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欧鲤钓英文Carpfishing也被译为欧洲库钓、欧派鲤,欧鲤钓是一种以鲤鱼和草鱼为目标鱼的钓鱼技术,这种捕鱼技术是50年代在英国创造的,很快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钓鱼技术之一,并且在欧洲遍地开花形成一股热潮。欧鲤钓在1999年成正式的世锦赛比赛项目。
为了向国内钓友介绍这个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洲的鲤鱼钓法本使(欧鲤钓遣唐使)将通过整理、汇总、翻译、实践、撰写的方式来完成一部国内最完善、最系统的欧鲤钓介绍文章——《话说欧鲤钓》,目前已经发表了已经完成了《话说欧鲤钓》上部共计十篇文章,它们是《综述》、《话外篇——在欧洲钓鲤鱼》、《主线与前导线》、《线与结》、《前导系统》、《钓组篇历史与原理节》、《钓组篇组件节》、《钓组篇分类与基础节》、《钓组篇设置节》、《诱饵篇》共计十篇文章目前已经发表完毕,中部主要是你站在水边需要完成的内容,目前已经发表了《抛投篇》之装备节、远投节、精准节、《标点篇》水上节、水下节、策略节六篇文章。本篇为《打窝篇》原理与策略节,接下来是《打窝篇》《窝料节》、《投料节》,未来中部还会有《诱钓篇》。
为了精简内容避免冗余,之前文章讲过的相关名词、概念与方法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本使之前的帖子。
上一篇《标点篇》从水面以上的特征,水下的结构特征,湖床/河床的材质特征三方面介绍了如何找到鱼,本篇将介绍的如果让鱼找到你——诱鱼。
最简单有效而且可行的方式就是打窝诱鱼,中国有渔谚“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欧洲人同样也非常重视打窝,而且形成了一套理论和策略体系,这中间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于1981年发表的《诱饵金字塔》一文介绍的金字塔打窝策略。
迈克.威尔逊因此与发明了欧鲤(钩辫)钓组并揭示了其原理的莱尼·米德尔顿、凯文·马多克斯;发明了丸饵并提出了高营养价值(HNV)策略诱饵的弗雷德.威尔顿一同进入了欧鲤钓的名人堂。
迈克·威尔逊开创了一种选择性捕捉更大鲤鱼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应该是每个垂钓者军械库的一部分。
下面本使就将迈克·威尔逊的《诱饵金字塔》一文简要翻译如下:
诱饵金字塔
迈克.威尔逊
虽然我过去经常钓鱼的大水域中有一些二三十磅的大鲤鱼。
这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因为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水域都属于同一种类型——由俱乐部管理与控制,鲤鱼们得到了妥善的照顾。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不断的钓到更大的鱼,我们通常会花许多竿时在商业湖上,并且在捕获鱼的重量方面需要一点运气。显然,经验丰富的鲤鱼垂钓者会钓到更大、更多的鱼,在一天结束时上岸的鱼获高于平均值。
随着经验的增长,总的来说,总的结果也是如此。对于垂钓者寻求更好的鱼,任何减少运气元素的方式都是最重要的。
本文基于我的观点,即垂钓者的可选择性,并从这些大型水域设计捕获大鱼。这种策略背后的理论基于许多群居动物的特征——力量和规模超过了另一个物种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是人类中的欺凌现象,这是因为通常在动物世界中找不到的纪律和贪婪,类似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在非洲的水坑中,白天,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口渴的情况下到达水坑。每群动物根据“江湖地位”中的地位高度来饮水,要么等待其它动物喝完或离开然后接管并占据主要位置。尽管事实上,它们可能完全寡不敌众,例如一个小规模的象群出现,虽然它们不会攻击一大群黑斑羚,但其庞大的身躯将推翻黑斑羚在数量上的优势。
