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浮漂,现在市场上的浮漂产品谓可以说五花八门,特别是竞技钓浮漂,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对于竞技钓场上的老手来说只是多了一份选择,可对于一位新手来说,再加上关于浮漂的信口开河的文章,那可就是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了。今天把它简单做个分类:
漂尾:就是漂苗,浮漂最上面用油漆油过的一格一格的那段。每一格为1目。
软尾硬尾:通常来说,软尾是空心的,所以尾部浮力较大;硬尾是实心的,比重基本都大于水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 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漂身,即是主浮体。漂尾和漂脚中间圆的那一段,
短身长身,粗身细身:粗身比细身浮力大,相同直径的当然长身浮力大
粗短身软尾浮漂——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漂——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漂——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漂——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钓行程)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漂——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漂——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漂为最佳)
急收肩长身细硬尾浮漂——适合钓涮口滑鱼(下沉快,回升慢)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漂——立起快,到位也快。
我们都知道浮漂有长短粗细形状及材质等各不相同,要认知它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不管浮漂是什么样子,其入水后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先平躺在水面,这时是坠带钩饵下落,当坠带钩饵下落达到水线的深度时,即开始拉动浮漂,使浮漂开始翻身而这时的坠也就开始减速下落,当下落到漂的无钩调目时,这时坠应该停止下落,如果坠下无钩饵,这时应该整个钓组在水中达到二力平衡,可我们钓鱼时坠下都有钩饵,所以在过无钩调目后水中的钓组再运动是由钩饵的运动决定的,是钩饵拉坠及坠以上的钓组下行。此时钩饵的运动受钩饵以上钓组的影响,也受我们钓手提竿牵线的影响。
我们选浮漂的大小,其实选的是浮漂所具有的浮力的大小。选大漂还是小漂,应当与漂的浮力相联系。大家不妨多试试几种不同材质漂就会发现,往往看上去体型大小差不多的漂,因制漂材质的不同,浮力相差却非常悬殊。
浮力大小=漂的浮力/漂的重量。
浮力大的漂,相应配铅就重,钩饵下沉的速度就快。反之浮力小的漂,相应配铅就轻,钩饵下沉的速度就慢。到底是下沉快好,还是下沉慢好,这就需要看我们实际垂钓时的需要了。如钓底层鱼,为了尽量减少饵料中途的雾化量,尽量避免中层杂鱼的干扰,自然我们就要选择大浮力的漂,以增加配铅,加快下沉的速度。如果我们想尽量捕捉中层鱼讯,强化饵雾化的诱鱼作用,那么我们就要减缓钩饵的下沉速度,这时选择小漂轻坠自然是最好选择。另外,为了抗风、抗水流,通常也是通过选择较大号漂来实现。还有就是根据钓远钓近,钓远选大漂,一是便于抛竿,二是便于观察,钓近则可以选相对较小一点的漂。还有就是根据鱼的大小,吃口轻重来选择大小。
用漂和调漂,应该说是钓鱼技术里最复杂的一个环节,需要钓友们在实践中用心体会, 去了解了它,读懂了它,就等于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作者:老狼
沙发吗!!!
好知识,学习了!
学习经验
谢谢 分享 学习了
小A和老狼大师认识吗?
支持一下啊
这个是别人的贴子啊 就昨天发的什么情况
值得借签呀。
谢谢分享咯。好久不见
谢谢分享
谢谢 分享 学习了
是不是已经发过一次了?
谢谢分享
不认识,一个网友发表的
不认识,一个网友发表的
谢谢钓友分享!
学习了,谢谢上料
兄弟最近忙啊,貌似较少见到你发鱼获帖
谢谢,学习了。
不认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