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博弈风 于 2013-3-9 08:03 编辑
黑鱼沟的故事(上) 今天在这里讲一个四五十年代的故事,那是关于我的爷爷和黑鱼的故事,我最爱看写捕鱼的文字,因为我爱捕鱼,更爱曾经捕鱼的爷爷。 1、我的童年与鱼的趣事 小时候我就喜爱捉鱼摸虾,整天在河边绕,谁说也不听,弄得父母天天提心吊胆,日落不归成了常事,为此屁股也没有少受“关爱”,可这丝毫没有打扰我的捕鱼兴致,那一身泥巴,反而成了我的骄傲,背着鱼网,斜挎着装满鱼的兜子,走在的夕阳的余辉中,就同打了胜仗的将军,心里美极了,还管什么回家后屁股的感觉。自己对捕鱼的忠爱 潜心研究的捕鱼技术 每次颇丰的收获,让我在方圆十几里的几个村子里被定义为捕鱼好手,现在看,他们说我是捕鱼好手也算是客观公道。从端正态度上讲,自己对捕鱼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从业务能力上看俺的捕鱼技术是传统 推陈出新,效果相当好,成果也不错,每次收获后“论剑”时自己都在三甲之内。捕鱼的人大多水性好,而自己偏偏是个旱鸭子,学过几回就是不感兴趣,不会水是捕鱼人的致命弱点,正因为这个“小小”的弱点逼我研制出许多“旱鸭子”捕鱼的妙招,多年的实践效果相当好,说心里话我是喜欢水里的鱼,再具体点说,是喜欢同同鱼打交道的那种感觉。这个兴趣的养成缘于爸爸嘴里那“黑鱼沟”的故事,其实那是爷爷的故事,是爷爷生活中的精彩。 2、捕鱼剑客——爷爷 爷爷平时就二样爱好,第一爱好是捕鱼,第二爱好是吹喇叭。提起捕鱼,爷爷可是高手,年轻的时候就是几十里内的“黑鱼王”,要我说起码也是捕鱼界的“剑客”一族,说起吹喇叭那也是小有名气,爷爷近七十岁的时候,还能用鼻子、嘴同时吹响三个喇叭,听爸爸说:爷爷年轻的时候更是利害,吹喇叭的同时在头上、肩上放上几碗水,半个小时内保证调不跑、水不洒。这里不讲爷爷吹喇叭的故事,单说爷爷捕鱼,因为本人五音不十分全,对音乐偏好的程度不入流。爷爷很爱我,只是那个年代的“老头”似乎不懂得什么是幽默,很少看到、听到爷爷的笑,为了逗我开心,那偶尔的一咧嘴算是对我最好的奖赏了。说到捕鱼,就必然提及那个令我激动、神往的地方――“黑鱼沟”。听这个故事至少要把时间向前提五十年,至少是五十年。 当时农村很穷,可自然环境很好,我的老家,那个辽西的小山村,可谓青山碧水,草木葱葱,缘于雨量充沛,沟沟坎坎里的水常年不断。爷爷小时候就爱好捕鱼,那时家境贫寒,过年的时候只能吃上一顿肉,鱼也只能是富贵人家享用的东西,可每每见到邻家小伙伴,从河边拎回鱼时的兴奋,就眼馋,爷爷可不是馋那鱼,据爸爸说爷爷这一辈子很少吃鱼。爷爷只是想去捕鱼,可太爷爷怕出事,就坚决不同意,也难怪爷爷当时才十一、二岁,也不会游泳,最后爷爷就偷偷地跑出去,为这事屁股没有少挨打,可爷爷捕鱼的兴致就是有增不减,太爷爷没有办法,只有默许,有时间就陪爷爷去,后来爷爷年龄也大点了,游泳和捕鱼的技术也提高了,就不再担心了。捕鱼的日子让爷爷乐此不疲,看着每次拿回比别人更多更大的鱼,家里也很开心,家庭生活也得到改善,鱼再多吃不完,就给邻里们分,也把一部分鱼拿到市场上去换一些米、面、盐、菜类,爷爷的友善、大度,使他的人气大增,左右八方的村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缘也越来越好。再后来,爷爷成了家,也当了父亲,可还是那么爱好捕鱼。 3、黑鱼沟的神事——黑鱼怪现身 有一段时间,爷爷常常早出晚归,不但没有弄到几条鱼,而且累得回家倒头就睡。