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野外钓鱼数招解

骑着蜗牛跑2015-01-16 22:31:03

河湖水库中如有巨石、大树或竹根、死树、流石堆、漂浮物等各种障碍物,正是鱼儿藏

身、栖息和觅食的好地方。有一些国家为增加捕鱼量,特地在海域或湖泊中设置鱼礁

,以诱集鱼群。因为水下有障碍物的地方,流水在这里上升造成漩涡,流速减小,上下

层水温差小,微生物易生长繁殖,鱼儿其前来觅食。此外,障碍物的空隙是鱼儿栖息和

逃避敌害的好场所。所以,水下障碍处必有鱼群。但是,在这种地方下钩垂钓,要注意

选择起钩的地方,以防挂上障碍物让鱼儿跑掉和折断钓线。

急中找稳处

在水流湍急的河流垂钓,要找稳水的上游,比稳水稍急,比急流稍缓的位置。也可

选择拦河堤或漫水桥的下游。这些地方是“急中稳”的结合部,不仅浮鱼较多,而且有

逆水鱼,尤其深水域的鱼更在这些地方结集、觅食。反之,在流速缓慢的河段,找流速

较快的地方。如果整个河段流速都快,就选择河边,整个河段流速都慢,则最好在河中

间下钩。浑水找清,清中找浑流水比较浑浊的情况下,找水较清的地方;在流水清澈的

情况下,找浑浊一点的地方。在清水与浑水的交界处为最好。

涨钓浅滩落钓潭

水位上涨时,鱼儿活跃,喜欢到浅滩栖息、觅食,当水位明显下落时,鱼儿则惊慌不

安,纷纷逃窜,退居深潭或有草窝、桩头、洞口多隐蔽物的地方栖息。

钓回流

回流即河水流过岸边的障碍物的下方,形成一个水倒流的回水区。桥洞、排水闸的两旁

下方也会形成回水流。这些地方流速比较缓慢,饵料积聚比较多,是鱼儿休息和觅食的

好场所。选择回水区时,要选择漩涡小、流速慢的顺水方向回水区。逆水方向的回水

区、漩涡急、流速快,饵料存不住,鱼儿也不得安宁,一般不宜垂钓。

暴雨后钓上游

暴雨过后水位猛涨,河川水势湍急,鱼儿则喜逆水上游。这时,应到河川的上游垂

钓,寻找河川的汇合处,或溪流入口处,或水面窄、弯曲多、流速较慢的地方垂钓,效

果比下游好。

钓顶风

风大时,应进择顶风处即下风口垂钓。水中浮游生物随风回来。鱼儿寻食方便。同

时水声和浪声也便於鱼儿隐蔽,鱼儿在这里有安全感。俗话说:“风口浪尖钓大鱼”。

就是这个道理。但顶风钓时,的位可适当近些,不宜钓得太远,也不宜钓位太多,浮标

可大一点。

“抓流钓”

在有潮水涨落的水域(如日月潭)中垂钓时,应找潮水落潮时的流口处垂钓。水域风

力在三四级时,波浪就会不时地出现一道道宽窄不同的水流,这时就应不失时机的抛钩

垂钓。因为鱼虾都喜欢在水流中停留,如在大潮汐时,随大流的游鱼,像曲腰、鲠鱼

等,常会成群结队,形成抢食局面,抓住时机而钓,就会有丰收的可能。

十三、沟渠、塘库边的位的选择

一般说来,沟渠、池塘、水库的水域较河流湖泊的水域水面平静,水情、水温变化

小些,鱼儿活动范围也小些,但他们也有共性。除在河流湖泊中垂钓选择钓位的方法

,在沟渠,池塘、水库中选择钓位,一般有以下几种:

