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台钓新手 野钓鲫鱼“底水调漂”

ybxjc野钓2018-09-30 21:07:49

要得浮漂调得准,台钓新手应首学抛好竿;

水底地面千变万化、不平整,是多数野钓的特点;左右、前后高差较大是常事;往往偏移10来公分鱼口都不一样;这就要求钓者抛竿准确,每次的抛投位置不要出入太大,使其饵、铅坠落在很小范围内,浮漂水面目数差就小,更能真实传递鱼迅,钓者就能准确读漂扬竿起鱼。

准确抛竿全靠钓者的悟性和勤练习,没有捷径。

当抛投准确后,最能反映钓者基本功的其中一项就是调漂了;浮漂调的合适,鱼吸饵容易,传递信号就准确,钓者逮口才有保证。

初学台钓的垂钓者,现今获得如何调漂的渠道较多(比如五步法),都可以学习借鉴。本人也是学习他人调漂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段总结调整、才有点进步。

钓到老、学到老,才能愉一生。

钟情钓鲫鱼,就初钓鲫鱼台钓调漂本人做法,用本帖展示出来,与大家探讨:“底水调漂”。

野钓环境复杂:河流水库无风三尺浪,小走水是常事。水下情况更复杂、还直视不了,所以不要过份追求灵敏(比如调四钓二),特别是不熟悉的钓场环境,应以不灵稍顿为起步,待吃口情况和起鱼状况作相应调整。

重点:

“底水调漂”

野钓台钓初学者

蚯蚓或搓饵

主钓鲫鱼

程序

一、抛投

‘图一’的线组完整;

把子线上的两枚鱼钩重叠,稍重于浮漂浮力的铅坠裹在鱼钩上。

满竿抛出,铅入水、鱼竿往后拉50公分(暂定,视水深定距离长短),目的是:浮漂调整完成后、铅坠能与浮漂基本垂直。

多抛几竿,随探有无挂底。定大概位置。

二、初调漂

逐渐移浮漂平水面。多抛几竿,取其高差出入不大的点、定位水深。

大空豆锁定浮漂。

剪铅皮,使浮漂露出水面需调的目数两目(以两目为例)。

这时线组双钩已离底悬空。上钩离底约两目(注: 此前铅坠是约平躺底,悬空后呈竖向,两目就要少点)。

三、定钓目

取钩上的铅皮裹在铅皮座。

因为计划为不灵稍顿,所以:浮漂应上调两目为水面视漂目数;也就是钓目。

这样就增加了水中竖向主线的长度:两目;

抛竿水中。这时的线组:下钩子线呈弯曲状,上钩子线微弯曲;定为‘不灵稍顿’(与常说的不灵不顿有点出入)。

四、复核

下调浮漂20公分(记住!上端定位豆不能动),抛竿水中,观浮漂是否水面两目;复位浮漂,抛竿水中,观浮漂是否水面约两目;都是,完成!可以垂钓了。

图一

图二

图中铅坠不一定180度平躺底,多数是斜向触底;是由水中线组重与浮漂的浮力比决定。

用这样方法调浮漂,找底准确;钓鲫鱼上下钩中鱼率均衡;

钓鲫鱼的钩小、子线较细,支撑线组变目的情况可以忽略。

经验:河库野钓鲫鱼和小体形鱼稍钓顿好。

注意:

钓其它鱼种不在此例。

大走水不在此例。

水底陡坡不在此例。

最近小湾子渔获

垂钓是系统工程:从择竿.组线.调漂.打窝.和饵.读漂.扬竿.遛鱼.入护等,每一项都应认真对待,每一项都做好了,在有鱼的情况下不起鱼、不多起鱼很难。

每一项都做的好,更能愉悦身心!

文字叙述稍多了点,观图也知要点,但请看完,文图结合,更易理解。

熟能生巧,能者哪种方法都好用,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最好!

可能各地不同情况下、鱼的吃口不一,我只是在本地垂钓积累的一些经验,如能为台钓初学者所用,幸哉!

有经验的钓友,请提建议,或指出帖中缪误,共同探讨。本人万分感谢!

鲫鱼干燒:香!

小方法,稍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制作:

铅皮裹在浮漂座上,入水,剪铅皮使浮漂约平水面,完成!水岸边就能制作。

轻舟上好潇洒的渔人

2018.9. ……码

2018.9.30发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很实用的好帖!

很久以前黄冈

你这是双铝吗?

很久以前宜春

打死那个狗日的

很久以前宜宾

顶1目

很久以前

很好!

很久以前北京

高手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就喜欢与钓友交流。

醉卧江湖_Wei

很实用的好帖!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观帖!

江西a158

你这是双铝吗?

很久以前宜宾

小湾子网鱼的太多;只能理解他正在撵鱼向我窝里来。

伤心的流浪人

打死那个狗日的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

往事如风好男人

顶1目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你!

钓鱼0127

很好!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高手说不上。喜交流。

川Q百条王

高手

很久以前宜宾

这么多

很久以前茂名

不错

很久以前上海

学习了

很久以前重庆

好文彩。

很久以前宜宾

啥多。

野钓佬O_O阿3

这么多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

爱钓不吃鱼

不错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交流。

独钓涪江鲫

学习了

很久以前宜宾

谢谢!就想做好,认真的做,一般吧!

yq1234567

好文彩。

很久以前宜宾
1/7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