家人感到奇怪,太爷就悄悄跟着爷爷,原来爷爷去了二十里外,一个号称“黑鱼沟”的大水塘。提及黑鱼沟,就一定要说说那个传奇的故事,那至少是几百年前的故事,说很久以前在这个大水塘边上住着一户农家,就老二口都六十几岁的人了,膝下无儿无女,靠采药和打猎维持生活。 话说某年的年三十晚上,老二口借着油灯做好年夜饭-饺子,坐在炕头上唠家长,专心等别人家放鞭炮,吃完饺子好休息。老二口的三十晚上全是这样过的,单一而有规律,终于等到鞭炮齐明的时刻,煮好了饺子,刚端到桌上,突然听到有人敲门,老二口感到很是奇怪,大半夜的荒坡野岭的哪里来的人呀,转念间门也打开了,进屋是一女子还抱着一个孩子,说是白天回娘家走迷路了。老二口可是左右八方的大善人,怕那妇人和孩子冻坏了,赶忙让到屋里的炕头上,倒了一碗热水,看那眼神就知道没吃过东西,等那妇人喘了口气,就让到桌前吃饭,那妇人只是简单地客气了几句,便开始狼吞虎咽吃起饺子来,那二盘冒尖的饺子眨眼之间,被那个妇人吃光了,老二口尽管很是惊呀,也未曾多想,只是以为饿坏了,那妇女吃过饺子又喝了一碗热水,只说了声谢谢就要赶路,怎么留也留不住,老二口只好把马灯借给那女子赶路用,当夜无话。 太阳只是一抹身,又到了次日傍晚,冬天的太阳下山早,按时间来说,也就是五点多,外面已是一片漆黑了,老二口忙了一天正要吃饭,却见一个亮光由远及近,眨眼间昨日那女子只身一个,手提马灯来到门前,寒喧几句,让到屋里,唠了几句家常,然后留其吃饭,那女子只是稍加客气,便开始狼吞虎咽,饭后,说孩子在家,就急匆匆走了。听那女子说娘家姓黄,就在前边郑屯,可老头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前屯有姓黄的,再仔细看看那女子手扶过的地方有一摊水迹,桌上还有一大片鱼鳞,老二口非常奇怪,家里没有买过鱼,怎么会有鱼鳞,那女子坐的垫子也有一股鱼的腥味,为什么白天不送灯,偏要晚上过来……越想越奇怪,老二口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只是在天快放亮的时候迷糊了一小会。第二天老头没吃早饭,急急忙忙去郑屯赶集,老头到了郑屯便按户问有没有姓黄的人家,姑娘再外地的,别人都笑老王头,是不是发神经了,这里面一共几十户,平时同老王头走动非常勤,那有什么姓黄的,再把女子的模样说了一遍,大家都说没有。回到家,老头把这事同老太婆一说,老太婆当时被吓了一跳,他们知道一定是遇到妖怪了,二个人料到那个女子晚上还会来,就商量对策,老太太说,不行就三十六计走人,离开这个地方,那样就一了百了,可老头舍不得,在这里生活了近一辈子了,那也不想去了,最后他们决定再忍一个晚上,如果是妖怪就同她拼命,即便不是,也要问个清楚。老太婆拗不过老头,只好陪丈夫做准备。 4、老二口智斗黑鱼怪 太阳一过晌午,老二口就开始做饭烧菜,把鱼、鸡、排骨先过好了油,几样青菜也都收拾好,而且准备了陈酿小烧十斤,一切准备妥当天也快黑了,老二口把家里的砍刀,斧头等利器分别藏在炕席下面,又把那杆老猎枪重新擦了擦又装满了炮药。油灯下老二口焦急等待着那个“妖怪”的出现,心里说不出是害怕,还是激动,老太太不到一分钟就到外面看一眼,老头也是在屋里来回走动。天黑了下来,当黑得不能再黑的时候,那个女子果然如期而至,还抱着那个孩子。因为是熟人了,打个招呼就进了屋,那妇女刚进屋就嗅到了菜的香味,腿向前迈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那鱼和小鸡…… “姑娘抱孩子进屋吧”,老太太的一句话,才把她的失态打断,快速进屋,把孩子放到炕上,一抹身又回到厨房,张口就问:“家里是不是要来重要的客人,吃喝没少准备呀!”