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十三连空军归来记(一)

suenmingwen2015-01-15 12:32:38

前段时间,和朋友老虎到郑州紫荆山公园作休闲钓,碰到了他以前的钓友,谈话间听他提到郑州“十三连”,并简单问及那里情况,因而初获鱼情。正是那次交流使我们确定要进行一次十三连之行,准备去那里体验一把野钓。2011年8月14日,周六,阴天间多云,天气十分闷热。说实话,这并是一个理想的出钓天气,但因双休难得,不忍错过,还是决定前往一试。

所谓“十三连”,实际上就是上山下乡年代留下的一个知青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当时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政府动员大批城市青年学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郑州郊区适合的地方建立很多“五七”农场,让广大知青在那里参加农业生产(真是苦了那些老大哥了!),由于涉及人员众多,为便于区分和管理,大多以连队建制编列。十三连所在区域为郑州北郊的祭城“五七”农场十三连,因该地方濒临黄河,水源充分,适宜水产养殖,因而坑塘密布,至今为众多钓友所青睐。

车上路,我们沿未来大道正北而行,在郑东新区转入107国道,老虎以前是十三连常客,自诩那地方熟得很,正吹嘘之间便错过了东柺的路口,弄得他喟叹不已,“变了,变化太大了!以前我闭着眼就摸到地方了。”还吹!折返回来找到路口便一路向东而去,路变得颠簸起来。老虎说:“都是开发闹得,以前这条路很好,十分平整,在郑州郊外是很难得的一条好路。唉,物似人非呀!”见他这边又感慨,时常还会指指点点,安全起见,不便打扰,就任由他自说自话去吧。没走多远,我们看到道路两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拉土方的大车一辆接着一辆轰然而过,塔吊、炮机随处可见,心中不免疑问,“可别走错啊,这地方像是一个大工地!”老虎说:“没错,放心吧!这里只是在拆迁而已。”其实仔细看,这里不仅是在拆建筑,还有好多地方在平沟、填塘,看这场面心里不禁惊叹,“妈呀,好大的气魄,走了十几公里都是这般景象,这地方要干啥?”“鬼知道,”老虎接话说“以前这边都是鱼塘,还有很多野坑,我看现在快平完了。”说话间在车的左首边出现了几个大水坑,见有人垂钓,老虎在又一次没找对路口情况下多跑了几百米,看来他对这里真是久违了。直到跑过了那几个大水坑,老虎才确定跑过了路口,忙又调转头来往回找,算是又走上了正路。说是正路其实应该说是正确的小路,在错过了多辆运土的大车和绕行了多台推土机后,总算找到了他朋友描述的那个小些的坑塘。说小其实也不小,比起路边见到的那几个小得多,可比起我们以前玩过的坑塘却又大得多了(不包括水库、自然湖)。

虽然是野坑,也早就被划定了势力范围,有专人承包着的。我们按照贯例问价询情,被告知为混养鱼坑,20元一位/天,鱼获归己。老虎仗着以前常客要求打折,老板倒也干脆,说 “看你们初来这里,就买二送一吧,今后多光顾就好!”交了钱,就看本事了,我们赶紧做起了准备工作。见有一老者全套漂鲢工具,并已有三竿入水(海竿),便让老虎去了解情况,回报说人家也是初来此处,正是因为别处不让钓鲢,所以选定了这里,因老人家只为钓鲢而来,称不知塘内情况。我们想既然那位老人家对钓鲢情有独钟,说明人家是有备而来,而我们自知道行不深,又没带专业漂鲢设备,不能确定对象鱼,只能碰到啥钓啥了,于是决定开广谱饵料。之所以先开饵是为了方便,因为这个水塘过于陡峭,人下去一趟不容易,何况带着74岁高龄的老爸。在先看好了几个老钓位后,我们决定分好了饵后各自直接进入钓位,免得折腾。在我们开饵准备期间,漂鲢的老者上了开竿鱼,一条不到两斤的白鲢。看到人家上鱼,我心中暗喜:这里的鱼并不难钓嘛!不禁为今天的钓况充满了想往。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只看表象不看本质,总是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认为人家可以办到的事情,自己也理所当然的可以办到,人家刚下竿就上了鱼,自己也可以手拿把攥。后来想想,那是多么肤浅的认识呀。分好了饵,我们开始进入钓位,老虎独自前往他所确定的地方。我则决定前半时不钓,专门辅助老爸垂钓,因为这地方太凶险,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大坑,约有一个多足球场大,四壁陡峻,水下依势顺延,中心锅底深达8米多,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防范,毕竟“野钓安全第一”。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写的不错,继续往下看

很久以前

郑州的十三连闻名已久啊............

很久以前

长篇大作啊,呵呵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