类似的例子可以每天在动物世界中看到。观察鸟类在你的花园觅食行为,并注意到“江湖地位”规则将如何支配动物们。如果我们遵循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想见到一个大鲤鱼或一大群鲤鱼在觅食情况中支配较小的鱼。
我曾经多次看到一大群不到20磅的鱼给一小群大于20磅的鱼让路。当一小群更大的鱼决定它们想要吃食时,这些鱼反过来又自动自觉的离开了。这不仅仅是巧合,显然,我只能假设这种模式是正常的觅食规则。
然而,随后的结果使我确信这是事实。我认为没有理由不在其它地方的水域中遵循这种模式,即使其中的鱼类低于20磅。在我钓鱼的水域上,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下降时,鲤鱼在秋季似乎会“抢膘”,在几个小时内捕获两、三条甚至更多20磅的鱼相对常见。
当确信这些事实和假设背后的逻辑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我制定了一个诱饵计划,我称之为诱饵金字塔。
我的计划基于这样的假设,即我开始打窝的时间越长,鱼就越能找到它,反过来推动较不优势的物种。在诱饵的早期阶段,过大的钓鱼压力会使它们感到害怕,而较大的鱼会远离。获得最大数量的鱼类进食也很重要,因为越是自信地摄食鱼饵的鱼越多,干扰越少,以后钓到所有鱼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为实验制定了相应策略。我正在钓一个大湖,如果气温合适,可以预料鱼会在风中移动。我无意追鱼。的确,如果理论是对的,我会让它们来找我。
在东岸选择一个充满深度变化特征的标点,我开始了打窝。这是八月的第一周,这不是我经历中特别富有成效的时间。我每天用超过20磅(9公斤)的玉米打窝。首先将玉米浸泡24小时,然后以每平方英寸15磅的压力烹饪半小时。然后重复该过程。在打窝或钓鱼之前进一步用添加剂或诱食剂“煮沸”20分钟。20分钟纯粹是任意的,取决于你需要诱饵最终的软度。
选择玉米的原因有很多。考虑到我打算使用三个月左右时间的预算,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我怀疑是否还有许多其他人愿意为准备它而烦恼。每天这样做真的是一种绝对的痛苦。我喜欢一种非常柔软的诱饵,因为它吸引了湖拟鲤和鲷鱼。我发现鲷鱼的持续进食活动本身就是吸引因子。我已经数不清了我整夜狂拉鲷鱼后终于抓到鲤鱼的次数了。
与许多人不同,我不反对捕捉奇怪的鱼,如果这最终带来了预期的结果。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妻子得到了一个诱饵生产“工作”,白天大量烹饪。顺便说一句,我不认为发酵玉米对鲤鱼更好,我只取了得有限的成功,这也适用于我使用过的所有豆类。
在该计划开始六周后,在钓点中度过了几个晚上,看看诱饵是如何工作的。刮着西北风的寒冷夜晚,我没想到太多,但很高兴有三条鱼到了18磅(8.16公斤)。打窝计划开始奏效。如果理论是对的,我可以期待更好的鱼,因为它们推动了其它鱼。每天晚上我都会在打窝后看着水一会儿,肯定有很多“意志摇摆”来影响我。
持续的打窝,而不是过度钓鱼标点让它们害怕这种味道,这意味着我再喂六个星期的鱼。每天晚上钓鱼都很容易,因为这个湖钓鱼的人很少,但我怀疑这种行动的智慧。有趣的是,在我钓鱼的那些夜晚,多次捕获几乎是常态。可以预料,叮咬不会超过一到两英寸的拉动,表明鱼非常的自信。这适合我的钓鱼风格,因为我喜欢在任何状态中钓鱼。由于我的报警器缺乏灵敏度,我没有钓到一些比较轻的口,我很快就通过用八个翅片而不是通常的四个翅片光学报警器来克服这个问题。
我在应对这些轻口上使用的另一种策略是将报警器放在杆尖之外,但这需要很多麻烦的设置,更不用说需要用到我很少拥有的合理的后空间。