老太婆说:“一个外甥女说要来,下午捎过信来说家里有急事,暂时不能过来了,正好闺女你来了,要不嫌弃就在这吃吧”。那女子说了句帮大娘做饭,就忙活起来。老二口更加怀疑她的身份,边干活,边观察她,好几次老二口借故同时进里屋取东西的时候,发现她正在偷吃没有完全熟透的排骨和小鸡,而且干活的动作也不协调,老二口越发觉得这个女子来路不正,说不定就个妖怪,想到这里老二口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几次差点把盘子、碗给打破了,那女子只想着早点吃饭,根本无暇顾及老二口这边,用现在的时间计算也就是四十分钟左右,饭菜已经做好,那女子也不等让,径直坐到炕里,拿起一条鸡腿就啃。老头说:“过年了,闺女,咱们也喝点酒庆贺一下,顺便也暖暖身子,今儿就住这了。”那女子听到有酒喝,眼神顿时一亮,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稍加推辞一下,便接过老头递过的酒碗喝了起来,几分钟的光景,桌上的菜已被那女子吃了近三分之一,酒却喝二碗。老二口一看情形不对,照这样下去菜吃光了,酒也喝不了多少,就相互使了一个眼色,开始轮番敬酒,那女子只顾自己喝也不看老二口喝没有喝,一转眼,又进去了二碗,那女子说话有点乱了,看火候差不多了,老二口又给她倒满一大碗,这回女子说什么也不喝了,上炕抱孩子就想走,老二口一个劲地劝,二个人也分别倒了一碗,并先干为净,她看到老二口全喝下去了,这才没起疑心,也一口把酒喝了下去。说老二口小日子过得不错,平日里没有事,都爱整几盅,而且酒量都不错。那女子第五碗酒落肚明显有些多了,连抱了二次孩子也没抱住,第三次抱住了可是自己差点压在孩子身上,老二口见机会来了,就假装拉住她不让她走,非要让她住下来,一来二去,拖了一会,六十度的陈酿小烧发挥了作用,那女子渐渐有些支持不住了,就倒在炕上睡着了。老二口站在炕沿边,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在他们犹豫之际,那女子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身子后面不知何时钻出一条鱼尾巴来,女子的脸变得又黑又亮,那女子的身子变得越来越像一条鱼,也就是是一袋烟的工夫,就变成了一条足有一米多长,百十斤重的大黑鱼,看来真是条黑鱼怪,老二口看傻了,还是老太婆先反应过来,赶忙拿出炕席下的菜刀,可吓得不敢往下砍,最后还是老头狠下心来,夺过刀对着鱼头狠狠地砍了一刀,当时那血就喷了出来,喷得一炕,吓得老头一下子把刀就扔在地上,再看那黑鱼,疼得一翻身瞬间又变成了女子,捂着脖子飞身下地箭一般跑了出去,一边跑还一边哭喊,老爷子拎着猎枪同老太婆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眨眼就来到了河边,那女子一个鱼跃窜出能有五六米远,飞身跳入水中,只听得扑通一声,激起有近丈高的浪花,老爷子对着黑鱼怪落水的地方开了一枪,可能是药装得太多了,也许是太激动了,被震得当时坐在地上,老二口在岸边等了好久也不见什么动静只好回家。打开炕上的包裹发现里面是一条小黑鱼,这下老太婆来了劲头一斧头就把那个小黑鱼的脑袋剁了下来。 老二口经历了一场人鱼大战连累带怕,好久也没歇过劲来,却怕黑鱼怪不死再来寻仇,于是连夜收拾好东西,同邻近的几户打了声招呼,就匆忙向西北方逃去,至于后来逃到了什么地方,老二口的晚年生活如何,无人知晓,离塘边稍远的那几户天天来塘边看,一晃一周也没有发现黑鱼怪的尸体,也不敢在此久留,就相继搬走了,从此黑鱼沟的名字就传开了,这一传就是几百里,一传就是几百年。