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遐渔人 于 2014-9-1 12:39 编辑
引子姨家表妹夫受公司委派,前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处理工程业务,数日前返湘。于是,两人相约见面,小酌叙话,杯觥交错间,表妺夫间或说起驻尼期间不少趣事,其中他的“有水就有鱼”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同时,往我手机传了一些相片,给了一些当作开眼的尼币。回家后细看,发现他拍摄的相片不够清晰,估计是手机像素低的原故。不过,也有一些相片勉强可用,故用“尼日利亚一瞥”予以强调;标题就用:
有水就有鱼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人口1.3亿,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居民中5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基督教。1960年10月1日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现在为英联邦成员国,首都是阿布贾。
(本图引自百度)尼日利亚的社会治安很差,今年年初就发生过中国一通讯公司五名员工被绑票事件。表妹夫所在的员工营地由荷枪实弹的当地警察负责守卫,由公司向警署交纳一笔不菲保护费。员工一般不外出,如外出,必须叫上至少两名全副武装警察全程随同,途中不能随意停车,人更不能下车,途中遇到阻车拦行等突发事项时,由警察下车出面处置;同时,随行的警察不准接听手机,如接听,必须征得中方人员同意,向外拨打手机更是不允许的,这个规定是中方公司与当地警署达成的协议,主要是防止个别不良警察与土匪勾结,绑架人质。中国员工呆在营地里面,不随意外出的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是有保障的,除非发生警察都无法控制的大规模骚乱或抢劫事件。公司营地
营地与外界基本隔离,衣食住行由公司全方位免费提供,个人赴尼只需带三两条内裤即可,讲究点的再带两双袜子便是。每间房配备有空调,食堂大厅的冰箱里摆满矿泉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酒柜里的中国白酒和洋酒始终不断,不过晚餐才允许饮酒,这是公司的规定。
员工食堂早餐后情景。公司另外还规定:“员工出营至少身备2000奈拉(尼币单位),如果被掠抢了由公司实报实销,不得反抗!”尼日利亚货币(奈拉)与美元挂钩,人民币1元约等于24~25奈拉。尼币奈拉的票面分别是5、10、20、50、100、200、500、1000。
尼日利亚的硬币很是精致和考究。
硬币面值正面。
硬币背面图案是尼日利亚的国徽。公司外雇的当地黑人十之八九是“月光一族”,有的人发薪不到十天半月,便来公司预支下个月薪水,而且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尼日利亚人没有财产观念,没有存钱观念,有多少花多少,手头上容不得闲钱,其中不少花费用在了杯中之物,果真薪水就是“水”,今朝有酒今朝醉啊!当然,养家糊口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尼国施行一夫多妻制,在当地,拥有三妻四妾和两位数子女的家庭不是稀奇事情,因此,老婆和孩子是尼日利亚男人最大的财产,同时也是最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家庭里,妻妾之间倒也相处和睦,很少发生争风吃醋事情,另外也不知道什么原故,不少没出嫁的女子对这样的大家庭不但不排斥,反倒趋之若鹜。试想,这种事发生在中国会怎样,撇开重婚罪判了好几回刑不说,男人们倒是乐不可支,那些黄花大闺女情愿吗?她们父母同意吗?亲戚和邻居们劝阻吗?......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大多数尼日利亚的家庭一点不为过,他们在稍平整地面上,用树枝荆条扎上一个圈,糊上一层泥巴,戴上一顶茅草帽,一个"家"就大功告成了。屋内没有任何家具,地上放一领席就是床,屋中垒三块石便是灶。吃饭更简单,一日两餐,也不用碗筷盘勺,全家老小围着煮锅捏食入口。总之一句话,日子是得过且过,生活是能简就简。不像咱们中国人吃餐饭,搞得像排兵布阵一样,非得荤是荤素是素、干是干稀是稀,碗盘碟盆、杯盅筷勺的摆了一桌子。这阵势放在尼日利亚人面前,他们也许会嘀咕:这也忒麻烦,忒累赘啦?!
葱郁树林中的村落。尼日利亚人得过且过和遇事简单明了的禀性十分鲜明。下面例出四景,算是管中窥豹吧?1.农人们採摘玉米或掘挖地薯时,仅收取当天全家人食用量,全然不顾惜农作物会被虫吃兽啃或烂在地里,脑子里根本没有“集中收获,集中收藏”的概念;2.农妇们售卖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时,不用秤称,只论堆卖,“买”不讨价,“卖”不还价;因为用秤太麻烦,议价费口舌;3.渔民撒网捕鱼时,只要出水两条,旋即提鱼上岸,鱼換奈拉,奈拉換酒(当然,有家口的还是留了糊口费);4.混混们遇到有钱人或外国人(包括中国人)索取钱财时,盯着对方眼睛的同时,用大姆指和食指互相搓几下,一种地球人都明白的语言告诉你:“识相点,拿钱来!”方法简单,意思明了。与中国强盗剪径时,先装腔作势扯一嗓子:"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修,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线"的作派完全不同!......表妹夫的公司营地在尼日利亚的卡杜纳市(州府),毗邻首都阿布贾。他乘车外出时拍了不少街景,并告之,外国人在尼日利亚是不准拍照的,如果胆敢在军营、警署、政府机关等重地摄影拍照,说不定对面就会飞来一颗“花生米”,而且是Ak47型,足以致命的。鸭绿江对面的“金国”也是不允许随便摄影拍照的,不过尚有阻止和删除影像的举措,至少让人不流血。但是,在不讲废话的尼日利亚人面前,谨言慎行很有必要!此外,再多加上一句话,尼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不排斥、不仇恨,历次绑架中国人事件是混混们图财而已;尼日利亚政府和人民最恨的就是南非白人,甚至于是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中方员工与尼日利亚员工的合影。
他们脸上都露着灿烂的笑容!