奇怪的是,我不记得第一口是怎么发生的。这可能是由于我的策略,因为我知道其他钓鱼人,也许他们正在等待警报声,他们很少碰到这种自信地摄食的鱼,他们太兴奋了。毫无疑问,终端钓组的改变会提高中鱼率(使注:迈克是指在当时刚刚兴起的钩辫钓组),但当时几乎没有必要。
在这个实验期间,我共钓了二十三条鱼; 10条20磅的,7条20磅以下的, 最后的6条鲤鱼超过29磅,收杆鱼接近30磅,在秋天霜冻前一天结束了我的钓鱼实验。
当然,这可能都是运气,我可能在理论上完全错了。然而,我尝试过不同的水域,我现在在自己的心中确信这是从大水域中分拣出大鱼的一种方法。
后注:
迈克.威尔逊1958年生,作为The Carp Society的创始成员,迈克和Tim Paisley(编辑)以及Dave Watson创建了Carp Fisher,并于1981年11月出现在第一期的封面上。
与今天近百磅大鲤鱼经常出现在大量的专业杂志上不同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钩辫钓组、直升机前导和远投钓鱼等“现代技术”还没有出现或流行,那时捕获任何鲤鱼,更不用说大鲤鱼了,都被认为是一项成就,20磅以上的鲤鱼就能成为钓鱼杂志头条。“现成的”鲤鱼解决方案或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大多数垂钓者创新并即兴创造了新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来智胜他们的鲤鱼对手。迈克.威尔逊开创了“诱饵金字塔”理论,这种选择性捕捉更大鱼类的方法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时至今日这种方法仍然经得起考验,它应该成为每个垂钓者军械库的一部分。
迈克一直致力于创建现在著名的萨维湖作为其商业湖。随着湖泊的繁荣和各种鲤鱼开始茁壮成长,他很快意识到萨维的生产大鲤鱼的潜力。然而,他的早期尝试不断受到小鲤鱼和其它物种入侵的挫败,这些物种限制了他获得大鱼的机会。
钩辫钓组流行之前种子钓鱼非常流行,使用6-8磅(2.7-3.6公斤)的细线, 0.5 - 1盎司(14-28克)小型活动铅在近距离边缘钓鱼。诱饵通常是在“侧面”钩住,以便诱饵沿着柄部放置,使得暴露的钩尖最有可能钩中鱼。然而,即使是最自信地进食的鲤鱼快速涮饵的能力也超过了很多钓鱼人的快速反应能力。正确读出轻微的线条运动并扬杆刺中鱼的能力被称为“抽搐”(这也是大多数垂钓者在夜间长时间专注地盯着杆尖后的表现......)。
注意细节...迈克在边缘钓鱼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迈克总是在(并且仍然继续)改进他的技巧。他修改了他的报警器,以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性,仔细设置他的钓组,最小化任何东西,一切可能会吓跑鲤鱼的东西。在湖边迈克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以避免惊扰鱼,在边缘钓鱼时甚至竖起一个幕布,以避免惊扰在湖边运动的鱼。他的椅子位于杆旁边,以便他可以击中最小的线条运动(即使在当前的“短螺栓效应”钓组时代,如果钓鱼者学会在1-2寸抽动的情况下扬杆刺鱼,那么会有更多鱼和更大的鱼会被着陆)。
(使注:短螺栓效应的具体实例——直升机前导中的钓组可以在上下挡珠间自由活动,当鱼被钩辫钓组轻微刺中后可以自由的逃窜一定距离,随后会因遇到挡珠而被猛的挡住导致鱼钩深深的刺入鱼嘴,鱼逃的越快刺的越狠,这就是短螺栓效应。)
关于动物行为的等级和竞争性的电视纪录片让迈克很受启发,它描述了一个更少,更大和更主导的动物群体成员的“金字塔”,它们在饮水区或进食区排斥出更多的“小弟弟”。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个假设应用到鲤鱼?迈克设计了一个“诱惑金字塔”战略,要求在几个星期中“养活”湖中的鲤鱼,以便湖里的鲤鱼最终会发现打窝的地区,并越来越有信心。如果他的“诱饵金字塔”理论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较大的鲤鱼也会对标点中较小的鱼进行排斥。问题是它在实践中有效吗?
