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冬天水库钓鱼技巧之冬钓密码(转帖)

超越自我R2014-12-05 08:20:53

冬天水库钓鱼技巧之冬钓密码

大型水库冬天能钓到鱼吗?你一定会说能。大型水库三九天能钓到鱼吗?南方的钓友说能,北方的钓友说能,中原的钓友可能会感到意外:可能吗?

商城县位于豫鄂皖交界地,2004年后来有了串钩、滑漂钓法,几乎所有的塘堰湖和小库都可以冬钓了,但是,县内的三个大中型水库,每年自第一场雪入库后,鱼仍然难寻踪迹。

而现在,这个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2012年1月19日,还有三天就过大年,我在鲇鱼山水库(国家大型一类水库)毛狗笼子半岛,钓起了我的冬钓收竿鱼——那是2条350克的腰片。这一天,是四九的第二天,气温5. 6℃,水温6. 4℃,标点20米远、17米深。

如果说春钓可以打遭遇战,夏钓可以打游击战,秋钓需要打攻坚战,那么,冬钓一定是阵地战,而且是持久性的阵地战。要想在三九天从大型水库中把鱼钓出来,这里有六个字的秘诀:早入、持续、钓远。

一、早入——冬钓始于秋

明确思路。将串钩钓法运用于冬钓的结果,让我们发现冬鱼其实不是封口,而是躲在远处深处,我们过去的钓法够不着它。那么,在大水库三九天依然钓不到鱼,会不会是同样因为够不着它的缘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又该怎么办呢?

一次不经意间的发现,让我解决了这个难题。2009在王油坊水库冬钓,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个库当年手竿钓只有三个钓位上鱼。唯一合理的解释,这三个钓位是从秋天即开始作钓的,别的钓位无论看上去有多好,天寒以后当天打窝当天钓,一条鱼也不上。

我意识到我的手触摸到了一扇大门:如果在秋天鱼为过冬而摄食的时候,我们在适当的地方,人为的提供一个摄食区,会产生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在这个标点附近留下鱼群来,二是可以在留下的鱼群中产生持续的摄食条件反射,这样,在三九天你找不到鱼的时候,鱼却可能主动在这个摄食区现身。

“冬钓从秋天开始,秋钓为冬钓准备”,这个思路,经过后来两年的实践证明是对的。

选好钓点。在秋天选择冬天的钓点,我们首先要考虑水温。2011年冬钓,我坚持实测鲇鱼山水库的水温,了解到大水域冬天的水温受气温的影响,与小水域相比,波动性很小。冬至后,气温从11℃到-3℃之间变来变去,水表层的温度最高8.2℃,最低6.3℃,波幅在2℃以内。3米见底处的浅水区,水温在8.3℃和6.6℃之间上下浮动,变化在1.7℃以内。而水深超过6米的陡坡,1米以下的水温上下是一样的,并不随日气温波动,只是随着候气温稳步下降,水温由8℃缓慢地降到6.4℃度。深水区水温极缓慢的平稳下降而不随日气温波动,也就免去了鱼对体温的反复调整,这或许是冬鱼要待在深水区的原因。

然而事实上,秋天别的钓友在上游热钓的几个阵地,水深也有五六米,钓到冬至就没有鱼口了。这是为什么呢?我的猜测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安全。深、远、开阔、地形结构复杂的地方,对于过冬的鱼来说,显然更安全一些。

鱼对水温与安全的要求,也就是我们选择冬钓阵地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水库中下游河床附近的山坎,如果座北朝南可以背住北风,离行船远一些,这样的地方,就是可能的钓点;如果在寒露或霜降之前开始施钓,在立冬时鱼口并不明显减少,即是理想的冬钓钓点。

从鲇鱼山水库实战看,钓点的深度不同,鱼情可能有差异。中游水深6米到8米的标点,鲫鱼、鲤鱼和红梢、腰片都有;水深超过10米,红梢和腰片多,鲤鱼也有,鲫鱼较少。下游水深超过15米的标点,钓上的基本上是腰片和少量的鲤鱼,鲫鱼和红梢都很少。

二、持续——养场勿间断

办好“超市”。冬钓阵地,以有三五个以上的钓位为好。这样,在施钓过程中,水中就可以形成一个横三四十米,纵三五米的投饵区,成为附近若干鱼群共享的“超市”。保持“超市”中的食品供应是成败的关键。冬鱼本来活性就低,跑空路白白消耗能量,鱼下次就不来了。然而,冬鱼的摄食量有限,不可以像夏秋那样超量供应,打窝应以饵硬、稀少、铺得开为好。每次出钓,不仅要打开钩窝,更要注重打收竿窝。收竿窝以小麦、玉米等硬饵为主,也可加以小米、麦麸,要撒得稍开一些。如果第二天无人出钓,那么投饵量要加大,铺得更开一些。

