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版GT 于 2013-7-11 22:33 编辑
金版好弓,传统弓.卡球弓.异形弓.手型弓.全木弓等等各式弓弄了一堆儿。各式弓各有各的特点,如传统弓倒换皮筋儿便捷,皮筋儿击发钢珠数量多较耐用,上手后准度稳定(常温下很少出现偏弹跑弹现象),而且可以套用皮筋儿多股打出最强的重弓效果。但是传统弓的弓门和形状使得握弓的手的拇指和食指长时间分握造成握弓的手的各关节疼痛,很是不舒适。卡球弓精准度高,使用锥形皮筋儿两股可以最省劲儿的打出较理想的力道和精准度。但是,卡球弓对皮筋儿和皮兜儿的长短一致要求很高,稍有偏差马上会体现在弹着点散布上。而且皮筋儿击发钢珠数量少,很是费皮筋儿。一般传统弓一副皮筋儿击发钢珠数量在500发以上(高手瞎打可以最高达千发左右),卡球弓两股一副锥形皮筋儿击发钢珠数量在300发左右,很有差异哦!各类异形弓和手型弓都是结合个人的手型在确保准度的情况下讲究的握弓舒适度,各有千秋各有利弊。那么,能不能有一把集各式弓的优点于一身的好弓捏,善于琢磨的金版经过近大半年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些积淀和心得。头些日子金版得到一把小银龙五眼版小弓,为金版打造理想的窄弓门枪把式一把抓传统弓提供了接近于理想的弓头。得到弓头后,锯掉小弓下半身,随便找出一块刺柏松弓把料,抠眼儿镶上弓把,一晚上的抠型初打磨后窄弓门枪把式一把抓传统弓样弓问世了,把玩在手,舒适合手,如对弹弓史一次酣畅淋漓的颠覆般的痛快,憋痛后一泻千里的畅快。爽... 窄弓门枪把式一把抓传统弓的数据如下,30毫米宽的弓内门非常适合50米左右的中远距离吊射,25毫米高度弓头使得在拉满弓时握弓的手中之弓绝不产生被拉感(弓头越高被拉感越强),枪把式的一把抓手型设计使得握弓舒适度极好,前翘后压的手型确保了弹着点的高度,也就是进一步保证了了中远距离吊射的高弹着点。弓头到枪把式一把抓弓把平面最后点的30毫米距离设计是本弓最大的亮点,30毫米距离设计也就使得本弓比普通传统弓延伸了30毫米的长度,换言之,同样一副1842的四股皮筋儿组在本弓上能多拉出30毫米的长度,区区微不足道可见的30毫米就能打出更强的力道,很适合甩手打法,非常理想。 窄弓门枪把式一把抓传统弓精打磨成型后,经过近四个月左右的试打后感觉,中远距离吊射精准度高,50米爆啤酒瓶瓶嘴十能八中,灰常骄傲捏(50米后钢珠下坠明显,和卡球弓两股相比很有差异)。使用1842四股皮筋儿组 八个钢珠,基本都在击发500发以上,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枪把式一把抓的弓把设计,达到了握弓的理想舒适度,理想舒适的握弓提高了出弓的速度和理想的习惯性指向性的形成。弓头与弓把平面最后点的30毫米距离设计,达到了使用1842轻皮筋儿组同一长度内的最大爆发度,基本上达到了理想中的钢珠击发后的初速度,为50米左右的中远距离狙杀保证了力道。点点不足是直板弓头有些影响美观度,弓头直拉切口远没有传统弓翘头弓眼儿的丰腴骚感,7毫米的弓眼儿严重影响重弓多股皮筋儿的顺畅穿梭感度。如能有老式传统弓的窄弓门设计的弓坯子,这些小不足也就迎刃而解喽。
本帖最后由 暖水河 于 2013-7-11 22:30 编辑 我不懂,我只坐沙发
好精彩的爆瓶。。。怎么拍的呢???这回我又想学摄影了。。。
我嘞个去,这么浅的弓门,不怕打到手?点评[attach]2178619[/attach]宿公通常的传统弓要用食指和大拇指抵住弓臂,弓门浅显容易打手,“一把抓”,手全在下头的把上,不会打手的。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8:54[attach]2178620[/attach]辽宁瞎钓我以为如果能击中目标 那就一定不会打到手,如果不能击中目标,那还玩啥弓啊 ,爱打哪打哪吧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7:02[attach]2178621[/attach]金版GT击发的瞬间同步手腕轻轻的一抖,即可理解为甩手打法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6:32
精彩,请问是瞄打呢,还是估打,还是瞎打点评[attach]2178622[/attach]金版GT请参阅:http://www.diaoyuweng.com/thread-427937-1-1.html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6:36
呵呵 够骚的最早从传统改卡球的时候 其实只是喜欢卡球的一把抓舒适我始终认为传统弓的甩手打法是最合理 而且威力最大的........只可惜 一直想不出传统一把抓 到底该怎么做 。要我提意见的话 这把弓 弓头还是略显高而且稍有点弧度就更完美了继续改进呗点评[attach]2178623[/attach]金版GT嗯,同感。弓头高度为20毫米较为理想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6:37
