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轮的正确使用,对不少路亚初学者是一道坎。一般初学者,都是采取先纺车后水滴的路子,因此,他们在面对学习使用纺车轮的时候,是“一鼓而作气”的开端,因此,各种尴尬和挫折,即便是有所折磨,也还算应付得过了,毕竟下了决心花了本钱的,不能太草率收场
有些初学者都说,过了抛投距离和绕线炒粉这两道关之后,终于长出一口气,以为从此中原无战事的心态令他们多少是有了一些成就感。可是他们的确不知道,水滴轮不仅不好抛投,而炒粉的强度完全跟纺车不在一个层次,那真叫防不胜防啊
初学两天之后,就开始问了:“说好的精准抛投呢?说好的指哪打哪呢?还不如纺车利索!”没错,一开始水滴轮的出线更快的特性让人措手不及,本来已经能够用纺车打个二三十米的,忽然发现自己完全又回到“足不出户”的阶段了,过顶抛成了垂直降落,右侧斜抛和左侧斜抛都是“托马斯回旋”,哪像大佬们说的那么神啊,还指哪打哪呢,都砸自己脚脖子上了。这种抱怨和失落是相当多人的切身感受。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只要不气馁,一切都正在朝着正确方向进行。
不少初学者就是在这个阶段放弃的,一鼓作气的势头之后,再而衰、三而绝,劲头没了,热情淡了,信心瓦解了,也就最终放弃了。
水滴轮容易炒粉,似乎是不可克制的难度。但是就算是真正的高手,使用过程中也难以保证绝不炒粉,因此,初学者炒炒粉又有什么关系呢。熟能生巧,一切精髓,唯有多练而已。
减少炒粉主要靠时机的把握,也就是你大拇指反应速度和准确度,只要在拟饵飞行速度降下来之前及时控制线轮出线,就基本上能够杜绝炒粉的发生。而抛投准确度则要看手腕和小臂之间的良好配合了,优良的路亚竿极轻,重量几乎全部集中在轮子上,也就是说,重心就位于手握柄处,那么,尾端的不可控感也就十分明显了,而准确命中标点的前提,恰好是尾端出线最后停留的力道指向要同你的拟饵想要去的方向完全一致,如何做到这点,其实也同样简单:多练。
很多人在抛投过程中无法控制拟饵飞行方向,道理很简单,没有掌握对钓竿尾端指向的最后泄力点,你以为你是让它朝那个方向去了,可是竿子传递的力道在经过目标区域时还在继续,从而将拟饵引向完全偏离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方向,你所见的结果就是那拟饵在空中划出美妙弧线,然后令你哭笑不得的又飞回来了。这个是无法用语言来教会一名初学者的,只有通过经验积累。
初学者,不妨选用侧身位,至少45度角斜对你想要抛投的标点,然后左侧或者右侧出手,这样,应该可以缩小失误范围,使抛投练习的出线准确性大大提高,减少失败程度。初练抛投对手腕尤其是手指的劳累程度是非常大的,需要一些稍微可以借力、省力一些的方法,否则,一轮抛投训练下来,握竿那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完全僵硬、无法伸直还是很让人叫苦不迭的。
好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