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台风影响,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密布,暴雨说来就来,出钓了两次,都是打好窝刚抽竿就顷盆大鱼,暴雨打在脸上生痛,全身湿透,连短裤都没保住。
每天下午都有一场暴雨,干脆休息,免得暴雨来临落得狼狈而逃。
时间有限,生命无限!美好的时光不能用来睡大觉。大湿说了,生命的长度有定数,我们能做的是活出生命无限的宽度。
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就像这野草一样,在有限的生命了疯狂生长、恣意绽放青春!
一岁一枯荣,还没来得及去钓钓长江上水的柳叶鳊,江边的榕树已落了一次果了,因为忙,也因为没有一支称手的鱼竿。
一支3.6米破矶竿,够扎实,能抛能投,就是太重了,过线环稀,沾点水流就线不畅,无法达到大湿所说小漂轻坠,随水漂流,鱼饵自然的送到鱼的嘴边。
拥有一支放流钓的盘车竿,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却迟迟未付诸行动。买,太贵了,大湿手作,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不封顶。自己改,太忙,还有些技术难关未攻克。
大湿又说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有点空闲,何不迈出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于是,有了第一代盘车竿。
过程是这样子的:先找了根闲置的2.7米小竿,先做最难的一步,那就是活动过线环,我认为是技术核心。买的过线环都不理想,不够轻巧。把竿节缠上薄层保鲜膜,在需要安置过线环的位置缠上丝线,再把单脚过线环绑上,滴502固定,打胶(环氧树脂胶),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5-6小时就能撕下保鲜膜,胶完全固化要24小时,冬天天气冷需要更长时间。
后面发现几个问题,这样做的过线环比较难取下来,边缘比较毛糙,内环的丝线因为只是502固定了,没有环氧树脂胶浸透容易松散。
第一代盘车竿没下水就被内心给否定了
于是才有了下图的二代
过线环是0.1mm厚度铜皮做的,3mm宽径,锡焊固定,漂亮、秀气、轻巧、整齐,除了把手节,每节做了三个过线环。
凡事都这样,当你认为很简单、很顺利的时候,就会给你来点小插曲。当我要把单脚过线锡焊上去的时候,发现无论怎么使力,就是焊不上去。用了松香、锡焊膏、万能助焊剂,请教了网上的大神、大咖,然并卵!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买了把三角锉刀,把单脚过线环的镀锌层都锉了,终于锡焊上去了。
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齐了一套。
丑是丑了点,还能接受,第一次吗!谁还没第一次找不着洞的时候呢?把玩了一翻,发现锡焊不牢固,有一个单脚环被我掰下来了,质量不行是不能接受。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旦败露,就会落得千夫所指。
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不总结经验,不分析原因,仍然是失败的。我认为不牢固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1、锡焊技术不到家;2、焊锡丝纯度不高;3、单脚环锡焊接触面太小;4、锡焊强度不够,不合适用这种方法,等
干脆用丝线帮上去吧,说干就干,做这个事情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所以又有了上图的半成品。一个个绑好,一个个取下来,502初步固定,一个个装回去,美纹胶纸缠绕过线环两端,上环氧树脂胶,等待一晚,拆胶纸。
做爱做的事情,无论多么繁琐、无聊,无论多么疲劳,内心是空灵的,时间是飞快的,思想是单纯的,所以我相信罗丹是爱雕刻的,忘记吃饭也是真的。
陆陆续续熬了几个晚上,终于做成了
本来想自己做个车盘,没有机床,附近也没有,没法搞,就买了个现成的,把盘子稍微打磨一下,也能用!
这个盘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刚圈上露的头头长了点,容易挂线,用磨刀石磨平,再用砂纸打磨一下就行了,还有,内圈不是圆的,容易卡线,本想整个铜皮去内衬一下,又怕上了大鱼松动,最怕的是边缘割手。卡线的时候手扯一扯就解决了,所以思来想去,就这样将就着用吧!
由于太专心,有很多过程和细节处都没有拍照,见谅!
发这个帖子,但愿对那些志同道合的兄弟有所帮助,也希望能有更好方法的朋友不吝赐教!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不喜欢的朋友一笑而过,请勿喷,恶语伤人六月寒!
附最近改的三定位手车竿
作案地点
如何改定位
那本来就是一支定位竿
不错,干大物
牛逼了大师,比我专业做路亚,船杆都专业,像你学习
牛逼了大师,比我专业做路亚,船杆都专业
作品有点不忍直视,但这种精神估计只有我们钓鱼人才有,牛逼得不要不要的;这个在我们重庆叫做车盘竿,也曾用罗汉竹做过无数,看到大哥的作品不禁感慨中国工业的迅猛
动手能力强
外型不是很好看,能钓到大鱼就是硬道理!
我想知道,花这么多心思,好用吗
太密集了
高手
厉害了,老铁
人才,赞一个
杆子的负荷量大
冲钓必须密集哦,否则线粘竿,冲不动
手工达人
我得试了水再回复你
好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