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气温持续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早晚温差大,好多习惯了夏末早秋较高温度下垂钓的钓友,现在收获也没那么容易了,感觉鱼口稀疏,漂相难抓。夜钓更是困难,抵御低温不说,整夜没几个像样的鱼口可抓。
进入秋季,气温降幅逐步变大,不仅影响鱼的活性,鱼儿活动的水层也会随之变化,不同鱼种觅食习性也随之改变,大个体鱼如鲤鱼、草鱼、鲢鳙逐步进入深水区,鱼口变稀难钓,鲫鱼在越冬前需要蛋白储备,觅食欲望变强,这些特点是钓者需要关注的,野钓才可以有的放矢,采取合理的应变措施,才会有收获。
秋季垂钓的建议:
1.早晚钓深午钓浅
由于气温下降,深水区水温更趋于稳定,比早晚上层水温偏高,而随着太阳照射,浅水区水温上午逐步升高,一直延续至下午。
建议早晚在深水区作钓,3米左右为宜;中午前后转入浅水区,2米左右为宜。
2.加重打窝等发窝
进入这一季节,水温较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的活性,延长了发窝时间,这更需要钓者要有耐心。
建议窝点重打,选择穿透性强的快速酒米窝,2米以下水深建议80一100克,2米以上水深建议100一150克,半小时后挂饵垂钓。
3.偏重味型腥甜香
这一时节,小鱼活动逐渐减少,低温情况下,不管是窝还是饵,都要增甜加香,并逐步增腥,提高窝饵的穿透力,特别以钓鲫鱼为主的这一季节,味型偏腥是必不可少的,并逐步增强。
4.白天钓阳夜钓深
朝阳的河面,白天水温上升较快,打窝后更容易发窝聚鱼进窝,水温的高低决定鱼的活性,这一点好多钓友容易忽视。
夜幕降临,气温下降,鱼儿自动进入深水区。喜欢夜钓的朋友,可选择3-4米水深,重窝耐心等候,发窝慢是这一季节明显的特点,耐心是必要的。
想要有所收获,除了这些细节需要我们关注,还需要提醒大伙,水草和水中障碍边上,永远都是首选的钓位,这儿一定是鱼儿嬉戏和避险的场所,诱鱼进窝更容易些。
当然垂钓细节也太多,技术技巧、野钓经验各有所长,同样是垂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各的见地,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总之,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野钓不可死板照搬,灵活地适应气候、环境、水情、渔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好应对的细节,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坐等你上首页
顶上
呦嘿,难得抢个马扎
马扎下面是啥来着?下顿一目看看……
速度真快
再顶一目
兄弟,最近活动搞的风生水起
上首页了啊
顶一目
牛啊
口太轻了
有可能吧
恭喜恭喜首页见
也是这么想滴!
顶!
,闹着玩玩的,领导有好的建议还望赐教
搞的真不错,点个赞
顶住了兄弟
果断收藏
经验也不一定对,钓鱼灵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