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这东西有毒!真的!比抽鸦片更能让人上瘾。
我从小就跟在父亲屁股后面背笆篓,在重庆金佛山脚下的老家河里钓流水马口(公鱼我们叫花餐、母鱼叫白餐)。那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站在岸边就可以看见石滩边一群一群彩色的花餐到处游,不过我更喜欢找水流刚好漫过河中的石头击起无数水花泡的地方钓,这种地方钓的花餐更大更有活力。现在回想起来鱼毒就是那时传染上的,不知不觉让我几十年来“无法自拔”。
以前还没有现在这种碳素竿,我的鱼竿还是父亲自己做的两节枓竹子竿,浮漂是拔鸡翅膀上的硬羽,一根鸡毛只能用中间3节(大头里面是空心的容易松动、羽尾太细不好穿针),鱼钩就是一角钱100枚用油纸包好的外把子钩,装备简陋并不影响我爱上钓鱼。夏天扛上鱼竿、腰上系好笆篓、脖子上挂一个小盒子装饵(河里搬石头下面的青虫、爬虫,或者在农民猪圈里捡蛆虫),根本没有什么防晒措施,穿着背心短裤就去钓鱼了,一个夏天肩膀要晒掉三层皮,整个人可以说比一部分非洲人还要黑!!!即便是这样还是不能阻止“钓鱼”这毒慢慢侵蚀我的身体。
我至今还保存着我的“入门”杆。
我们当时喊得~两节枓。
插在连接套里就可以钓鱼了。
收杆回家就把尖子部分插入手把节里面,这样即可以保护杆尖也方便携带。
看着它,勾起了我无数孩提时美好的回忆~父亲手把手的教我绑钩、抛杆、看漂、抖腕刺鱼、扬杆时机…………
这是我高中时期出现的5米4玻璃钢鱼竿,重的要死!想刷流水马口你想都不要想,两只手抱着都吃力,真的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买这种杆,追时髦还是玩新奇!?
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父亲也变老了,装备也更新换代一批又一批,只有钓鱼技术及经验在不断积累沉淀,更主要的是钓鱼之毒也越来越深!导致每周都要去解毒疗伤,以免“毒发身亡”(ー_ー)!!
国庆节放假9天,回重庆玩了2天就以送孩子上学为借口跑回来钓鱼了。不说了,玉米地走起!走拢第一件事就是打窝子,窝子打好再做其他事( ̄ิ∀  ̄ิ๑)
都是老规矩,一个草洞窝里一筒饲料一筒酒米,打三个窝子轮流钓。
用打窝器打定点窝,让鱼聚集不乱跑。
抽烟时间一完就迫不及待的挂蚯蚓下杆。
怎么会有死鲫鱼???难道有电工活动?难怪今天玉米地里水都清亮不浑了。
栽了,窝里有麻餐,钓草洞最怕有它,动作迅速一不小心就把钩拉进草里挂起。
赶快换个窝钓,对付麻餐的办法就是冷处理(不去招惹它)。
鲫鱼开始进窝了。
白条倒是哪里都少不了它。
浮漂慢慢的退了一粒出水面,这种漂像是有效鱼口,提杆、来菜!
金黄色的野生鲫鱼,现在温度还高,浅草窝里不容易遇见大板鲫。
浮漂快速下沉多半就是白条干的好事(ー`´ー)在枪林弹雨里乱窜难免会误伤。
草洞里面出来的鲫鱼基本上都是金黄、绿黄为主。
11米杆子中鱼都要让鱼在空中吓出一身冷汗,但愿它没有心脏病、高血压。( ̄ิ∀  ̄ิ๑)
这身皮毛没得说~漂亮!
阳光透过云层撒下来,还让人感觉到热烘烘的。
真的是出太阳了你就跑出来露露脸,整整一上午都没有看见你的影子。
鱼停口了就复一遍窝。
每个窝都打半筒酒米半筒饲料意思意思就行了。
午间休息半小时,吃完干粮开工进入上鱼高峰期,3个窝里都连杆,恨不得像孙大圣一样变化成三头六臂。
大人吃饭小孩子一边去玩,不要凑热闹,看嘛!挂着肉了噻,这下舒服了!
乖乖的一边玩去。
身后的跑山鸡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我的蚯蚓,一不留神就过来偷窃几口。
时间差不多了,收杆回家顺便带走钓位旁边的垃圾。
今天的收获,数了数鲫鱼91条,今天的毒瘾解除了!!!
祝兄弟姐妹们:
国庆节快乐!
出钓必爆护!
祝祖国:
繁荣昌盛!
国泰民安!
那个位置钓了那么多
同朴村
先占楼再看
不着急,现在这个时间段不堵!
长杆短线这么厉害啊好久整根来学习学习
终于抱妇而归
爆护了!
八楼不错
漂哥又把皮吃到了,顶一波传统钓
哈哈,飘哥,钓鱼之路如此相似,我从小也是被老爷子拖下水的,竹竿笆笼沙虫子,都江堰外江流水钓马口麻花鱼。现在简直收不到手了,有时间就想往水边跑,竿竿丢下去人就踏实了。
冬天长杆短线钓草洞秒杀台钓钓亮水。
上个星期一样80条鲫鱼,美中不足就是个头不大。
还是你游钓中国让人羡慕
吉祥数字
冬天就是传统钓的天下了。
一样的心情一样的路程
牛气了的
群体参军 还是你的草洞子稳当,明天五点出发 期待我也抱妇归来!
一般
我也在金佛山那下面钓过,有时候还能钓到赤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