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热衷于野外垂钓,野生环境水情复杂多变,神秘而又刺激,同样的垂钓经验,很难适应不同的水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钓者,不仅要有丰富的野钓经验和应变能力,还要善于把积累的经验教训,应用于钓法技巧的提高和涉钓细节的改进改良上。
源于一次偶然的想法,一次做底窝时,偶然想起煮些小麦作为添加,一段时间后使用底窝时,发现里面小麦膨胀浸药后外观饱满亮丽,色泽诱人,恰逢6-7月份,正是小杂鱼闹窝的季节,红虫、蚯蚓、饵料入水即招杂鱼疯狂抢食,以致于萌生想法,既然做底窝有诱留鱼的作用,那一定可以作为钓饵,还可以解决杂鱼抢饵的问题。
在底窝中大颗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留鱼不离窝的作用,这是很多钓友配制底窝选择粗细搭配的主要原因。
把底窝粗细分开来看,经药液浸泡的麦粒饱满,色泽耐看,闻一闻,药香醇厚,让人不由得产生尝一尝的欲望。
从那一刻起,第一次开始产生了制作药麦钓饵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开始查阅钓鱼之家钓友的分享,并结合自己多年制作底窝的经验,开启了制作药麦和检验之旅。
首次按钓友的制作方法,洗净浸泡一天后,文火煮沸停火,闷至冷却,就是上面第一、二图这个状态,饱满而不开花,完全参照钓鱼之家钓友分享的经验操作的。
而第三、四图按自已的想法,提高小麦的开花程度,同样经过药液和中药酒的浸泡上色后,由于内部淀粉外露,吸收更为充分,在野钓中的适口性明显得到提高,详情大家可参照后面制作,这里不作辍述。
大家知道,一款钓饵是否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适口性和上鱼率。
2.经得起野钓的反复检验。
同此从七月初至八月中旬,冒酷暑、迎风雨开启了检验药麦钓饵的比对效果之旅,过程中又多次重新制作,逐步增加蒸煮时间和添加调味剂,提高煮麦的开花率,进行验证,繁琐而不失乐趣,探索的魅力可见一斑。
短短四五十天,高频率的野外垂钓,以上鱼获有力的见证了本人探究药麦钓饵的全过程,经过野钓对比不同蒸煮时长和麦粒的开花度、添加剂味型的作用、上色的效果,基本上得出制作上的细节,现分享总结如下:
1.蒸煮方法
方案1 : 洗净浸泡一天,文火煮沸并延续5分钟停火,闷至冷却备用。
方案2 : 干小麦洗净,加入冰糖或者白糖、味精,文火煮沸后延续25-30分钟,闷至自然冷却。
以上两种蒸煮方法,在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水量变化,停火前以水刚满过小麦为宜,以利于进一步吸收水分,充分膨胀。
2.调整味型
煮好冷却后,先按4-5斤加入一袋甜酒曲的比例,搅拌均匀,封装后放太阳下二天,因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故每天放气1-2次,切记切记!
方案1 : 二天后向容器中加入蜂蜜、VB2、牛B鲫鲤粉、香精、麝香粉适量,并向其中加入大约一半量的中药酒并每天倒置上色,5-7天基本完成,常温保存,随用随取。
每次出钓,带一小瓶足够使用,很方便。
方案2 : 在方案1的基础上,经上色后的药麦经吸湿稍加变干后,装瓶备用亦可,这样处理后的药麦既利于保存,也方便使用。
方案3 : 在方案1的基础上,平时取出少量不带药酒液的药麦装瓶待用,让其变馊变味,使用效果也不错。
到此本贴接近尾声,以上本人把经过验证的药麦制作过程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也希望本贴起到引玉之砖的作用,让大家体会到野钓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体验探索和研究未知领域的趣味性和成功后收获的成就感。
以此帖分享给广大钓友,既感觉兴奋,又觉得无比的自豪,分享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快乐垂钓,无私分享,你我携手同行!!!
沙发,又是首页的节奏,陆老师
在你那买的明天到了,抽空去这边水库试试。
那小瓶看着好小。图
大师出品 必属精品 台钓时在蔷薇河挂麦粒扔边上不管 上过两红鱼
谢谢大师分享
大师,我想买些,怎么联系
怎么买
谢谢大师的无私分享,
谢谢大师的分享
大师有淘宝
不客气了
不用客气
哪有,自已折腾
够用4次以上
我想买。怎么联系??
我想买,如何联系?
好方子
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