再看这弓有点疑问 金版玩传统也是直立弓门吗那你说的两股30米直线 到底是咋打出来的呀点评[attach]2178624[/attach]金版GT靠,若有窄弓门反曲弓坯子谁还稀罕直板嗷!锥形皮筋儿+两股+八个珠子=30米直线。括弧:若打七个的珠子,初速度应该在每秒100米以上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06:43
西门望月 发表于 2013-7-11 23:05 我嘞个去,这么浅的弓门,不怕打到手?击发的瞬间同步手腕轻轻的一抖,即可理解为甩手打法
@徐子 发表于 2013-7-11 23:31 精彩,请问是瞄打呢,还是估打,还是瞎打请参阅:http://www.diaoyuweng.com/thread-427937-1-1.html
wentao 发表于 2013-7-11 23:44 呵呵 够骚的最早从传统改卡球的时候 其实只是喜欢卡球的一把抓舒适我始终认为传统弓的甩手打法是最合理 ...嗯,同感。弓头高度为20毫米较为理想
wentao 发表于 2013-7-11 23:50 再看这弓有点疑问 金版玩传统也是直立弓门吗那你说的两股30米直线 到底是咋打出来的呀靠,若有窄弓门反曲弓坯子谁还稀罕直板嗷!锥形皮筋儿+两股+八个珠子=30米直线。括弧:若打七个的珠子,初速度应该在每秒100米以上
西门望月 发表于 2013-7-11 23:05 [attach]2178625[/attach]我嘞个去,这么浅的弓门,不怕打到手?我以为如果能击中目标 那就一定不会打到手,如果不能击中目标,那还玩啥弓啊 ,爱打哪打哪吧点评金版GT遥想当年江家水库,远处回头瞧见老瞎教爱女玩弹弓,那是咱头一回见识弹弓...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21
再这么玩下去 群众就要敲锣打鼓送牌匾了:弹弓国手点评[attach]2178626[/attach]金版GT可不敢哦,若得闲空,我自豪饮辽河之啥水,回头点喷老瞎头顶之苹果,即很安逸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27
百步穿杨 好功夫 点评[attach]2178627[/attach]金版GT过讲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28
一弓在手,天下无鸡!点评[attach]2178628[/attach]金版GT一弓在手,锦鸡飞翔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50
这个肯定只有高手才能玩得转喔 。点评[attach]2178629[/attach]金版GT不管啥弓,玩熟练了,上手啦,都叫高手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29
西门望月 发表于 2013-7-11 23:05 我嘞个去,这么浅的弓门,不怕打到手?通常的传统弓要用食指和大拇指抵住弓臂,弓门浅显容易打手,“一把抓”,手全在下头的把上,不会打手的。
好弓,工艺品。点评[attach]2178630[/attach]金版GT谢过关注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30
本帖最后由 宿公 于 2013-7-12 09:08 编辑 金版对弓是研究透了。 “矮弓头不产生被拉感”,这个一直是我对“一把抓”的疑虑,一下子释疑了。 “弓头到弓把平面最后点的30毫米距离,使皮筋多拉出30毫米长度,打出更强力道”,匠心独到!不过这个设计的更大优越处,应该还在于“前薄后厚”的握弓结构使得拉弓时得到最合理的力支点和拉弓时最好的整体力学结构。 “前薄后厚”的握弓“力结构”,不用上手,一看就能感觉到。[attach]2178631[/attach] 传统弓换皮筋儿便捷,皮筋耐用,而且主要是这种皮筋好做;卡球弓对皮筋儿长短一致要求高,还费皮筋,老得做,且比较难做.这几点让我基本放弃卡球弓了。 涛和金版都说这个弓头高度还可再减,从25毫米减到20,我倒不是担心打手,只是那样会不会发射时撞皮兜呢? ,,点评[attach]2178632[/attach]金版GT首先谢过宿老经典概括个人浅显认为,只要掌握了甩手之妙处,“撞皮兜”之事儿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要让钢珠在弓门之间穿出去,而是要让钢珠在弓门之上方扬出去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3 00:38[attach]2178633[/attach]wentao传统弓最标准的打法 是开弓时 弓头后仰(一是便于甩手 二是皮筋定位准) 激发时 子弹是从弓们的正上方或和弓头平行的位置出来的 所以是不会存在撞皮兜的...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7-12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