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结果是好是坏,钓到的鱼获多少,往往与鱼饵有着很大的关系。若是鱼饵用对了,很可能增大钓到鱼的几率;
相反,若是鱼饵用错了,鱼获很难爆护。出于对鱼饵的重视,不少钓鱼人都喜欢亲自动手来调配鱼饵。其实制饵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极大的趣味。
由于平常爱自己做一些窝料,感觉一是便宜实用,经济实惠,二是效果明显,制作简单,今天把我的方法介绍给各位钓友,仅供参考。
第二步:发酵酒糟麦麸混合物
(1)选材
玉米粉,麦麸,酒糟,青稞或小米
(2)容器
根据浸泡玉米选取适量发酵类混合物,与玉米比例3:1,可用袋装进行密封发酵。
(3)抄货和发酵
麦麸,酒糟,青稞或小米用小火分别炒至干燥去水,散发本色香味为止。
发酵:将腌制好的玉米粒掺合发酵混合物,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同一方向内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第一步:酒泡嫩玉米粒
(1)选材
选用大颗粒稍老一点的新鲜玉米,最好是那种已经收浆、但尚未完全干的嫩玉米。
(2)容器
根据自己所泡嫩玉米粒的量,可选用过的、相应规格装的饮料瓶或油壶。
(3)用酒及泡制
高度白酒、曲酒均可,有条件可以用药酒;因高度酒能让饵料脱水、杀菌,从而酒及其药物成分能够快速地浸入饵料中。
泡制:密闭容器内、用高度酒淹着玉米粒泡,泡上10~15天、沥出白酒后,再加冷却后的开水继续泡制。
放入冰箱保鲜层4-5天后即可以拿出使用,此饵的特点就是酒香四溢,在水中穿透力特强,引鱼快留鱼久。此饵作窝料甚佳,传统钓直接将发酵好的玉米或鲜玉米粒粒挂钩,台钓时将发酵好的汁液滴数滴在你的面饵内即可。其聚鱼效果无远非一般可比美,屡次垂钓收获均非常可观。
喜欢自制窝料的小伙伴,在自制窝料的同时也要注意三点:
第一,鱼饵的颜色要显眼
虽然鱼儿的眼神儿并不是特别好,但若是在清澈的水域中施钓的话,有些鱼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好几米外甚至是十几米外的食物的。为了尽快吸引到鱼儿的注意力,钓鱼人最好将红色、白色或者黄色等色彩的原料添加到自制的鱼饵中。不过,在目标鱼种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钓鱼人也要充分考虑到鱼儿对颜色的反应力。
第二,鱼饵的硬度要适宜
事实已经证明,鱼饵的硬度大小对钓获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所钓的鱼种和个头不同时,鱼饵的硬度也应该做一些相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目标与较小时,鱼饵的硬度应低一些;相反,当目标鱼的个头较大时,鱼饵的硬度应高一些。
第三,鱼饵的粘度要合宜
好多钓鱼人不怎么重视鱼饵的粘度,其实这个习惯是很不好的。我们之所以要着重强调鱼饵的粘度,并不是因为它在钓鱼之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是因为它在引鱼的环节起着很大的作用。
给楼主顶一目!
粘贴顺序不对
送上首页
编辑的时候顺序调错了,里面插的图片尺寸不对,删除的。
没看懂
怎么和百度里内容一模一样
这个有点不负责
顶一目
呵呵
请附上百度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