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常说:只要防着大鱼的三次冲击力,就可以把鱼成功入护。针对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答案很是缺乏,大都是说:如何如何遛鱼,如何如何防断线,防断竿跑鱼。很少谈起大鱼的三次冲击力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和爆发的?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爆发力的形成是刺痛。扬竿(本文指无线轮鱼竿,下同)刺鱼后,引发疼痛,大鱼本能反映加上突然应激,拼尽全力,争扎着向深水窜去,可以想象,大鱼此时的冲击力量有多么的大。第一次冲击力是考验线组和鱼竿对主人的忠诚度。有时候在第一个回合中,鱼竿还没抬起来,就听见嗖!嗖!嗖!几声,不是断线,就是断竿。
破解对策:当扬竿刺鱼后,大鱼有两三个回合挣扎回旋,此时的钓鱼人大脑要迅速作出判断。判断出自己所使用的竿和线组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如果承受得了,就要紧握鱼竿,大把立挺,防止大鱼前拉,此时的大弯弓状态就是最好的卸力方法,稍有松懈,被大鱼将鱼竿拉成45度角以下,将出现拔河局面。
第二次爆发力的形成是见光。在遛鱼当中,大鱼窜出水面见到光亮,拼命往深处逃窜。第二次冲击力不亚于第一次冲击力,甚至比第一次冲击力量更大,这一次冲击力主要是考验钓鱼人的遛鱼技巧。钓鱼人往往是见鱼心切,遛鱼时间不够,就急于把鱼提出水面。
破解对策:当大鱼见光后,受了很大应激,拼命向深水挣扎逃窜,钓鱼人要继续持竿立挺的方法。经历第一次冲击力后,鱼竿和线组已经接受了考验,钓鱼人应胸有成竹,将鱼竿向左或者向右牵引,因势利导减少冲击力。
第三次爆发力的形成是见网。当大鱼被遛到水边,大鱼看到钓鱼人的抄网时,大鱼扭头甩尾往深水窜去,此时的爆发力很强,稍有不慎就会跑鱼。第三次冲击力主要是考验钓鱼人的心理素质。这时候钓鱼人往往觉得大鱼唾手可得,心里非常激动,抄之过急,导致跑鱼。
破解对策:经过前两次的冲击力后,大鱼已经精疲力尽,可是,当大鱼见到抄网后,会再次向深水窜去,这时候仍要立挺鱼竿,将鱼慢慢的拉回岸边。
尽管有时候大鱼被已经被遛翻,抄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将抄网沉入水下,从鱼头向鱼尾的方向抄去,然后将鱼拖上岸,千万不要用力提、端抄网。
显然,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大鱼的冲击次数,不仅局限于这三次,或许更多,这里所列举的大鱼三次爆发力的形成,是最为常见的。但是作为一个钓鱼高手,一切都不在话下,可是一个钓鱼新手,没有理论指导,光靠自己摸索,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所以, 钓鱼人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鱼的习性,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与山水为伴,与钓友同乐。把经历藏在文字里,把鱼(娱)乐分享给大家。
总结的真全面,学习了
弱弱的问下这是哪里
南湾
谢谢
给我大信阳钓友顶一目
这是陈秋林的水库呀
叫钓不?多少钱啊?
只三次就好咯 越大的鱼耐力越足 特别大青鱼 十次力都不止
南湾最近不要去了。钓个鱼就象做坏人一样。实际钓鱼是最好的娱乐和运动。搞到现在给涉黑一样。不理解。
说的太对了!钓个鱼提心掉胆的、给它妈的做贼一样!
同感
说的对
不错
都是宝贵经验啊,赞一个
谢谢!
妈的,南湾网箱也不让钓,当初公库开钓个鸡巴,天天跟游击战一样,累死这些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