由于他需要大量的诱饵,迈克最初选择了甜玉米,因为他有一个在冷冻食品行业工作的朋友。然而,当这个来源耗尽时,他切换到饲料玉米,因为它是廉价和丰富的。迈克在8月初耐心等待几个星期耐心地打窝。他认为的关键是在更大的、更希望占主导地位的鲤鱼建立自己的权威之前,抵制任何诱惑。一段时间以后,标点开始出现鲤鱼进食的迹象,迈克用巨大的意志力量来抵制出钓的诱惑。当终于到了开始钓鱼的时间,迈克并没有担心他的收获,他非常有信心
一个经典的姿势... 1979年迈克在萨瓦湖捕获30磅鲤鱼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幸运钓鱼者只能在整个赛季中捕获1-2条20磅左右的鲤鱼,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在整个赛季中捕获多只超过20磅的鱼,迈克的成绩是惊人的。那年秋天,他捕获二十三条鱼; 10条20磅的,7条20磅以下的, 6条鲤鱼超过29磅,最大的一条接近30磅。
当时,迈克避免了任何宣传,但他对大幅面摄影的热忱充分地记录了他的杰出成就,一个真正卓越的成就是正确地在鲤鱼钓鱼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迈克申请加入英国鲤鱼学习小组(BCSG),根据要求,他接受了面试,但他的申请被拒绝,因为没有人相信他可能抓住了他所声称的所有鱼。
有效!这样的捕获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
有水下摄影师通过水下摄影机观察鲤鱼的行为证实了迈克对“江湖地位”的推测,同时也进行了很多相关实验,例如,摄影师将水下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后没有任何投入任何窝料,然后搅动水底沉积物,这个区域对鱼产生了吸引力,当沉淀物沉淀下来时,摄影机观察到鱼也很快失去兴趣。当放入一些窝料时鱼会回来。它们对不同的窝料反应有好有差,但它们肯定已证实它有效。
预先打窝的时间越长,鲤鱼的信心就越强,有时摄影师刚刚把窝料从盒子里倒出来鲤鱼就立即冲向食物和相机。
预先打窝的时间越长,其它鱼类也越多,但你可以看到鲤鱼进窝时湖拟鲤等其它小鱼立即离开了诱饵区。
但鲤鱼不需要侵略性,小鱼知道自己的位置并自愿离开,但它们不会游到湖的另一边,它们保持着非常接近鲤鱼尾巴的距离,当大鲤鱼离开现场时,它们立即回来。
摄像机还观察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长期打窝后也会吸引掠食性鱼类的进驻。所以如果你长时间没有上鱼,这可能意味着狗鱼或者是鲈鱼在窝子里。
PS:话说窝子里长时间不上鱼要不要用路亚抽两杆子?
打窝策略:
迈克的“诱饵金字塔”打窝策略经受了时间考验与水下录像的科学验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持续打窝三个月,而且迈克的年代也没有丸饵这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诱饵,如何在现今条件下有效的打窝是每个读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使将对欧美流行的一些现代打窝策略做以介绍。
首先是打窝的位置——标点,上一篇《标点篇》已经介绍了如何选择潜在的上鱼热点,并总结出金草、银泥、铜石的规律,而没有任何挑战的硬粘土底通常不是一个好标点,总的规律就是鱼越多的地方垂钓的难度就越大,也是就湖边大哥总结的“人舒服了,鱼就不舒服了”。
所以,打窝的标点的选择需要平衡人的舒适性和聚鱼时间的关系,也是就是如果你能长时间持续的打窝,你应当选择你感到舒适的标点,让鱼来找你,如果你的打窝时间有限,你应当选择本来就会有很多鱼的热点,例如芦草区、水草区、淤泥区、砾石区等热点,力求在短时间内聚鱼。
但是无论任何标点都是打窝的时间长短和上鱼的大小成正比。
打窝的频率,打窝的数量和诱饵的种类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不同于迈克使用的饲料玉米,丸饵因为其坚硬耐啃咬、大小的可定制性而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因此欧洲人现在更愿意用丸饵来打窝。