形成团队。冬钓养场,虽然一两个人也能钓,但难度会很大,最好是有一个团队。一二名“职业”钓手,天天坚持“上班”,若干名“兼职”钓手,隔三差五就来钓一次,再加上闻讯而去的“临时工”,场子就可以保持活力。冬钓阵地,钓友多多益善,不要以新来者不劳而获而加以拒绝,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坚守阵地。冬钓的乐趣,只有铁杆发烧友才享受得起。寒冷自不待言,最具挑战的,是鱼好象与人拧着来:人受罪时鱼吃钩,人舒服时鱼歇口。阴天、大雾天、下雪天、水温高气温低的天、多云静风天,可能全天鱼口较好;暖似阳春的晴天,恰恰有可能是鱼口最差的天,冬至过后,上午11点到下午14点人最舒服时,可能一口也没有,最冷的一早一晚却有可能是高峰期。而进入三九后,一天也就那么几口十来口,也可能是上午10点前后,也可能是下午3点前后,也可能中午突然有了动作。如果遇上恶劣的天不想出门,遇上没口的天就动摇与放弃,那是坚持不下去的。

三、钓远——够着才有口

冬钓有个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的过程。以为始终把饵打在近处,就可以把鱼留在近处,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冬天钓远钓近,以鱼情为标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近则近,当远则远,只能钓近不能钓远,钓到一定时候,自然会出局。

现在远钓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打串钩,手竿抛线,打飞弹,打滑漂。这里说说后三种。

手竿抛线是手抛线与长竿相结合的办法。竿长一般7米以上,线长两竿甚至于三竿,重坠大漂并且让重力略大于浮力,漂子始终置于竿梢前两米左右的位置,余下的都作水线。作钓时将竿子放在支架上,一只手盘着线,另一只手将钩坠朝正前方满线打出。水有多深,钩落在什么地方,钓者自己也不太清楚,但落点可以保持一致,所以,只能诱钓结合,以打钩养窝。这种方法,优点是落点较准,观漂方便,抗风能力强,中鱼成功率高,但抛投和起鱼都需要徒手操线,费功夫,而且无法打开钩窝。

投竿打飞弹与打串钩相似,不用漂子,看线或看竿梢作钓,6尺的竿子就满好用。与串钩不同的是,打飞弹只用两只钩子,而且都放在坠子的下面。为保证灵敏度,坠子的配重以能拉直线为宜,所以最好用空心坠;钓线以1号或1.5号的为好。控制落点时,左右凭眼力,远近可以用棉线节或小太空豆定位。这种钓法,方便灵巧,可以钓一支竿,也可以钓多只竿。不足的是看线有些吃力,鱼口动作小时,不易捕捉,再就是钩子较容易挂底。

矶竿打滑漂可以看作是“万能手竿”,是冬钓中最为实用的利器,可近可远,可浮可底,更以钓超远超深见长。用3.6米或4.5米矶竿,1.5至2.5号钓线,钩子大小以不小于6号伊势尼为好,重坠大漂,投得远,分离得快。如果有鲌鱼可钓,那么冬至前相当一段时间,用打滑漂钓浮,效果会好于底钓。当浮钓没有口时,那就只能改底钓。滑漂底钓,首先要解决走钩问题。钓线切水性能好是前提条件。调漂最好让坠的重力略大于漂的浮力,以增加钓组的稳定性;这样实际作钓时,钩子将落在漂子的前方一米至三米左右(有一定的随机性,与远近、水深水浅、饵的大小、风力风向、抛投远近、漂滑动的畅阻等有关),会牺牲一些灵敏度,对漂子的使用与漂像的理解也需要一个练习与适应过程,但很实用。其次是解决钩子的落点问题。也可以加一个风线定位结,把钩子抛出后,在滑漂还没有到位时,放出或拉回风线,让风线定位结每次都对位在竿的某一节点或线轮边,这样,只要左右不偏,前后的距离相差不会离谱。其三是要解决打窝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借助投竿,把打窝器投向标点。其四是钓饵的黏度要掌握好。办法是数数:先数出钩子在水中的行程时间,再将饵悬浮在眼前轻微摆动,数到同样的数时,饵有少许散落,即为理想状态。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了,十分支持兄弟!

很久以前

学习宝典!

很久以前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冬钓的来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一下

很久以前

不错,支持一下!

很久以前

这个有用 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支持加粉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不错 满分支持一下

很久以前

似有所悟,谢谢啦

很久以前

好,精彩

很久以前

“冬钓从秋天开始,秋钓为冬钓准备”好经验!

很久以前

学习 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进修

很久以前

分析的很不错!支持

很久以前

谢谢楼主的经验分享!

很久以前

分析的很不错

很久以前

学习 学习

很久以前
1/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