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九寒天,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雪,这个季节正是麻雀最难捱之时。它们找不到落脚之处,打不着食儿,当年孵出的小麻雀半数以上冻饿而死。
麻雀是最有人情味的鸟,有人的地方就有麻雀。七十年代冬天常去农村,第一个印象就是总是见到无数的麻雀,鸟群飞起来成千上万,在空中打着旋,嗡嗡作响,场院(打谷场)里的麻雀喧嚣、嘈喳,热闹非凡,一旦空中有鸟鹰飞过,顿时鸦雀无声安安静静。纷纷躲进谷堆草垛,眼力再好的人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现在看不到这种情景了。
据鸟类学家的研究,麻雀和人类一样起源于非洲,它的祖先是非洲林雀的一支,这还是我二十多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隨着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种鸟类越来越与人密不可分了。它们依赖人们的房屋得到庇护,建窝做巢繁洐后代,躲避食肉动物的猎杀。严冬季节又要靠农田里的残留下来谷物维持生命。
作为回报,它们吃掉农田和树林里的害虫,保护农作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它们丧失了强大的飞翔能力,不能像别的候鸟一样迁涉到西伯利亚,成为留鸟,别的鸟类只是春秋季节在我们这里一走一过。只有麻雀是我们东北夏天里农林草地唯一的保护者。它们主动选择与人类为伴,人们应该善待它们才是。
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用夹子打鸟,麻雀警惕性最强,夹子埋的不好、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留下个手印它都不上当。唯有夏天繁殖季节,夹子直接放在树下不用埋它就直冲下来叨虫。这种捨命哺仔的母爱,我是过了很久,直到有了自已的孩子之后才开始理解的。
麻雀在我们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历经磨难,且不说除四害时险遭灭顶之灾,也不用去说传统留传下来的吃麻雀的恶习。就是在小康的今天,麻雀的前景依然堪忧,人们仍然在捕鸟、毒鸟、吃鸟。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农药和除草剂的滥用侵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使它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数量越来越少了。
今天写这个贴子还有个原因,那就是老朽我愧对麻雀,古人尚知爱屋及鸟,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小时候无知、淘气还有情可原。然而当兵五年之后,复员时已经胡子啦喳了,老朽我又拿起汽枪屠杀麻雀,只为了过枪瘾。弦耀自已的枪法,显示我日子过的萧洒滋润,与众不同。有一次一只母麻雀带着三只小麻雀落到树上,小麻雀喳喳叫着抖动羽毛,张着黄嘴伢子等着母鸟喂食,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场面,老朽我当时也是心有所动。可是最后还是忍不住手痒开了枪,这就是作孽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人们喂鸟的新闻,心中感很温暖。不管怎么说,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文明终究要代替愚昧、野蛮。虽然这条路还很遥远漫长,请看图片.
无语了 只能表示敬意但愿俺也能住手
如今鸟的人越来越多了!
谢謝鼓励!哪位能帮忙把帖子放到图片前面,写了四、五个小时呢。
还是不要杀生、、、、、、、、
拜读老哥哥美文,自觉惭愧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好文章!文笔好内容也好
原帖由 5氟尿嘧啶1 于 2011-1-19 09:19 发表 [attach]2159795[/attach]谢謝鼓励!哪位能帮忙把帖子放到图片前面,写了四、五个小时呢。 老哥哥,已经帮你编辑整理了. 期待老哥哥更多的美文.
爱护生命。人人有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我也想起小时候想起我的村子打过吃过悔悟过
天老爷饿不死瞎家雀。一切顺其自然。当年……咱们也敖过来了。《动物世界》非州,动物不少……人都啥样了?恐龙没人整,灭绝了!耗子人人打,越来越多……杞人忧天……尽人事,听天命。
这一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麻雀不可能灭种,因为其繁殖能力,生存能力超强!(除非是人为的大面积捕杀)3、4月是鸟儿的生育和哺仔期,大家还是爱护一下鸟类!PS:麻雀----只有在哺仔期捕食蝗虫和毛毛虫等害虫,其他时间一直在吃植物的种子(包括庄家)
虽然俺高度近视,但枪法一流,现在早不打鸟了,罪过啊
我这里沒有抱佛脚的意思,我不信任何宗教,但我认为任何宗教在历史上对人类进步都有积极意义。我从来就讨厌说教,还是要靠法制来制约人的行为,而法制的形成也正是人类纠错演进的结果, 我相信人类善的一面总是在起主导作用,因此才没毁灭于战争和仇恨,才能发展出今天的辉煌。人类的前途才充滿希望和向往。人要是沒有操守和行为规范早就退回到丛林状态了。 我现在也经常买些杂粮喂鸟,不过都是在没人的时候喂。把苞米小碴子洒在垃叽箱旁边,一是做点善事还不习惯,另外,邻居们看到总是投来一种异样的眼光,可能心里在说,这个老头有点傻。
我起码有十几年无打了。。。
感谢分享啊!!!
原帖由 lemon3650 于 2011-1-19 16:16 发表 [attach]2159796[/attach]这一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麻雀不可能灭种,因为其繁殖能力,生存能力超强!(除非是人为的大面积捕杀)3、4月是鸟儿的生育和哺仔期,大家还是爱护一下鸟类!PS:麻雀----只有在哺仔期捕食蝗虫和毛毛虫等害虫,其 ... 就算是人为大面积捕杀 (灭四害时曾经有过)麻雀也不可能灭绝 但大家还是爱护一下鸟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