在马路上飙车的年轻人。
市区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信号,靠交通警察手势指挥,累了渴了就到身后铁皮棚里坐一会,喝口水。估计首都阿布贾的状况要好一些。街道一瞥。
这个五金杂货店生意兴隆,所出售的商品物美价廉,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公司的采购员在当地雇员和警察陪同下,正在光顾这家小店,采买一些五金工具之类的小东西。从衣着和举止派头看,中方人员像一个唯唯诺诺的打工仔,当地雇员像一个颐指气使的少东家,两个国家的人唯一相似之处就是脚上都是套着拖板鞋,同时,这也是满大街人的相似之处,不管身上穿得多么光鲜靓丽,脚上一定套着一双拖板鞋,而且可以肯定,无论哪双拖板鞋,百分之百是“国货”。尼日利亚的男人酷爱踢足球。巴西世界杯期间,球员因奖金问题闹出罢训事件,还热血沸腾地扬言罢赛。政府不得不忍气吞声,在"钱"的问题上作出妥协,这才把球员们的愤怒平息下来。世界杯结束后,球队若有一个好名次倒也算了,可是成绩差强人意,由此,政府恼羞成怒,干脆利落地下了一道命令:逮捕国家足协主席,解散国家足球协会!殊不知这莽撞冒失的一举把布拉特惹毛了,禁止尼日利亚足球队参加所有国际赛事......不可否认的是,尼日利亚人有着与生俱来的足球天赋,在国际足坛享有"非洲雄鹰"的美誉!
公司因陋就简,整理出一块没有绿茵草地的足球场,并免费提供球队服装和用球。老黑们干活不咋的,踢起球来却毫不含糊,一旦闲暇,就泡在球场里撒欢儿,连荷枪实弹的警察(灯柱旁站立者)也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由此可见尼日利亚男人对足球是多么地钟爱。作为旁观者,由此也对尼日利亚当局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奇葩之举恍然大悟!不过,真心希望国际足协网开一面,早日解禁!公司营地不远就是尼日尔河,尼日利亚最大的河流,雨季时波涛滚滚,一泻千里,旱季时波澜不惊,缓缓流淌。
尼日尔河是两岸居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撒网打鱼,放牧牲畜,洗涮饮用都离不开这条河。当地人没有钓鱼习惯,男人用渔网捕鱼,女人和孩子用大箥箕样的物件来罩鱼或捞鱼。河里鱼极多,尤其是罗非鱼和鲇鱼。河旁不少小湖小坑小沟都是不错钓场,旱季干涸时鱼影子都没有,雨季涨水后鱼就进来了,鱼钩上挂点面团或饭粒丢下水,浮漂没立稳就会被扯得东窜西跑。三两小时钓二三十斤鱼不难,用广东人的话说:分分钟搞掂的啦!总之一句话,大河也好,小洼子也罢,有水就有鱼!风光旖旎的尼日尔河和垂纶人。
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垂钓很有兴趣,尤其是孩子们,常常是簇围着钓者,边观看钓鱼,边叽叽喳喳说着什么,从始至终,不离不弃。学校上课钟响了也权当作耳边风,只至校长骂骂咧咧到河边抓逃学,方才十二分不情愿地悻悻离去......(图右上方的房子就是一所学校,不要误认为是还没有竣工的建筑,当地的学校都这样,不装窗户的。)出营门必须有两名全副武装警察陪同,即使是钓鱼。
陪同的警察十分乐意这种差事,一是可以外出散散心,二是能得到一份可观的渔获,“国人”是极少往营地拿鱼的。
中国人不识外国鱼,不知叫个啥名字,于是根据形状叫做“尖嘴巴”。照片上不显得大,其实有四五斤的重量。
尼日尔河虾,这只足有3 两重呢!
这只蝴蝶也是不知叫个啥名字,不过叫非洲蝴蝶准没错!
结束语听完表妹夫的尼日利亚轶闻趣事后,几次欲言:“下次再去,要是多拍几张鱼照,或者是溜鱼照就更好了。”几次又打消这种念头,他提供的素材已十分不易,钓个鱼还要警察护卫,尤其在尼日利亚政府明令禁拍和地面不太平情况下,还是少往外面跑,谨慎些为好,因为毕竞不是在自己的祖国啊! (注:水帖一篇,观帖奉分,不再回复,敬请体谅。)~~~~~~~~~~~~~~~~~~~~~~~~~~谢谢赏帖
精彩渔乐事 纷呈钓鱼之家
本主题由 wentao 于 2014-9-11 21:27 移动
非常精彩,水得很有水平,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开眼界谢谢分享~~
异国他乡的风情,异国他乡的鱼,谢谢分享。
感谢楼主分享异域风情
异地照片,十分珍贵。赞!!
钓友都整到尼日利亚了,厉害!
三妻四妾?表妹夫有没有犯错误?
感谢分享。初看题目俺以为渔人兄出国非洲了。
赏贴分享了异国他乡的风情,谢谢了。
感谢分享异国风情。没分了
异国的大虾 很牛X 呀 ak47 更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