这就是黑鱼沟里黑鱼怪的故事,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古怪的故事,来黑鱼沟的人很少,偶有几个年青人背着父母成群来到这里看一眼,不过很少有去过第二次的。荒凉黑鱼沟 离奇的故事,让人觉得更加恐怖。黑鱼沟的故事(下) 5、爷爷初探黑鱼沟 上段曾提到太爷一路尾随来到名声大噪的黑鱼沟。太爷以前也只是听人说过,今日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大白天的总感觉头发根往上竖,头皮有点发紧,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太爷异样的举动惊动了爷爷,太爷没有说爷爷,因为太爷不迷信,不信什么黑鱼怪,只是看过周围的环境真为儿子捏了一把汗,那年月不仅有强盗,野狼出没也很正常,再加上这水面太大了,一眼望不到边,腥风阵阵让人胆寒,所以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儿子。 爷爷从小就胆子大,在左右八方出了名,早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敢在夜里一个人去坟茔地,黑鱼沟的危险从没放在眼里,只是琢磨这里有没有鱼,怎么样才能捕到鱼。看着那宽约几十丈,长约近千米的水面,爷爷很是犯愁。说起鱼沟也确实让人担心,不仅面积大而且水太深,、传说中有深井、泉眼之类,再加上水草遍布整个水域,人一旦进去非常危险,宽约几十丈,长约近千米,那水深兰中泛着墨,无风之时,平静水面也起一二十公分的波浪,风起时,浪高几尺很正常,壮观之余很是吓人,再加上河边早已杂草丛生,藏匿三五百号人很难发现,夜间更是令人毛骨耸然,更现神秘,听人说,这里几百年未干过。为了试其深度,爷爷曾接了几根竹杆,游到水路离岸边三五米处,却未曾探到底,爷爷还用青石抛入水路,好久才泛出泡泡,据爷爷说,最深处至少要几十米深。这么深的水域,再加上全是水草,想捕鱼难度相当大,很多捕鱼者都是望水兴叹,或因害怕,都浅观即去。 6、爷爷智取“黑鱼怪” 用传统的鱼网不可能,用挂子也没有那么高的挂身,也没有人能到水里去下挂子,再说黑鱼也很少上挂。只有一招:用鱼钩钓,可爷爷对钓鱼不是很精通,以前这黑鱼沟也来过不少的钓鱼的高手,就是没有得利。爷爷的脾气刚才已经说过,就是一个字,倔,不服输,既然决心已下,就要从这里打出一片天地来。爷爷开始静下心观察黑鱼沟,包括那偶尔掠过的黑影都让爷爷异常兴奋,爷爷相信那就是黑鱼的化身,因为水草太多了,水太绿了,几公分的深度,无法看清水里的世界,可那每一个波纹都让爷爷兴奋了许久,爷爷后来在河边隐蔽处支了一个帐篷,用做晚上观察。爷爷在河里下了一种专门捕虾和最底层鱼的鱼笼,一连几天没有收获的爷爷不甘心,把家里存的棉花籽用大铁锅炒熟,再用擀面杖挤碎,缝入一个纱布做的袋子里,然后放入鱼笼之中,有一天起笼里发现了几条泥鳅,几个小虾和二条小黑鱼,新的发现,再一次证明爷爷的判断,这里不仅有鱼,而且绝大多数是黑鱼。 黑鱼是最底层且是最凶猛的河鱼,专吃其它鱼类,如果一条河,或一个鱼塘里的黑鱼多了,其它的鱼便无法生存,黑鱼的特点是力气大,游动速度快,可破传统的鱼网,非常不好捕,可肉鲜美、刺少,而且有很强的滋补功效,适合做汤,红烧等。爷爷以前也曾捕过黑鱼,用的是传统的鱼网和摸的方式,可这黑鱼沟情况特殊非比寻常,用网没机会,想摸鱼不可能,爷爷只好放弃这二种办法。