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最爱,人与人之间爱好各有差异,就象我们爱钓鱼的人一样,钓鱼就是我们的最爱。
有朋友说过大实话,钓鱼戒赌,戒嫖,戒一切不良习气。虽话粗了点,这确确实实是实话,从心里出的。在网上我们能走到一起来就是有着共同的兴趣-----钓鱼。
我们把范围最缩小一些,同是钓鱼爱好者有的偏重于钓竿,有的偏重于浮标,就我而言相对来说,浮标是我的最爱。
神州大地绿叶成荫,但有谁能找到二片一样的叶子?不能吧!那么我们称为钓鱼人的"眼睛"-----浮标.找到二支相同性的更难了。所以拥有一支称心如意的浮标是非常难得的,只是有人不在意,不在乎吧了。
我选购浮标还是较为"穷讲究"的.店主不让我选,我宁可不买,一旦看中,它就是我的入围者。磨合这支标所付出的精力是唯一的之爱代价."最爱"是这里开始.同志们别看我对浮标非常的讲究,也犯过错误,出过问题。不怕大家笑话,几年前有位大师送我二支浮标,一支是孔雀羽的打快标,另一支是底钓轻口,滑口的标,这二支标由于利用率较高(比较喜欢),视标用得暗淡无光,加上本人眼神不是很好,读标相当吃力,就从朋友那里借来放大油漆上了一层,视标是亮了不少,可是问题来了,"翻身"慢了,吃铅小了,鱼讯变"贼"了,从前的感觉没了。无奈之下,只好找专业人士用机器将其"退白",重新上漆,虽接近于原先的状态,但心里就是不舒服,后来再也没用此标了,只留着作个记念了.再如我的一支玉梭标,被人弄断视标,自已将其改为空心软尾标,虽调好了重心点,但与成品的软尾比,总有一点说不出的味道,一支心爱的标将成了一支垃圾货.是不是我言过其实不去管它,但心理作用是存在的。
哈哈自个心里有个平衡点.现在对于浮标炒作相当厉害,有流行的作用,有名人的效应,也存在炒作的原因.对浮标认识不足,盲目下手几百大洋的一盒标,看看支支亮丽可爱,一试钓,却支支不顺手,心中自有苦恼却无法言语,别人用得如此的好,在自已手上却一团糟.这就是浮标的不同性所致,一点点差异就成了浮标的复杂性。
最有可选性如巴尔沙木,虽是同一厂家,同牌同材质同规格,同一标号同一形状.人眼也许没法识别,由于人工装配的不统一性,木质的密度不同,硬度有别,比重差异等等,就会有一点点差别了.就这一点点的变化让你觉得有大区别了。所以拥有一支好标,有时靠碰运气,好标有着可遇不可求的味道.我记得长管发过一个帖是关于"茅草"做的浮标,这种东西长在山上,比重比芦苇还轻,密度也小,同体积浮力定比芦苇大,配铅也就大了,启动会更易,也就是说钓组会更灵敏了,你说这标是好呢,还是不好呢?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去吧.我是始终认为好标不一定是越灵越好,凡事都有个度.过灵了浮标频频点头让一些虚假信号掩盖了真实信号,难捉真口。但也不能说灵敏度高的浮标无用武之地,也不能说稳定性有余,灵敏度不足的标是好标。
一句话,浮标不是简单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如果不复杂也不会有那么多型号,种类了。但愿兄弟们将有自已的一支"最爱"的好标。
证明了老婆还是原配的好。
学习了,验证一句话,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