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爱好,日子过得就快,也不爱名山大川,也不迷风骚韵味,就爱看各地名不见经传的手艺。手艺人,应当有手艺人的风度作派。钓鱼也是,该有个好样子。钓鱼虽是个辛苦活儿,但也不能太拉蹋。我就曾见某些钓友,脸晒得像紫砂壶都不失健康本色,骑在钓箱上手不闲着挠哪抠哪儿。甚至腰带都解开,脚上趿拉双黑不黑白不白的旧拖鞋,俩腿一个劲儿地抖。一会儿叼支烟,一会儿嚼块儿糖,读个漂儿一会儿夹枪带棒,一会指桑骂槐,中个鱼大呼小叫呼朋唤友,没有一霎时的安分。屁股后面钓包、饵料袋、食盆、雨伞、手电甚至是卫生纸,活泼泼任性性摆了一大地,随风辗转视而不见。最讨厌的是一个劲儿的往河里池里吐痰。遇到这样的钓友,让人眼耳不净,心绪不宁。更有甚者,直至败人雅兴。归纳有九.
一、每中小鱼,必振护作响;
二、每与人言必谈及名家圣手;
三、遇美人急索手把手教;
四、见到问计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啭高谈其心得密法而又半掩琵琶;
六、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七、每与人谈便借刁言以逞才;
八、求人时其脸如丐而被人求时则其态如王;
九、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揭人短处。
我也见过有人缘的好钓友,不管钓技高低神态怡然;衣着不甚华贵但清爽利落;装备不求齐备但求熟练称手,归置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口不喧哗,目不斜视;白板不长吁短叹拉不出矢赖茅坑。暴连不手舞足蹈喜不自胜垂涕横流;每有人求教低语虚心解答甚至慷慨相赠,每欲求人必真心诚意寻找合适时机。有人可能不喜欢“儒”这个词。钓鱼就钓鱼呗,扯什么淡,还怎钓出“儒”来了汤斌在修《明史》的时候对儒有个说明;成德学者。套用一下,儒钓者,就是有钓德的好钓手。钓者若无恰然、清爽、安乐、内敛之德态,则作美天公,岂不笑我辈痴绝耶.
哈哈,第3个沙发
呵呵~~这是所有钓友应该学习和追求的目标。谢谢分享!
目标啊!!!学习
中国的钓者是要好好学学做个濡雅的钓者,这本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但被畸形和扭曲了,不堪入目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