爷爷想到第三种方法,钓鱼。可爷爷对钓鱼一窍不通,到了现在的时候,太爷也只好全力支持自己的儿子,太爷听说前屯有一个姓张的老头儿,八十多岁了,最擅长钓鱼,外号钩翁,爷爷听完就缠着太爷去见“钩翁”,那“钩翁”那年八十七岁,耳不聋,眼不花,可身子骨不算太硬朗了,老伴几年前过世了,膝下也是无儿无女,屯里的人都受恩于老张头,故此老张头一日三餐不愁。太爷父子说明来意,老爷子直摇头,说最好还是不要碰那个黑鱼沟,老人说前几年自己也去过一次,鱼没钓到差一点让狼给吃了。爷爷的脾气最倔,说什么也不走,二天后,老张头家在没有别的办法,就把所有的钓鱼的决窍传给了爷爷,钓黑鱼的方法更是叮嘱再三,临走时,还把自己多年来心爱的钓具及几百把大小鱼钩全送给爷爷。 爷爷兴奋之余,开始研究如何钓黑鱼。铒料选择,钓黑鱼的饵料是活体小鱼,以泥鳅为最佳,大的效果不好,黑鱼吞食费劲,且容易让黑鱼起疑心,太小了黑鱼很难发现;时间选择,钓黑鱼必须在夜间,白天黑鱼很少活动;巧下钓饵,这是一个相当讲究的活,如果将鱼钩挂在泥鳅头部,那活的饵就成了死的了,起不到诱惑黑鱼的作用,挂在尾巴处又容易脱钓,只能挂在鱼背部最结实的鳍上,泥鳅鱼是最滑的鱼,非常不好抓,就此一项爷爷练了一天,用了大约一斤泥鳅;水底下钓,黑鱼在最底层,可水里全是水草,钩根本不能下到水底,爷爷用了一周的时间清理了五条水道,保证鱼钓能顺利落底。为了找到充足的铒料,爷爷就地取材,多下了几个虾笼,捕了好多泥鳅,大的留着吃,太小的放生。 一切准备绪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爷爷下了二十把钓,激动的心伴着爷爷进入梦乡,凌晨三四点钟,爷爷起来查钓,鱼钓上每条都钓到了一条黑鱼,还有一个钓上钓到二条,平均也有二斤多,爷爷兴奋极了,可却发现少了三把钓,这让爷爷很是困惑,那三把钓到哪里去了呢,因为钓黑鱼的钓没有鱼漂,所以丢了就找不到了,可是从岸边那被拉断的蒿草看,不像是人和其它动物做的手脚。爷爷再一次判断,那几条一定是非常大的家伙。爷爷的判断再几天后的一夜晚被验证了,那次爷爷下了五十把钓,而且加粗了鱼线,并且把鱼线的一端拴在树上或是绑在钉到地里的大粗的木桩上。一切安排好后,爷爷躺下休息,到半夜的时候,觉得身边的一棵小柳树被摇得哗哗直响,没有风,难道有人,爷爷悄悄起来观察四周,未发现异常,再仔细一看,原来是那条鱼线拉着枝条在摆动,看来真是遇到大家伙了。爷爷开始用“钓翁”教的方法溜鱼,这黑鱼不同别的鱼,吃食异常凶猛,习惯吞食,只要咬住钓就吞到肚子里,鱼线不断就不会脱钓。从半夜一直溜到凌晨,“大家伙”才老实了,爷爷也累得坐在岸边,借着月光爷爷发现水面飘着一米多长的一个黑影,尽管看不太清楚,爷爷知道一定是那条黑鱼,爷爷慢慢地把它拉到河边的浅处,一个箭步冲过去,两手死死地掐住鱼鳃,用力地甩到岸上,再用铁线把鳃穿好,第二天在集市上一称这个“黑炭棒”,足足二十八斤,那一夜爷爷收获近150斤黑鱼,当然那个“炭棒”并不是爷爷捕获最大的黑鱼。 7、幸福的黑鱼沟 爷爷的黑鱼卖的很好,不到半年光景,家里购了很多生活生产物品,当然全是卖鱼的钱,全家人开始支持爷爷,也帮爷爷卖鱼,最多时爷爷一天晚上钓过近二百斤黑鱼。直到有一条四十斤重的大黑鱼浮出水面,爷爷那“黑鱼王”的名字也不胫而走,村里的人也来钓鱼了,外村的人也来钓鱼了,爷爷不吃独食,看到有人来陪自己,比以前更开心了,凡来请教者皆详告之。村里的人开始沾上了黑鱼沟的光,其实他们是沾了爷爷的光。不仅可吃鱼,还可以把鱼拿到市场上去卖,好的光景持续了四五年。