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人必须了解的打窝技巧

小李子19982015-01-13 19:39:23

1. 打窝技巧

要先在钓场细心地选好钓位,之后要出竿上线,测钓位附近的水底地形,找出水底有利于钓鱼的钓点,如陡坎、斜坡,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钓到鱼的钓点,确定钓点后,把空钩钓组甩如钓点,把尾竿放支竿架上,然后对准自己的漂打好窝,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窝饵打在漂的内侧,就是要靠近你支竿的位置,一般水是比较浅,在2米左右深,窝饵在水面的落点应该是在距漂一尺左右的距离,水不能太深,因为水越深,窝饵打在水面的落点离漂的相对距离就会越远,窝饵在落水下沉的时候散落面积会越来越大,等到沉入了水底后,窝饵的正上方就是漂了(也就是饵钩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垂钓的过程中,钩正好能落在水底的窝饵的前处,使得上钓率大大提升,也会使钓鱼更加的方便。另外打窝的时候一定要轻一点,把打窝食全都弄成花生大小的颗粒,然后轻轻的抛到窝里面,或者使用打窝器去打窝,注意千万别手抛大团窝食,一般的野生鱼基本胆子都很小,你要是把鱼吓跑了,就有可能一天都不再回来了。 打窝的时候要坚持点面结合的方法。一般是先大面积的打一片窝,目的是把鱼先引诱到一定的区域里面,然后再在钓点布一个小窝,这样的好处是:第一,不会造成钓点跟周围区域饵浓度相差太大,第二,即使底下跑鱼了,也不会一下子惊窝子,不会出现跑了一条鱼就半天都不上鱼的现象。   六、做窝食一定要按照你要钓的目标鱼来定,不同的鱼类会有不同的窝食。

2. 选择适合当地鱼情的饵料

  

用什么来打窝?玉米?红薯?豆粕?还是知名品牌的商品专用窝料?回答很简单:投其所好,鱼儿喜欢吃什么,就给它来什么。既然如此简单,为什么钓友们费尽心机为鱼儿准备的美餐,鱼儿却往往不肯赏光呢?为此人们一到水边总是感到困惑。

  

湖泊水库的特点是水域辽阔,水底地形复杂,鱼的总量虽多,而单位面积内鱼的密度却并不算大。鱼类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为了生存,鱼类几乎什么都吃。水生的植物,生物;一些被水淹没的植物茎、叶、花朵和种籽果实;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和幼虫,都在鱼类的食谱范围之内。在饥饿的状态下,鱼类寻觅不到喜好的食物,只要是能够果腹的东西都不会放过,人们往往用蚯蚓、蚂蚱钓上来喜欢吃植物的草鱼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食物丰富的季节,鱼类也会挑挑拣拣,偏向于某些自己喜好的食物,对其它食物不屑一顾。

  

和品种单一的鱼塘相比,自然水域鱼的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因此要根据垂钓的对象鱼喜好的食物有针对性地打窝。湖库居民有利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的土地种植庄稼的习惯,洪水暴涨时庄稼常常被湖水淹没,因而使大多鱼类自自幼便会食用农作物,喜欢天然的谷物、薯类的味道。以人们经常垂钓的鲤鱼、草鱼和鲫鱼为例,前面提到的几种饵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以一些食性特殊的鱼类作为垂钓对象,则需要针对性强的饵料打窝,例如以鲶鱼为对象,则用鸡、鸭内脏、小鱼小虾和猪、羊血等荤腥物作为诱饵打窝更加有效。

  

然而,为什么人们打下了对路的窝料,会没有鱼儿问津呢?自然水域鱼类的密度一般来说并不太大,鱼类大都有喜欢集群四处活动的习性,一定时间内某水域鱼群稀疏,甚至根本一条鱼也没有是很正常的。在湖泊聚集鱼群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较长,有时甚至要两三天。

  

知名品牌饵料商推出的专用商品打窝饵料,经过了潜心的研究,采用了科学的配方,诱鱼更快更有效,在钓友比较集中,所使用的窝料良莠不齐,水下已经有鱼群觅食的情况下,使用商品饵打窝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型湖泊水库地广人稀,一个湖湾里往往只有三两个人垂钓。即使有人惊叹:“今天钓鱼的人真多啊!”一个人也往往能够有好几十米宽的活动范围。这种时候使用什么饵料就值得考虑。在湖畔居住的人家大多喜欢利用农闲时间钓鱼,他们使用的饵料一定是随手可得的谷物和薯类及其下脚料为主。和只能利用节假日忙里偷闲到户外垂钓的城里人相比,他们钓鱼的时间长,次数多,农闲时候天天都钓,使他们那一带的鱼类吃只经过简单浸泡蒸煮处理的某种谷物薯类养成了口癖。在这种地方使用商品饵打窝只能徒然增加钓鱼成本,效果还不如使用廉价的普普通通的玉米、小麦、麦麸、豆饼、菜籽饼、红薯和土豆。所以,有经验的钓鱼人决不会放过向当地人询问他们使用什么窝料的机会。

  

谷物、薯类无论怎么蒸煮浸泡,添加什么诱鱼剂,都要注意不能破坏它们原有的天然香气,使其有效地诱集鱼群。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颜色,以便引起鱼类的注意。尽量使其变成松散的小颗粒状态,让鱼群在窝子里逗留更长的时间。一次只用当地人经常使用的一两种为好,品种不能过杂。使用谷物、薯类打窝,既有效,又环保,还不会造成任何污染。还有