占草

“钓位不钓草,多半是白跑”,“一年四季不离草”,这是两条很有道理的经验之

谈。在沟渠池塘中生有水草的地方,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氧气充足,水流平稳,昼

夜温差小:水草能遮光挡风,更能防热,冬能御寒,若遇惊扰,水草中是鱼的避难所,

鱼有安全感。所以,有草的地方是鱼儿觅食、戏水、交配、产卵、聚集栖息的场所。如

果满塘草,钓位元应选择在局部无草或少草的空旷点,或水草中有小块白水的地方为最

佳。这些空档不仅是鱼儿媳游场地或回游通道,而且视野开阔,饵钩明显,可多钓鱼。

但是,不是所有有水草的地方都能钓到鱼。当遇到水草等长势密集,水莲等连成一片,

遮盖得水面无处下钩时。意欲下钧,只得开窝。在大面积净光、局部长草的少草水域,

钓位应选在草的边缘成两束水草之间。

在寸草不生的池塘,钓位则应选择在水底凸凹不平或坎坷之处。这类地方往往淤泥较

厚,有较丰富的腐殖质层,适於虫、螺繁衍,能为鱼儿提供饵料。

钓角

在沟渠、池塘中垂钓,应在拐弯角落选择钩位。尤其是风浪较大时,更应如此。以

离塘、沟渠的两条埂的交界拐弯4一5米远的地方为宜。这里由於天长日久。风将水面的

藻类、杂物筹吹向拐弯角落,引诱了许多的浮游生物聚集到这里繁衍。因此,这里就成

了鱼儿的天然粮仓。同时,拐弯角落流速较小,大多数鱼都喜欢在这里觅食和栖息。占

角时,最好测试一下水的深浅,一般以1.5一2米为宜。

钓野外

在建筑物附近和野外都有塘沟时,一般宜选择野外的塘沟。野外塘沟通风条件

好,有风,水的流量就大些,流动水面比死水温度低些,是鱼儿喜爱之处。但风过大

,或者野外塘沟不理想,应及时选择建筑物上的塘沟垂钓。

钓码头

人们洗菜、淘米、洗刷食具、洗衣的水码头及其附近,是最佳的钓位。但牲畜近

处靠近养猪场、牛栏等牲畜饲养处的岸边,常有粪便流入水中,鱼也常来此处觅食。此

外,水牛经常浸浴及鸭鹅栖息的地方,有粪便可供鱼儿摄食,也是很好的垂钓场所。

钓进水口

流水的汇合处以及沟塘和渠坝的进水口,常给鱼儿带来丰富食物和新鲜的氧气,

水质清新,鱼又喜逆水而上、迎着细流嬉戏,是鱼儿活跃和聚集觅食的地方。

钓风

垂钓时若遇刮中小级风时,沟渠、野塘也会波浪起伏,鱼儿受惊潜入深水。这时

选择什么钓位呢?初钓者往往选择背风之处,走人误区。而有经验的垂钓者,则迎风而

钓,不仅有收获,而且能钓大鱼。因为水中大量浮游主物,小昆虫等,随风浪漂浮到下

风口,鱼儿“闻风而动”,竟相前往觅食

十四、选择钓位口诀

入水口,草石间。春钓滩,秋钓潭。夏钓阴,冬钓阳。僻静处,树桥边。深水浅

处钓,浅水深处钓。一日三迁,早晚钓边。面风立,勿背阳。早晚鱼靠边,日上鱼走

远。

人多众干扰,不如个人待。宁可低处蹲,不可高处站。清水不如浑水,死水不如

活水。

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呈泥浆,

钓鱼泡汤。

角落不如边上,边上不如中央。牵网走上风头,钓鱼蹲下风头。打蛇打头,钓鱼钓口。

怎样撒饵做窝

垂钓是一项人鱼隔水斗智的智力运动。既然斗智,就不能不用计策,使花招,千

方百计地把鱼钩上来,而撒饵做窝则是一个重要手段。何谓撒窝?即在选定的垂钓点水

面撒饵做窝,俗称“打底”,利用诱饵的色、香、味,使鱼集中到窝内,然后投竿垂

钓,提高垂钓率。凡有经验的垂钓者都讲究撒饵做窝,其方法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

宗,也有规律可循。

十五、撒窝基本常识

测试窝位垂钓点选择好后,不能光凭水面表像而急於投下诱饵,要先对窝位进行

必要的测试,以探明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杂草杂物以及水的流速等。

诱饵要虚实兼备

锈饵用虽然多种多样,就其形态而言,大体为粉末和颗粒两种,前者为虚,后者

为实。一般说来,虚料感其嗅觉,实饵迷其视觉和触觉,两者应兼而有之,不可缺一。

如果有虚无实,鱼到窝位后只闻其味而无实物,必不能久留;若有实无虚,撒少了,鱼

儿一抢即光,投多了,鱼儿饱食而走,结果都不能达到诱使鱼群滞留钓窝的目的,也就

难以充分发挥撒窝诱鱼的作用。因此,在诱饵中既应有主要散发气味的粉末,又要有使

闻味而来的鱼儿有颗粒块饵可食,虚味迟迟不消,实用食而不饱,才能把鱼儿迷住,依

依不舍地游来游去,从而增加咬钩的机会,提高上钩率。

因鱼而异 不同的鱼口味各异,因此在微饵做窝时,用饵选料要投其所好。同时,视垂

钓物件的大小不一,颗粒大小也要相应变化。例如,钓鲫鱼和重1斤以下的鲤鱼,以用

小米、碎米、大米、之类散散碎粒即可。而欲钓2斤以上的鲤、青等鱼,则须玉米或红

枣大小的薯块、豆饼块方能生效。

因水域而异 即根据水库河流湖泊的水色、水质、水底泥质等不同的情况,应选

择不同的诱饵。比如,水下能见度较低,水底淤泥深或在水草较多的部位做窝子,则用

目标大一些的香型引饵为佳。再如,水浅宜少,水深则宜重。如果水深在1米以内,混

