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钓鱼,而台钓作为时尚钓法备受新入门的钓友喜爱。
小生把野钓过程中容易遇到几个的不解之处稍作解析。
小生信笔涂鸦,文章味同嚼蜡,望对新入门的钓友有帮助,钓友海涵。
情况一:
无鱼可渔,自娱自乐。
野钓不同于养殖塘,黑坑。野河,水库之类的野钓钓点水底大多数是不平整,而且大多数河流都会有流水现象。
而水底不平,走水,甚至暗流会对垂钓的影响仅仅是有口不好抓而已吗?
大多数钓友应该遇到如下情况:
刚开始作钓风平浪静,风起浪拍,开始走水,有口没口分不清,有时候明明是顿口,却是空枪,有时候浮漂没动作,提竿确有鱼。走水鱼口确实容易不真实,但是这里有一个小误区一定要注意。
如图:
走水,由于初始调钓很灵,线组随水流移动。
刮风,由于风线未入水,线组随风象移动。
水底不平,线组移动过程中,双饵/单饵/铅坠掉落低处。漂象一个顿口,低处越低,顿口越销魂。
再拓展一下,倘若移动遇到的是一个高坎,或是子线/饵料/铅坠挂到东西,漂象也会慢慢黑漂。
为啥钓友有时候说走水一直有口,一枪都打不到,这下理解了吧。
压根就不是鱼的动作,是不是无鱼可渔,在自娱自乐呢。
应对办法:
1.屡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顿口和黑漂,不要提竿,漂身若一直不露出水面,就八九不离十了。
2.用一个备好找底的小橡皮或者略等于饵重的铅挂钩,依旧出现顿口和黑漂便可确认。
情况二:
细如发丝软如棉,离底才能笑欢颜。
野河中不免有各种各样,水表水面的水草,对钓鱼人正常作钓造成不小的阻碍,其中有一种对于刚入门的钓友,简直像教导主任一样可怕。
就是它,绿毛藻,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水底的绿毛藻,饵料到底后,很容易吸附在上面,饵料拉丝粉越多越容易粘着,鱼儿进食特别容易挡口,漂象诡异,顿口不清晰,感觉有口,又像幻觉,结果提竿换饵中鱼了。
应对方法:
1.调整饵料比重,减少拉丝粉百分比。
2.钓离底,钓离底5公分,10公分。在原有垂钓基础上,浮漂往子线方向下拉所需离底的长度,直接带双饵料调漂剪铅至想要的钓目即可,但是要保证饵球大小统一哦。
若是微微走水的话,只能钓入水点到风线在水中绷直点之间的行程了。走水很快的河,绿毛藻一般长不住。
情况三:
暗流,对流。
有时候野钓过程中会遇到浮漂目数慢慢阴下去,又慢慢浮上来,在没有回到调目的基础上确认饵料依在,可是提竿也总是空枪。
看着水面上漂浮物不移动,这时钓友会判断是虾或是其他不明生物闹钩。
在多次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是否水底有暗流甚至对流。
验证方法:
带双单饵/双饵/小橡皮块/小铅,正对自己饵盘或炮台等参照物,打满竿,观察浮漂及线组。
浮漂左右移动很易察觉,但是往面前移动缓慢就容易忽略了,多试几竿,提竿时一定要看一下风线在水里出水的状态,打下去是满竿,若起竿时风线朝某一方向呈半圆型,就要注意了,水是在移动的。
在出现对流的地方垂钓,甚至会出现浮漂及水线下的线组跟风线的移动方向不同,如果在跑铅的情况下,整个线组会出现S型。而钓友只以为是简单的走水,那钓起来就又是各种漂象,各种空枪自娱自乐啦。
暗流:
走水对所有喜爱野钓的朋友一点都不陌生,有些钓友能以小跑铅,大跑铅来应对,但是遇到暗流的时候,跑铅的各种黑漂确实让人头疼。
暗流,下水层水流动快,带动上水层慢移动,跑铅顺水,逆水,侧水作钓效果都不太理想。
应对方法:
找顺水位置作钓,钓离底,保证从浮漂到子线是处于一个垂直状态,动中钓静。
对流:
河流交汇处,水闸下,水域入水口周围。
对流是最让钓鱼人崩溃的,有时河中间的水流与岸边水流相反,有时一侧与另一侧相反,甚至还有水流回旋转。
应对方法:
1:使用上述钓暗流方法钓离底,让它自由飘荡,钓入水点到风线绷直前的行程。
2.寻找对流水域最合适的钓点,很多河流对流交汇处都能找到一个相对静止的范围,这里可是鱼儿聚集的好地方哦。
3.水流过急,台钓无法正常垂钓时,就尝试下蹦尖或者筏竿吧。
情况四:
同时遇到情况1,2,3,自行脑补下。
应对方案:
拍拍屁股走人,哈哈,开个玩笑。
好了,几个小问题你GET到了么?
文章若词不达意,望各位大师担待。
若对新入门的你有所帮助,留下你的小心心哦!
打个小广告:
同城的钓友有兴趣一起野钓的点我头像找我,平时平台同城联谊还有三五成群的野钓约钓一波接一波哦!
希望更多钓友发扬优质野钓,爱护环境,留大放小,为娱而渔!
愿钓友们鱼获满满,大鲫大鲤!
没看懂
又抢我沙发
学习
好的很,学习了
信笔涂鸦,夸奖了
写这么多掉头发不?
咱有一招应对走水的,借用朝天钩道理,在长子线上加一小铅,重力大于浮力,顿口,上顶,点动都很清晰的漂象
小刘同志,保护好你的车轮胎
很实用
画的真好!!
惭愧
谢谢分享
感谢
拍案叫好
哈哈哈
谢谢支招!拜读并认真学习了!
互相学习,大鲫大鲤
实用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