那几年爷爷白天研究,晚上下钩,风雨无阻,不分严冬酷暑,几乎吃住全在黑鱼沟边,爷爷钓鱼的原则是:只要大的,那些小的或是母鱼都直接放回去,同现在的“抓大放小”差不多,其他人后来也都照爷爷的规矩去做,黑鱼沟里的“鱼气”一直很旺。 8、黑鱼沟的眼泪 又过了二三年,有一天这里来了钻井队,说是地下有石油,就开始四处乱钻,结果石油没挖到,反而打破了黑鱼沟那平静的生活,他们居然相中了黑鱼沟的鱼,又是扔炸药,又是填石头,又是用毒药……黑鱼沟被弄得乌烟瘴气,钓鱼的看得很心疼,就自愿组织起来,爷爷也同他们打了多少次架,可是人家那只队伍是正规军,是带着国家文件来的,根本惹不起,只能眼睁睁看他们在那里折腾,那死鱼被一车一车拉走,他们还不死心,就用大功率水泵抽,不到半年,黑鱼沟见了底,失望替代了兴奋,钻井队的领导只见到河底躺着不到百八十斤的小鱼和小山一样的石头。人们说,那是黑鱼怪领着黑鱼子孙们逃走了。再放入水时,那水面只剩下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水最深处也就只有三五米深了。接下来的几年里爷爷也去过几回黑鱼沟,当然也钩到过黑鱼,不过是又少又小很是可怜。黑鱼沟就这样给毁了。左右八方的钓鱼人都很怀念黑鱼沟,爷爷最怀念,也最伤心,同时也最后悔,经常说:是自己把黑鱼沟给毁了,要不是自己把那里开发出来,黑鱼沟的今天会更美。家人还有鱼友们时常过来劝爷爷,爷爷后来就再也没有捕过鱼,只是在家吹喇叭。 国家开始大面积开发良田,黑鱼沟成了当地唯一的水源,灌溉那几百亩良田,大概维持了三、五年,没有外来水源补给,加上连年大旱,那几百年的黑鱼沟也一天天变成了长不到几十米,宽不到一丈,深不到三尺的小水沟。周围的水田也早已改成了旱田。干涸的日子终于在一个少雨的秋末到来了,那几百岁的“黑鱼沟”,寿终正寝了。次年,沟底被撒上了厚厚的一层种子,那一年我十岁,离爷爷去黑鱼沟钓鱼的日子仅仅相隔三十年。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方的雨越来越少,那所谓的雨季,也只是在人们的期盼中,落几场回忆的“眼泪”,那“眼泪”还不足以滋润一条小溪。黑鱼沟早已没了踪迹,连那个久远的故事也没有几个人记得了。 改革开放了,人们富裕了,可再也见不到以往的河,还有那河里的鱼了,只有到了六、七月份雨后路边的小坑里,才有一点让人激动的浑水,真正的河只能永远藏在心底。前年夏天回老家一次,来到那曾经的黑鱼沟畔,具体位置再也找不到了,在爸爸的指引处,透过那一片良田,似乎看到那地下模糊的黑鱼沟的影像。 黑鱼沟走了,走得很远了,爷爷也走了,走了十几年了,可我还是觉得爷爷就在我的身边。
故事, 而且, 眼神
明天把下半部全发完,现正在整理。点评[attach]2174504[/attach]金版GT请问“黑鱼沟的故事”是楼主的原创吗?如若不是请注明转帖好吗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7:27
博弈风 发表于 2013-3-9 07:16 [attach]2174505[/attach]明天把下半部全发完,现正在整理。请问“黑鱼沟的故事”是楼主的原创吗?如若不是请注明转帖好吗点评博弈风当然是我的原创,而且就是我老家的故事。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8:14
本帖最后由 金版GT 于 2013-3-9 09:09 编辑 沟通后,经楼主证实为原创点评[attach]2174506[/attach]宿公欧耶。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10:13
