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无奈无奈,2018年就此封竿

无疾刺黑者2018-10-06 22:52:57

2018年10月4日,气温的降低以及资源匮乏已经到了无鱼可打的地步。就连快手上天津的雷强玩家也已经偃旗息鼓。在凉爽的秋风中,逛了几个雷场,一口都没碰上。准备收杆回家,一看时间尚早,就想去一个很久没去的地方再打几杆。来到钓场,忍不住感慨雷强大军之强大,半人高的蜜草丛中,硬生生的被踩出一条“高速公路”。既然来了,就打几杆,抛了十几杆都没动静。只有一杆,拉倒脚底下,一条黑鱼被吓跑了。难道今天要空军不成?

本已打算走人,就随手抛出最后一杆,软虫拉到水面中央时,毫无征兆的一个暴口,黑鱼攻击了,不过没有咬中,我向前拉了20公分左右,软虫悄无声息的消失了,略等几秒,轻抬杆尖,感觉有劲,直接扬杆,中鱼。估计这是今年最后一尾了,赶紧拍照留念,然后放鱼。

本来想趁国庆节再出钓两次,奈何有老婆有孩子,已无自由之身,只好就此作罢!2018正式封竿。

最后总结一下数据,顺便纠正上次的重要数据错误。全年出钓时间约为70小时,时间非常有限,中鱼41尾,基本是平均100分钟一条,效率不高。主要是本人只在家方圆十公里内玩,没有资源,所以中鱼不多,不及很多老鸟一个月的数量多。不过能做到平均每100分钟就能中鱼,我也算是满意了。各位老鸟及高手也别笑话我,想多中鱼,就要靠时间和资源。上个月去南通,那边资源好,如果在那,我想100条也是非常轻松的。继续总结数据。

41条中,软虫中鱼21尾,雷蛙20尾,比例约为1:1。

最大的鱼65cm以上,多少斤就不说了,免得被喷!

最小的20cm多一点,估计1两。

另外说一下雷蛙与软虫,今年花了一些时间适应飞蛹和土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给力的,除了刚用的时候跑了几条,到现在软虫基本不跑鱼。雷蛙上鱼还是一如既往好用。主要区别还是看环境,雷蛙可以应对相对厚一点的浮萍,软虫在薄浮萍及定点钓上更具优势。另外,抛投上雷蛙占有,不过在天津这个优势就无所谓了,雷蛙可到之处,软虫也可到达,大不了走两步。

最后祝大家在封竿前玩的开心!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地主,长学问了

很久以前天津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