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讲钓鲤鱼的调漂方法。简单来说其实就两种调漂方法,调高钓低和调低调高。
一、调高钓低
就比如调九到十目,钓三到四目。这种钓法,一般来说适合已经熟练掌握台钓各种技巧的钓友来使用,因为调高钓底就是我们常说的钓灵,什么是钓灵,钓灵就是鱼从进窝到吃饵的一系列小动作都会反映在漂上。比如当我们的漂微微晃动,或是小幅度的上送或下沉,这一般表明了鱼进窝,或是鱼在饵的周围多动。这样调漂由于钓的十分灵,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的漂相、小的顿口,比如漂送一目或是漂沉一目,一些对台钓还不太熟悉的新手,往往会认为是上鱼信号,过早的提竿,从而造成空竿、惊鱼和跑鱼。所以我推荐一些对台钓技巧比较熟练的钓友使用这种方法,同时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要注意调钓是否准确,饵料的状态是否合适。不过要注意的是,有小杂鱼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
二、调低调高
这是一种十分适合台钓新手的钓法,举个例子,就如我们调三到四目,钓五到六目,这样的钓法饵料软硬都可以,我们调的钓目也不用太准确,只要等着大漂相再提竿就行了,比如黑漂的时候。其原理是因为,这种调法我们的子线是水底的状态是过度弯曲的,鱼碰饵的小动作会被基本过滤掉,有信号基本就是大信号。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调法不需要严格要求饵料的状态,对新手来说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钓点杂鱼较多的时候,选择这种调法效果更好!
三、线组及鱼钩
接下来说说钓鲤鱼所使用的线组及鱼钩的大小,个人经验:2.5+1.5,5号伊势尼,五斤左右的鲤鱼基本上可以轻松解决,当然前提是不要生拉硬拽,而是正确溜鱼。3+2,7号伊势尼,八斤左右的鲤鱼可以直接解决。个人觉得除了少部分的神人外,大部分人都还没那个技术0.6的子线上几十斤的大鱼。
四、窝料选择
再来说说钓鲤鱼的窝料:土豪们可以直接买成品商品窝料,或是直接搓饵抽窝,最后是自己制作窝料,我先说一下我自己制作的窝料:玉米粒和麦粒煮熟,加曲酒发酵,到钓点之后加麸皮酒糟直接打窝。(大家有什么好窝料可以发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鲤鱼个头大,食量也大,必须打大窝,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打窝。打窝应该打在离我们下钩的地方半米远(这玩意太聪明了,刚开始他是不进窝的,喜欢在离打窝的地方半米到一米的地方徘徊。确定窝子中间没有危险了才进窝吃食。而窝子中间绝大多数都是些小鱼闹窝。因此我们在窝子前方半米远的距离下钩是最明智的)。
五、饵料和遛鱼技巧
最后来说说钓鲤鱼的饵料和溜鱼:饵料就不多说了,各种品牌的鲤鱼饵料一大堆。经典语录,小鱼靠拉,大鱼靠搓。钓鲤鱼当然是用搓饵。有小鱼闹窝,饵料和硬点粘一点黏一点。没有小鱼闹窝,可以开散落饵。溜鱼:中鱼了,不要慌,更不要激动,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手感来判断鱼的大小,立刻牵到里钓点旁边溜鱼,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钓点里溜鱼!为什么?惊窝不解释!