楼主辛苦了!快乐每一天,从钓鱼之家开始!
好故事,谢谢分享,谢谢楼主。
好故事,谢谢分享!
金版GT 发表于 2013-3-9 07:27 [attach]2174507[/attach]请问“黑鱼沟的故事”是楼主的原创吗?如若不是请注明转帖好吗当然是我的原创,而且就是我老家的故事。点评金版GT呵呵,恕我眼拙,再请问本故事第一次发在网上是何时间,那个论坛,网名叫啥恳请告知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8:29
这个故事,我几年前就写完了,现在只是简单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辽宁省黑山。
博弈风 发表于 2013-3-9 08:14 [attach]2174508[/attach]当然是我的原创,而且就是我老家的故事。呵呵,恕我眼拙,再请问本故事第一次发在网上是何时间,那个论坛,网名叫啥恳请告知点评博弈风这个故事,我曾经在别的网站上发过。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8:44
赞一个,谢谢分享。
本帖最后由 吉林小江 于 2013-3-9 08:45 编辑 楼主写的真好,现在很多地方发展经济都牺牲生存的环境,结果付出惨重的代价。
金版GT 发表于 2013-3-9 08:29 [attach]2174509[/attach]呵呵,恕我眼拙,再请问本故事第一次发在网上是何时间,那个论坛,网名叫啥恳请告知这个故事,我曾经在别的网站上发过。点评金版GT恳请能否详细告知,因为很多年以前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是我非常仰慕的的文人,我想求证一下,是你吗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8:53
博弈风 发表于 2013-3-9 08:44 [attach]2174510[/attach]这个故事,我曾经在别的网站上发过。恳请能否详细告知,因为很多年以前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是我非常仰慕的的文人,我想求证一下,是你吗点评[attach]2174511[/attach]辽宁瞎钓嘿 嘿 我实在不知道说啥好了 小心求证吧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10 12:06瞎吧吧金版追星啊?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8:56
金版GT 发表于 2013-3-9 08:53 [attach]2174512[/attach]恳请能否详细告知,因为很多年以前这个故事的作者就是我非常仰慕的的文人,我想求证一下,是你吗金版追星啊?点评金版GT嗯,追到了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3-9 09:00
瞎吧吧 发表于 2013-3-9 08:56 金版追星啊?嗯,追到了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快乐每一天,从钓鱼之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