合饵料做成鸡蛋大的粉团即可,水深8米以上时,则面拳头大小的粉团或者团子成群投

入,方可实效。

保护天然窝位 钓位有天然窝位,切莫破坏,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尤其在有水草的

地方,不要轻易做窝,要尽可能寻找中间有空隙的地方撒窝。这儿往往是鱼儿活动、觅

食的地方。否则也会“打草惊蛇”,把鱼儿吓跑。适时追撒“挽留饵”即在好窝子垂钓

频频上钩时,应不失时机的追补诱饵,以增强对鱼的诱惑力,起稳定和挽留的作用,同

时还可使鱼源源而来。

十六、撒饵做窝法直线窝法

即把诱饵从钓位向前远撒至4—10米,形成一条直线。这种窝可引诱鱼来得多而

快。钓者可钓远,也可钓近,可沉底钓、悬钓,也可拖钓。尤适应於钓者多而间隔距离

仅10米左右的垂钓。缺点是诱饵多,鱼来得快去得也快。

堆集窝法

即用撒窝器把诱饵撒人与竿长度相仿或略远的地方,全部投放在一个点上。这种

方法多用於鱼类密集的养鱼池塘、水草丛生的洞穴中。由於诱饵堆集,高於水底,而使

鱼发现而来觅食,所撒诱饵少,又不易食尽。这种方法尤其适用於初学垂钓者。但美中

不足的是,一旦跑了一条鱼,就会惊动全窝,使窝失去作用。故此法适用於沉底钓、悬

钓,不适用拖钓。同时要力求不跑鱼。

三角窝法

即用撒窝器在垂钓水面同时打三个点窝,距离各约1米左右,成等边三角形。或者

一窝在前,二窝在后,或反之。这种三角窝,使鱼聚集和逗留在三角窝的附近,可充分

发挥诱饵的作用。

多方位窝法

即在钓点垂直线上,前后相隔2—3米各打一窝,左右各打一窝,状如菱形,故又

称为“菱形窝”。这种窝前后左右、中心均可钓,鱼群密集,上钩率高。尤其在一个窝

里跑了鱼之后,鱼群不易惊散,在其他窝子依旧吃钩。同时,这种窝子可沉底钓、悬

钓、拖钓,也可双竿钓,是比较理想的窝子。

环形、长方形作窝法

在有许多布袋莲浮萍或浮游生物的水面垂钓时,可用树枝或竹等做成一环形圈或

长方形,抛入水面,定型后撤人诱饵,即成套窝。这种窝子内浮游生物少,空气新鲜

,鱼儿便会来此透气、觅食,加之诱饵的香味,鱼人窝后不会轻易离去。此窝尤适宜钓

鲫鱼。

向导窝法

即在钓点先打一主窝,然后以主窝为轴心,向左、右前方各45度方向,扬撒碎饵3

—4米。饵料成线状,越接近主窝越密集。这样的撒饵,可把数米之外的鱼引向主窝,

扩大诱鱼效果,故名“向导窝”。但撒饵不宜用粉状料,宜用麦片、粒子、碎米或豆饼

渣。配料时,应色味兼顾,使鱼闻香而至,不忍离去。

移动窝法

即根据垂钓需要,可以移动的窗窝子。它有两种打法:

一是把麦麸、豆饼、玉米等混合诱饵,用水调好后,装在沙布袋里,扎好口,拴

上细绳,把饵袋抛沉於钓点,即成。更换钓点时,只需把饵袋绳子一拉就捞起,可在另

一钓点继续使用。它的优点是,钓点固定,节约诱饵,其缺点是,钓到大鱼后,容易带

到钓线上,有碍垂钓。

二是用豆饼或菜籽饼、花生饼,切成三四寸见方的饼块,并在中间戳几个小洞,

用来栓细绳。饼块人水溶化慢,鱼儿不可能很快吃掉。移动钓点时,只须拉绳扬起即可

用於其他钓点。

十七、注意保护钓位

一个垂钓者,从观察水情、判断鱼情、选择最佳钓位、到撒饵做成理想的钓点,

你进行了大量而精细的工作,是智力和体力劳动的结晶,确实不易。如果在自做的窝子

里,频频钓到鱼,一定会其乐无穷。因此,在垂钓时要保护好窝子,这对垂钓效果是十

分重要的。

应怎样保护好窝位呢?

善於隐蔽

即不要将自己的身影和钓竿影映入窝子,尤其在清而浅的水边垂钓,更要注意隐

藏自己。这在选择钓点地,就要注意选择好站位,最好能选择有隐蔽之处,更不要背光

而立。

保持安静

不要向水中抛投石块或有其他干扰水面平静的举动,与钓友不宜大声谈笑,也不

宜多走动,以防惊动窝子里的鱼。

保护水的清洁

不要将有异味的东西抛入水中,如香烟头等。据科学分析,鱼对香烟味特别灵

敏,闻到此味就会潜逃或不吃钩。

动作要轻

在提钩、移动钓钩和提鱼护放鱼时,动作要轻,不要惊动窝里的鱼。特别要注意

不能脱钩,一旦脱钩,窝里的鱼就会跑光。常补“挽留饵

” 如果窝子好时,要经常补诱饵,保持引诱力,使窝中有鱼可钓。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沙发学习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都是经验之谈呀,可惜没排好版,看着累呀,兄弟……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详细,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努力学习,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不错 满分支持朋友

很久以前

呵呵 办法还真多

很久以前

详细,十分支持。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