以前我曾经追求过灵敏度高,选用漂尾直径0.5毫米左右的立漂。后来才感觉到不妥之处,慢慢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漂。我现在选用立漂,以漂尾直径1.5毫米左右、中档漂为宜,原因有六:
1、漂尾粗且醒目,不费眼力,尤其是钓远的时候,对老年人比较合适。
2、漂尾较粗,调漂比较容易。
3、漂尾较粗,漂相比较沉稳,有利于看漂和把握提竿时机。
4、漂尾比较粗,但在野钓时,灵敏度已经足够。
5、野钓比较适宜钓钝,正需要稍粗的漂尾。
6、野钓环境复杂,常常遭遇水草、树枝,容易断线丢漂。丢失几支亷价浮漂不会心疼。我不参加竞技比赛,又不是收藏家,没有必要在野钓中使用名贵的高档漂。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严冬近钓轻口鱼,如果要用立漂,当然需要用超细漂尾。
野钓调漂的原则和调漂的简单方法
在野钓中,立漂悬坠钓法应该力求做到:简单实用。
很欣赏一位朋友的一句话:“差不多就行了”。用不着太讲究、太认真,不需要去追求高灵敏度。
实践证明,野钓最适宜钓得比较迟钝,而不是钓得很灵敏。当然,这个迟钝是相对而言的,是在悬坠前提下的迟钝,这种迟钝比卧底坠灵敏多了。
为什么野钓要钓得比较迟钝呢?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一般说来,野生鱼较池塘的饲养鱼警惕性要高 。钓得灵敏,钩饵悬浮多,子线绷直绷紧,鱼儿呑饵时拉动坠子和浮漂,感觉到坠子和浮漂的反作用力,“心存疑虑”,吞吞吐吐,甚至弃而逃之。钓得迟钝一点,钩饵卧底比较多,子线弯曲松弛,呑饵障碍减小,鱼儿感觉到的反作用力减弱,呑饵就比较大胆一些。所以,野钓更适宜钓钝。经验证明,钓钝中鱼率更高。
2、自然水域的鱼有大有小。比较大的鱼,见多识广,老奸巨猾,尤其需要钓钝,“迟钝钓大鱼”已经在很多钓友中形成了共识。
3、自然水域里白鲦、麦穗等小杂鱼特别多。如果钓得很灵敏,浮漂上蹿下跳,把你忙个不亦乐乎。钓得比较迟钝一点,浮漂就沉稳一些。
4、钓钝的漂相比较沉稳,可能缓慢下沉或者缓慢上送,便于看漂和把握提竿时机。
5、钓灵敏适合钓快鱼,勤抛钩,打频率,两眼紧紧盯住漂尾,时刻捕捉瞬间的信号,显得十分紧张。钓钝节奏慢一些,更适合休闲。适当的钓钝,我觉得是野钓调钓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了这样的思路,调漂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
空钩,半水悬浮状态,调平水(浮漂漂尾刚刚平水,稍微露出一点也可以,不必特别讲究)。然后,挂饵,放长水线,使漂尾露出1目。这样就可以钓鱼了。实际上可以根据鱼情水情灵活应变,钓得更钝些或者更灵些,例如调1钓2,调1钓3,调1钓1.5,调1钓1(悬浮状态)等等。水底不平整,多钓少钓一两目,何尝不可,“差不多将行了”。宽松的钓法,轻松的心情,真正的休闲。
这样的调漂方法,只有两步,比较5步法还要简单,容易掌握。不必在家中调漂筒中进行,也不需要反复精确找底。因为,钓目大于调目,已经说明钩饵受到了地面支撑,钩饵肯定已经到底了。漂尾露出水面不多,说明钩饵卧底不是很多,不会过于迟钝。
可能有人认为“这样调漂不够精确”。追求调漂“精确”恰恰是一个误区。鱼情变化万千,对于每一种鱼情都有比较适宜的钩饵子线状态。而且,鱼情经常在变化。哪一种子线钩饵状态是“标准”?或者说哪一种调漂是“标准”?任何人也说不清楚。既然“标准”不确定,又怎么能做到“精确”?用这样的简单的调漂方法,既能够使钩饵到底又能够实现稍微钓钝而又不是很迟钝,当然已经适用于野钓了。
上述一些想法,对一些初学钓友可能有一些参考价值。那些酷爱竞技钓、技术高超的年轻人,在野钓中要玩得更精,当然又是一种情趣了。
上首页的节奏,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