打窝的时候窝食的味型应该和钓饵的味型是一致的,假如味型不同,那么鱼进窝以后就会出现不咬钩现象。 打窝的时候如果是钓底层的鱼最好使用底香型的窝料,假如是要钓中上层的鱼,那么就最好使用散香型的窝料。

   3.适当地掌握窝料的数量

  

一次应该打下多少窝料,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钓鱼的成败和打窝窝料的数量却息息相关。

  

湖泊水库浩瀚的水域,使鱼类自小就养成了大范围活动觅食的习性。活动范围大,消耗快,进食量自然也要多些。在乌木水库的黄家垹码头,那里的水比较深,又不停地人来船往,并不不适合钓鱼。曾经有农民挑一担玉米上船,不慎将一箩筐玉米倒进水里。几天后偶然有人在那里钓鱼,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连钓上来26条鲤鱼和草鱼,所带的钓线全部被大鱼拽断,不得不遗憾地回家。当天晚上违法的炸鱼者听到消息,一炮炸了近200斤鱼。可见多用些窝料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夏秋两季,大鲤鱼、大草鱼和大青鱼的食量特别惊人,两、三条鱼,一会儿工夫就会将一大堆饵料一扫而空。窝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当然很难留住鱼群。所以有经验的钓友提倡打重窝。

  

但这并不是说窝料越多越好。更不能简单简单地往水中倒下一袋子小麦玉米了事。夏天的气温高,窝料在水下浸泡几天的时间便会**发臭,不仅不会引来鱼群,鱼儿还会避之不及。新到一个鱼群密度不大的湖泊水库,最好在三、四天里每天一次,定时定点打窝,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鱼儿养成一定时候到固定的某地进食的习惯。时间一长,鱼儿越聚越多,鱼群越来越大,这时候再垂钓,一定获得丰收。到垂钓的时候窝料要少打,勤打,否则鱼钩上的饵料淹没在窝料中间,上鱼的几率就小了。打窝的红薯土豆切成细粒,挂钩的则要成大块,钓鱼更加有效。

  

打窝的数量还要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有所变化。譬如钓鲫鱼,窝料应该要少而且细碎,绝对不应该使用粗颗粒的窝料,以免鲫鱼过快地吃饱,已经吃饱的鱼很难钓。特别是在冬季,鲫鱼的活动量小,吃得也少,打窝的量更要掌握少的原则。有经验的钓友在窝料里掺上当地的泥土,让鱼儿能闻到味儿,吃不到多少东西,久久地在湖底的泥土里寻找食物,自然容易上钩。

  

总之,要掌握适当窝料数量,既能够尽快将鱼引诱进窝,又不让鱼儿过快吃饱,使其在窝子里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

  

当然,钓有一些鱼根本不需要打窝。如果是钓乌鱼,需要边走边钓,在一处停留的时间不过三五分钟,打窝没有任何意义。钓翘嘴鱼最有效的办法是约上两、三个钓友,四处寻找翘嘴鱼的行踪。一旦发现水面有小鱼惊慌失措地争相跃出水面,水下肯定聚集了大量翘嘴鱼。这时候用虾肉或者用拟饵,往往下水就有收获。而且钓起来一条接着一条,打窝只会惊散鱼群。

  

4.正确地选择打窝的位置

  

在大型湖泊水库里生存的鱼类,食物的来源和数量都没有保障,在茫茫宽阔的水域里寻觅食物赖以生存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适合于微生物、水生的藻类、植物、水蚤、昆虫和小鱼小虾丰富的水域一定是鱼类经常活动的场所。大多数的鱼类生存于食物链的中间,除了寻觅到赖以生存的食物,还需要躲避掠食者的攻击。只有少数肉食性鱼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每天设法捕捉别的鱼类作为食物,不必担心成为别的鱼类的美餐。但是不要忘记,它们在没有长到足够强壮以前,同样也是其它鱼类的食物。即使它们强大到可以在水中称王称霸了,还是有鹭、鹳、野鸭、鱼鹰和水獭等天敌。所以说任何鱼类在觅食的同时还要躲避掠食者的攻击。因而地形比较复杂,木石杂乱,既便于隐蔽,容易逃脱追捕,又容易寻觅到食物的水域自然成为鱼类聚集的地点。在这些地方打窝,往往事半功倍,获得丰收。

  

经常有两个钓鱼人在湖泊、水库比邻而钓。俩人相距仅仅四、五米,使用同样的窝料、钓饵,想来收获应该相差不大。结果一处上鱼频频,大获丰收,另一处鱼获寥寥。水面上看来两个位置完全一样,实际水下地形完全不同。水下的一条凹沟,一道楞坎,几块乱石,几个树桩,都比光秃平坦的水底更加容易聚集鱼类。所以新到一处地方,先不要忙着打窝下竿。鱼钩上挂块橡皮泥,较大范围地试探水下的地形,把情况摸清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若论在湖泊水库垂钓如何打窝,所有的钓友都有成功的例证和失败的教训,讲起来大都头头是道。但是要拿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恐怕谁也做不到。唯有掌握上述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时因地灵活运用,才会有满意的收获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很详细的打窝技巧 谢谢分享点评[attach]2222321[/attach]龍★帝打窝技巧很详细 谢谢分享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12-4 11:05

很久以前

打窝技巧很详细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很详细的打窝技巧 ,学习了。

很久以前

详细的打窝技巧 学习了

很久以前

打窝技巧很详细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值得收藏的帖子。

很久以前

再次学习一遍,温故而知新。

很久以前

真详细,学些了。

很久以前

LSDF 发表于 2012-11-8 14:37 很详细的打窝技巧 谢谢分享打窝技巧很详细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很详细的打窝技巧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