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关于浮漂吃铅比问题!!!

野骆驼老余杭2018-10-03 21:35:51

常听一些人议论么么漂怎么怎么好,出口脆有顿感幅度还大。么么漂灵敏度不够出口肉更甚至一抬杆有鱼而浮漂根本没有动作,这破漂鱼吃食都不出动作。什么样的漂为好漂,什么样的漂不好,我相信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

其实我自己认为浮漂自身并没有什么优劣之说,适合与否是用漂标准。比如有两颗同批次的浮漂,除了自重不同(浮漂的吃铅量也不同)外其它技术参数都一样,如一颗吃铅1.8克另外一颗吃铅2.0克。把这两颗漂分别插在同一线组上都调平水。由于这两颗漂的体积一样所以排水量也一样。换句话说这两颗漂的浮力一样,线组的质量也一样。但线组的质量分配不同如:A线组吃铅1.8克+浮漂自重1.0克=2.8克B线组吃铅2.0克+浮漂自重0.8克=2.8克。

看出来来了吗?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上面重(浮漂)下面就轻(铅坠),上面轻(浮漂)下面就重(铅坠)。其实区别在于水线的松紧度不一样,B线组的水线比A线组水线的绷紧度更高,所以在鱼就饵的力刚够启动线组的情况下B线组出口会更直接动作更脆。如鱼就饵的力度增加超过启动线组所需要的力,那么A线组浮漂出的动作也一样会有力度(顿感强)这就是钓生口活性高的鱼有人感觉什么漂都行的原因。结论:B款漂可以代替A款漂,但A款漂却不可以代替B款漂。买漂在等同条件下还是选择轻一些的浮漂。

以上举例是同体积浮漂的选择与应用。下面说说两颗浮漂的吃铅量相同,但浮漂的号数也就是大小体积不一样(其它条件等同)。比如一款浮漂有三个号,1号吃铅1克,2号也吃铅1克。目前市场上这种情况很多,如果钓轻口鱼一定是1号漂好用。1号漂自重(轻)+吃铅1克(线组质量)小于2号漂自重(重)+吃铅1克(线组质量)漂体积小,浮力就小,水阻小更易启动。如果鱼就饵启动线组的力够大那么2号漂出动作(顿感)会比1号漂好。但这种鱼情用再大一号的浮漂线组的效果会好于2号漂的线组。结论:买漂还是买吃铅量大的浮漂。

但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浮漂的吃铅比,什么事物它都有个度。我曾经咨询过资深制漂人,目前的制作工艺浮漂的最佳吃铅比在2.0——2.5倍,如果在做大的话,一个是浮漂的强度无法保证,还有就是浮漂的稳定性。说白了空气中的温度和水温的差距大——影响调漂的精准度,早——中——晚的水温差距大浮漂的涨目和降目现象更明显,钓鱼人把控浮漂的难度会更大,这种现象玩过大棚的应该都会有切身体会。

浮漂的强度是我们购买浮漂的重要指标,强度从哪儿来,一是浮漂材料的选择,二是工艺(漂脚和漂尾的衔接工艺,漂身的拼接工艺)三是油漆。我感觉前两项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浮漂都没啥问题,关键是油漆工艺是否过关。好的漂体油漆不但强度高还得有韧性。目前市场上的浮漂的弊病一是爆脚和爆肩,二是稳定性不够(涨目和降目幅度过大)。钓一天鱼收杆后擦拭浮漂,有些浮漂的漂身会出现微小气泡,手感不再光滑。这些都是浮漂油漆工艺不过关的直接表现。一款好漂要求强度高不爱爆,稳定性还要好。

还有就是漂尾了,好的漂尾透光度好,视目清晰。由于每个人对色谱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漂尾颜色只要自己看着舒服不费劲就可以了。比如我自己对红和绿比较敏感,那种红绿的格目看起来比较舒服,但对黄和黑不太感冒看起来费劲。浮漂的同心度我认为只要偏差的不是太大对读漂和出口没啥影响。更多的是影响购买时的心情。谁不愿意花钱买个完美呢。

以上对浮漂的解读更多的是从钓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钓浮更多的时候是竞技环境下的特殊鱼:鱼追饵的速度,吞饵的力度,鱼层的深浅,生滑程度,钓法的配合等综合因素来选择浮漂。不过竞技钓滑鱼在特定的鱼情下选择吃铅比小的浮漂会更有优势,说白了就是人为的为鱼设置障碍来过滤假口,更好的扑捉到真正的入口动作减少空杆率。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大叔我很喜欢你的票 出一支吗 老余杭的哈哈

很久以前杭州

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石家庄

分享挺不错,以前打比赛学过,这里很多人一般理解不了

很久以前杭州

深刻,到位,赞

很久以前杭州

透彻但我觉得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同等条件下,上重下轻的漂沉稳,反应慢,能过滤细微动作,但漂象简单,入口动作更容易捕捉;上轻下重的漂灵动,反应快,能反应细微动作,但漂象复杂,入口动作不容易把握。这是它们的特点,不是缺点。

很久以前四平

说到点儿上了,每个漂都有自己的性格,先要熟悉漂,才能用好漂。

四平高梁红

透彻但我觉得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同等条件下,上重下轻的漂沉稳,反应慢,能过滤细微动作,但漂象简单,入口动作更容易捕捉;上轻下重的漂灵动,反应快,能反应细微动作,但漂象复杂,入口动作不容易把握。这是它们的特点,不是缺点。

很久以前保定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