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钓位?除了比赛是定位之外,到野外的河、湖、塘、水库、渠道自由垂钓,就存在选择钓位的问题。有经验的钓手一看水域环境就能选定钓位,并且快捷上鱼,其诀窍是什么?积多年垂钓经验所得,笔者认为须用好“死”与“活”二字。
第一、“死”水钓“活”、“活”水钓“死”是常用方法之一。
鱼在不流动的水域生活,总是喜欢有活水来的地方。因为新鲜的来水(只要不是污染水)有较充足,鱼就难受,就会浮头至水面摄取空气中的氧气。所以,鱼塘里的鱼密度越大,养鱼户就会在塘中心安装一个日夜喷水的增氧器,让鱼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增添活力。因此,这种有新鲜活水的地方就是聚鱼的地方。然而,生活在流动水域(即活水)里的鱼又不同,它们常因溯水上游耗费力气,需要停息。它停下憩息的地方必为不流动的“死水”,而且这种死水”地方也常常滞积着一些食物,鱼总爱出没其间。当然,“死水钓活,活水钓死”也有变数,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第二、用好“活”字很重要
任何经验都不是万能的,更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靠垂钓爱好者在实践中去灵活运用,逐渐适应和掌握,用好一个“活”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字内涵却十分丰富。笔者在垂钓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种用法:
1、“活”为常动。笔者钓鱼从不死守,总是频繁活动,比如钩食落底,总是频繁活动,比如钩食落底,三五秒中无反应,就会提动,即把食饵上提20~30厘米后放落。这样提动的作用是诱鱼,若是反复数次仍无反应,说明窝中尚未聚鱼。这种方法叫做:“以活动探知水底鱼讯”。
2、“活”为用食。垂钓人通常备有几种饵料,如万能钓饵蚯蚓;现代钓饵饲料;特种钓饵草、菜叶、昆虫、饭团、红薯等。这些有的适用于一定季节,有的限用于夜间,有的专门用某鱼种。这全靠我们因时因地(水域)灵活应用。
3、“活”为食饵要鲜活。除了鳙、鲢爱吃馊酸饵料之外,大多数鱼都爱吃鲜活饵料,如鳜、鳡、乌鳢、黄鲶均爱吃食小鱼、小虾和泥鳅,且只吃活的,不吃死的。用蚯蚓钓鲫鱼、鲩、鲤、青等,也要经常更换,不用死的和漂成了灰白灰的饵食。
4、“活”为用坠。“坠”作钓具之一的作用是帮助饵食下沉水底。笔者在实践中爱用重坠,重坠能帮助准确投入钓点(窝),能避开小鱼中途拦劫饵食,但重坠反应买迟钝,及至鱼偷吃了饵食还不知道。笔者用的重坠是活坠,郰套在渔线上可自由滑动,一点也不影响鱼吃食的灵敏反应。这是笔者出钓必用的方法,效果良好。
躺在沙发上慢慢看
好经验,值得运用学习
经验之谈值得一学
谢谢!很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学习了
谢谢!很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学习了
不错。起风时用重铅坠,活动的。小漂。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经验之谈值得一学
好经验,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