,属于降讯语言。此类鱼讯语言同浮漂的自身语言混杂在一起,若不用心观察,有时很难分辨。

  降讯语言又是手竿钓鲫中最丰富多彩的鱼讯语言,它给钓鲫爱好者带来的愉悦感同钓底看定讯语言有所不同,属另类享受。这种浮漂在运动(自身语言的表现过程)中的运动(鱼讯语言的出现),给钓者带来了一种飘逸之感。

  降讯语言的具体表现为,凡是浮漂自身语言的规律被打破(定位除外),即降讯语言出现(其他因素除外)。

  21.定讯语言:

  此类语言出现在钓饵到位,浮漂处于静止不动之后。一般有下顿、上浮下顿、送漂、黑漂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钓底看定讯语言,不用像看降讯语言那样从浮漂一入水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为钓者心里清楚,在钓饵到位之前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一切都出现在浮漂定位之后。

  22.次降讯语言:

  钓底鱼不吃食,出于无奈,轻轻拉动浮漂,带动钓饵离开水底做再一次下沉,引诱鱼来吃食(我把这种被动诱鱼的方法称为“被动荡饵”)。从钓饵离底到再次定位之间出现的鱼讯语言就是次降讯语言。

  次降讯语言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浮漂被拉起后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再次下沉,如果超过此时间仍未下沉,说明鱼在饵离底的瞬间已把饵吸入嘴中。

  (2)当浮漂再次下沉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加速下沉。这是鱼在底部把下沉中的钓饵顺势吸入嘴中,拉动浮漂,造成浮漂加速下沉。

  (3)拉动浮漂时,浮漂没能及时上浮。拉动浮漂的瞬间,鱼把刚要离底的钓饵吸入嘴中,牵制住了浮漂,使浮漂无法上浮

台钓法在野钓中的应用

真正能把台钓运用在野钓中并获佳绩,是野钓手尊重“悬坠底钓”的科学性。在施钓中始终如一地贯彻运用厚实的野钓技法,使之传统与现代融汇贯通,从而实现了台钓法与自然水域的完美结合台钓法是野钓中的关键技术所在,是获鱼多或少的核心。对于什么是野钓中台钓法的核心技巧,却不是“众口一词”,而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台钓法在野钓中的作用,仅仅是潜心引用钓鱼人把台钓法的“悬坠底钓”的钓法转移到以往传统立漂卧钩钓法上的一个简单过程,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更无需“绞尽脑汁”去设计、调试那支“轻若鸿毛”的漂子,让那些调X钓X圣经般箴语搅得人倒忘了野钓的本质与真实。其实,从笔者以及众多钓友的经验实践看,真正能把台钓运用在野钓中并屡获佳绩的结果,是野钓手们尊重“悬坠底钓”的科学性,并在施钓中始终如一地贯彻运用了厚实的野钓技法,使之传统与现代融汇贯通,从而实现了台钓法与自然水域的完美结合。

  一、钓具

  要谈钓鱼,离不开竿、线、钩、坠、漂这五物。池塘钓鲫要求了这五物的轻便灵巧硬短,而把这套方寸天地中的尤物照搬到荡荡野水间,是不切实际的。这首先是垂钓环境的不同,一个水平如镜,一个波闪浪涌;其次是鱼情的差异,一个是人为放养供钓,似可伸手捉之,一个是水阔鱼稀,犹如“大海捞针”……因此我们只可搬来台钓中的“悬坠底钓”一法,其余诸如被说成“台钓的至高无尚的调漂术”等等技术千万莫盲目引入(一旦引入也是自我烦恼)。而那“五物”尽可沿用传统钓的物件,不过在施钓时可因对象鱼的不同或偏粗牢一些或偏细小一点。

  具体地讲,以野鲫为主钓对象,竿可用4.5-7.2米的轻型碳皮竿(价廉物美可适用于城乡钓鱼人),线可在0.165-0.3mm之间(口线细点、主线粗点),钩子选伊势尼4-8号,坠子可用保险丝绕制,漂子以一般木芯漂3-5号为宜,坠漂调试以底钩空钩背触底为准,漂子的目数有两种调法:浪弱或无浪时,调平水钓1-2目;第二种有浪时调平水钓3-5目或更多目数。其实,野钓的复杂水底绝不是你想调多少就调多少,要以我们的钓法适应环境水势,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为调漂而费尽心机。野钓不是球台。

  上面的这套组合,相对传统钓是较灵的了,也能对付偶尔撞上的三五斤大鱼。它与传统钓组的惟一不同点就是钩饵一个一浮一触底、一个平卧于泥地,而鱼咬钩时一个反应敏捷、一个较为迟钝,也因此带来钓获量的差异,这就是野钓中的台钓与野钓中的传统钓的分水岭。然而这静态的理论结果的兑现必须依托我们熟练的野钓技术的发挥,也就是说把我们平时传统钓的那一套拿出来,何愁你不变一法而获全新。

  二、技法核心

  依笔者之见,野钓中的台钓技法核心有如下几点:一是选点,二是做窝,三是用饵,四是适时入钓,五是看漂提竿,六是遛鱼。笔者把它称之为野战综合技能。现分述之。

  选点——毕竟钓组与传统钓有些差异,在选点上我们要以之相适应。

  一选岸边较为平整的地方,有高台或埂坎更好支竿架;