对于打窝丸饵的尺寸欧洲人通常会选择比垂钓时钩饵尺寸更大的丸饵来作为窝料进行预诱饵,如果他们自己制作丸饵,他们会使用26毫米,甚至大至50毫米的丸饵!这有助于在目标鲤鱼到达之前阻止令人讨厌的小鱼吃掉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回到使用16或20毫米大的丸饵捕捉许多鲤鱼。
对于诱饵的投放数量,欧洲人信奉的是“少而经常”策略,强调永远不要扔大量的诱饵,因为鲤鱼会谨慎的取食,直到它们接受它作为可靠的食物来源。给鲤鱼投上一吨的诱饵可以让它在此停留更多的时间和给它们随时可以取用的食物,但是,它不会导致鲤鱼竞争性取食的情况,这种竞争形势很重要,因为这是你捕获大多数鲤鱼的重要条件。
你可以通过在标点定期扔一公斤或者两公斤你选择的诱饵来建立窝子。打窝的频率可以从每隔一天到每两周一次,这取决于你与湖泊的距离,你可以尝试每周打窝两到三次四个月;也可以改为每周两次六个月,也可能每次投入3公斤而不是两公斤。
如果你没有数以月计的时间用来提前打窝,那么一个基本的提前期是一周,在你准备钓鱼的前一周开始打窝,让鱼有一周的时间找到你的窝子,你需要打窝2-3次,这比只做一次要好,如果你真的只能有一次打窝的时间或机会那么加大窝饵的投入量以及合理规划种子诱饵、颗粒饲料诱饵与丸饵诱饵之间的比例及丸饵的尺寸,目的是要让窝料能坚持足够的时间让鲤鱼将你的诱饵与安全食物来源以及整个区域联系起来,即使所有的诱饵都在你出钓前被吃掉都没关系,当你来钓鱼时鲤鱼已经记住诱饵。
如果是多次打窝一定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打窝,以便鲤鱼在它们的常规巡游和进食模式中包含这种新的食物来源。
请记住,鲤鱼在没有钓具的情况下吃饵料的次数越多,它们就会越多地放心的来吃它们!它们最终会开始将这种诱饵作为一种永远可用的安全食品,因此它们将开始忽视其他钓鱼者的诱饵,因为你的免费可用。当你到达这个阶段时,鲤鱼会被诱饵调节,你将能够利用它。
在钓鱼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诱饵(特别是颗粒)的数量不仅可以减少捕捞面积,还可以促进较大鱼类的进食行为。
如果放入过多的诱饵,导致你的钩诱饵成为大海的一枚针。欧美渔彦的说法是“你可以把它放进去,但你不能把它拿出来”这也反映出“少而经常”是最佳方法。
窝子的面积与形状策略:
窝子的面积与形状也与你提前打窝的时长和频率有关,如果你的提前期与频率有限,那么你必须找到一个鲤鱼访问的热点特征,例如在一个杂草丛生的湖泊,草洞是非常藏鱼的,实际上是草中唯一可以有效展示诱饵的地方。这时候窝子往往是一个极小的斑点,这需要你有精准的打窝技术。
当你选择在开阔的明水打窝时,窝子的面积就会稍大一些,这也降低了对精准打窝的需求,关于窝子的面积大小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人喜欢打一个5码(4.5米)见方的窝子,有人喜欢打一个20-30英尺(6-9米)的窝子,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人会把诱饵倾倒在一个“马桶盖”上。
快速定位鱼的——斜线诱饵带打窝法
如果你将诱饵散布在与钓位成三角型的一条斜线诱饵带(chum area)上,那么你就有更多的机会拦截巡游鱼,并可以将钩饵定位在不同的距离。如果你在诱饵带上的某点看到鱼,那么将区域缩小到这个位置并相应地定位诱饵打窝。
本节完,下一篇《窝料节》会告诉大家欧洲人都用什么打窝,以及窝料的制备方法;再下一篇《投料节》会告诉大家欧洲人是如何投放窝料的。
欢迎各位读者在帖下评论留言交流。
好文
期待下一篇、下下一篇…
看看
你的不悱不发
学习了学习了
火前留名,赞
好假的节目
好文,学习了
试问谁有这样的时间?谁有这样的经济能力?持续喂鱼三个月!
那是你没看到过!!我老婆丽水的!他们那里钓鱼,都是每天打窝,几个人谁有空谁去打,每次2斤玉米!
厉害了,老铁
好文
又要有沙雕跟风了,玉米要涨价了,各位我去卖玉米了
住水库旁边的都这样玩
考古文
今天第一次欧鲤钓,打龟回来。。
学习了
打窝,标点无鱼啥钓都白扯
其实论钓技水平,外国人对中国是佩服的,但是说到资源与保护水平,中国只能佩服外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