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山竹”已过,天气连续2日放晴,正是垂钓罗非的好时机。本次出钓原计划22日夜钓,23日早上返回。
钓点选择:罗甸县八令桥,第三次到该钓点。
垂钓方式:岸钓
钓具选择:手竿4.5米,2.0主线+1.2子线,1.0新关东鱼钩。
22日17点到达钓点,钓位选择:东岸,弯子入口,水深3.5米。
做窝:由于正值节假日,且该处水域都是老钓位,经常有人打窝,固只投入钓点约十块红方块,200克罗非颗粒,以便缓慢雾化留鱼。中途少量多次补窝。19点太阳落山,作钓开始。
饵料配方:肝粉+虾粉加水溶解,用来泡发罗非颗粒。泡发后加入化氏大福寿,雪花粉,大野战,拉丝粉。
垂钓过程:19点至21点,不断有新钓友加入,周边钓位人满,各种不同饵料打窝,各种重窝。一夜无口,连小罗非也不闹,漂如定海神针。整段河面十多人,包括对面钓棚,无一人钓获。从19点作钓开始,发现水位不断下降,至23点约下降半米。经向周边钓友了解,水位20日上涨到高位后,从21日夜开始下降,夜间下降约1米,白天下降较慢,约半米,一天下降共1.5米,典型的水位大起大落,23点果断收杆,上车休息。
第二日7点,到原钓点探寻,近岸有草鱼跳跃,翘嘴在水面翻滚掠食,岸边水色较中间混浊,判断要么是岸边黄泥巴溶解,或有鱼拱泥啃食。钓组钓法不变,至9点,巴掌非两尾,期间跑鱼一条(草鱼,约两三斤,锚到身上),再无有效鱼讯,小非闹窝,无法底钓。钓友7、8个,远处有一钓友鱼获2尾约2、3斤的草鱼,其他空军。
分析:水位快速下降,鱼儿受惊,尤其是底层鱼,估计已退至湖中深水,即使岸边有鱼,也是小鱼,再乐观估计,即使近岸有稍大的鱼,也绝对谨慎甚至停口。加上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上升,底钓更无鱼口。一句话,没法钓。
再观察:钓点远近均有鱼在上层翻滚,不是草鱼就是鲢鳙,早上已过,意味着浮点草鱼的最佳时间已过,果断改变钓法,手竿浮钓鲢鳙,博一下。
更换后的钓组:5.4米名伦贵,主线3.5+子线2.0,新关东3号钩。
钓饵:化氏花白鲢6份+浮钓鲢鳙(草莓味)2份+醉草1份+大片雪花粉1份+加拉丝粉少量。水比约0.9调整状态,附钩后雾化时间约20秒。
钓深:1米
钓法:端着杆子打浮,通过观漂判断饵料雾化结束,不断抽杆,以期使钓点形成雾化区域,诱鲢鳙进窝。抽杆约40、50杆左右,翘嘴停止咬钩,钓点泛起一股股的水泡,判断鲢鳙已进窝。
23日钓获:花鲢3条,重量在4至7斤。跑鱼2条,其中一条约10多斤,原因是连续起鱼后子线已损伤,没有及时更换。下午3点,由于朋友要来一起垂钓,不识路,停杆。23日夜,水位继续下降,黄昏时分钓底仍无口,收杆。朋友不信邪,中毒太深,发誓钓通宵,苦歉无果。第二天询问,乃知坚守到凌晨1点,无口,整段水域集体空军,方才收杆休息。
24日早上9点,开始如法浮钓鲢鳙,11点半收杆,再获花鲢4尾。由于当日是中秋,返程,共获花鲢7尾,巴掌非两尾,留一条,其余送亲戚朋友。周边钓友全部空军,目送我们抗着50来斤鱼离开。
总结:1、大型山体型水库,水涨水落很正常,大起大落鱼停口,缓慢的涨落水虽然没有水位稳定好钓,但是,水涨时鱼靠边相对好钓,水落时底层鱼受惊,基本停口。2、水位下降对中上层鱼来说影响不大,只要天气合适,水温合适,钓法得当,一样有好的收获。3、鲢鳙胆小,浮钓时一定要端着竿子,否则主线切水,抽杆时水声惊扰鱼群,二是要打频率,以期获得较好雾化效果,快速聚鱼,三是抽杆一两个小时,雾化也好,但没有鲢鳙进窝的话,说明该处鱼群密度小,应果断放弃,四是要找准鱼群水层,所谓“早钓上,中钓中,晚钓底”,五是饵料雾化一定要好,抽窝诱鱼时,雾化稍快,约一二时妙,鱼群进窝后要抓实口,要稍微将饵压实,控制雾化时间在30秒到一分钟,六是要抓鱼口,鲢鳙嘴大,鱼星是几个或十几个大气泡同时上浮,判断鱼群入窝后就要准确抓口。由于鲢鳙不吃固体性饵料,吃食是滤食,嘴巴一张一闭,漂像通常是浮漂横向移动兼下沉,要抓住横向移动时的下顿动作抬杆刺鱼,否则就要放口或重新挂饵。这也是为什么多数钓友在钓鲢鳙时普遍挂鱼身上,造成断线甚至断杆的原因。
后话:此次出钓认识钓友李哥,由于只带一天的干粮,是李哥的鸡蛋和面包,让我有体力浮钓鲢鳙,否则开车觅食将错过上鱼时机。李哥还帮忙拍下了视频,共同分享,使我积累了经验。
老铁文章写得不错啊!个人觉得退水厉害的情况只能打爆炸杆,要不就趁早收杆回家!
水位下降太快,两天下降3米多,周边钓友打海杆的共10多根,均无口,抛远的话水深几十米,也没鱼。另外,主要是我喜欢手竿肉搏的快感,海杆属于机关枪,不太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