  二选水底相对干净和平缓的水域,水深在1-5米均可;

  三选择田(地)被淹没的地段,以钓二至四台的水域为最佳,既平整又能藏鱼;

  四选无草和障碍物的浅滩,特别是雨季刚涨水淹过的1米左右的水面,可涉水持竿站立而钓,来鱼也最快;五选大坝深水处(3-5米),以守钓的方式,做大窝连钓数天。

  做窝——池塘台钓撒饵做窝会贻笑大方,而野水台钓你若用粉饵亦钓亦诱,也是傻帽一个。野水台钓必须先往钓点撒下诱饵,待鱼循味进窝方可下竿。在云南地区,湖库做窝的诱饵一般都是玉米酒糟、大米、玉米面、麦夫皮等粮食饵,结合台钓主攻野鲫,要以细、散、香、色的饵做窝,酒糟粒可与大米拌和揉成团投撒,大米可拌香精、白酒等味剂直接投窝,也可把白大米直投窝中,以色诱鱼,粉状饵与酒糟相和成粘团入窝。另外亦可投入大米饭团,窝子发得更快,但易招小杂鱼抢食。台钓由于附属用具较传统钓多,选窝时在相邻的地段选2-3个较好,采取轮回钓的办法,以提高窝饵的效率和上鱼率。注意撒窝时以集中在漂子周围一市尺内为好,宁肯撒近一点还可拖漂就饵,不可撒远,钓饵够不到让鱼白吃诱饵。

  用饵——池钓鲫鱼以粉饵取胜,野钓则以固形饵见长。笔者曾几次试用商品饵的粉状钓饵以搓团挂钩,上鱼率非常低(除非已诱来大批鱼入窝)。其原因就在于鱼少吃饵,等待过程时间长,粉饵不耐泡,自行脱钩,变成空钩等。台钓的双钩挂饵一般无严格的区分,我们常用的饵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酒糟饵,为求鲫鱼咬钩勤些,一粒酒糟作二—四份用,以挂在钩尖不脱落为准,越小越能提高咬钩率,饵要求色白、柔软、不发硬,味道有些酸香,下水后如无鱼可泡几十分钟不脱;二种是大米饭,要求软而不稀,不发硬,如小鲫多时可一粒米饭作两半用,此饵还可醮豆粉、商品饵粉、麝香液等香料入水,以增加诱鱼力;

  第三种是蚯蚓,以大平2号细红蚯蚓为上品,窝中鱼多时可挂半截入水,鱼少时可整条挂钩入水。另外商品饵的使用也可搭配试钩,但必须反复搓揉,至少入水后10分钟不散,方适应野钓。

  适时入钓——不要像池塘台钓一样,一来就上饵抖竿入钓,我们撒饵做窝后要留有30-60分钟的空闲时间,一是自己可与钓友交流、或休息一会;二是让窝中鱼儿静心转游觅食,放松警惕。笔者入钓的时间一般掌握在:春季60分钟左右,夏秋20-60分钟,冬季60-120分钟,能适时下竿,只要窝中已有鱼讯,常可漂立稳就咬钩,有的在半水就拖漂了。如下竿一二十分钟(以钓鲫鱼为主)无鱼咬,要走不要守,几个窝轮钓,即便有鱼咬,如鱼讯很稀,也要果断续窝另钓。

  看漂提竿——野钓中的台钓看漂也比较简单,一则自然水域鱼稀,鱼讯频繁度较小,间隙中观漂比较集中;二则野鱼咬钩较池鱼劲猛,漂子反应较大;三则鲫鱼咬钩的特点或闷或抽,较为突出。只要漂子正往上升起,提竿上鱼率很高;见漂子往下闷并且已见不到顶子,扬竿必中鱼,不管哪种漂讯,都要在漂子的动态中提竿方有上鱼的把握,对于一些滑鱼只点动漂子,也要捕捉漂的连续点动(二三下)快捷起竿,较有把握。台钓鲫鱼的起竿力度宜轻不宜重,竿长加上重力扬竿,极易豁口脱鱼,鲫鱼唇嫩轻提即可钩稳。

  遛鱼——这里所说的遛鱼指上钩后的鲫鱼到上岸入护的过程。一是一旦中钩,轻扬竿把水底鱼牵出窝中,然后让它在左右的半水中跑二圈;二是把跑累的鱼牵至岸边浅水再让它回头窜两下,即可见半斜身于水面;三是把鱼拖至钓位前的岸边一手扬起竿子(不要搁于地上)略张竿线,一手去抓鱼擒住鱼头至前胸部位即可成功,一般野钓用抄网的机会很少(带去的也不多)。如岸边平坦与水相连,亦可上鱼后直接拖鱼上岸弃竿按鱼也是一乐。台钓上大鱼时,主要是把住竿子不被拉直,做到鱼动人静,鱼不动人动,与鱼较力至疲方可下网抄之。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不错不错,楼主辛苦了

很久以前

内容很丰富,谢谢,辛苦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文章很好,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很好,谢谢。

很久以前

内容丰富,只得慢慢地看啦!

很久以前

这贴不错,楼主辛苦。

很久以前

不错不错,楼主辛苦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不错,楼主辛苦了

很久以前

把内容下来了,慢慢看。谢谢。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