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目你做主,钓目鱼做主
调高钓低,饵料的比重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浮漂目数,调低钓高或调几钓几者是调玩漂带饵撸浮漂找想要的目数,错与对只是符不符合你的调钓
这种方法肯定钓得到鱼,100%
这样有一个弊端,如果深浅不一样或者差蛮多,你饵料可能就到不了底
每一个漂都有都有一个平衡的零界点,调的离零界点越近,鱼打破平衡就越简单,钝口越清晰
白饵了解下,调两目钓浮上饵基本是3目或者4目
单纯的说调几钓几没有什么意义。首先漂不一样,钓的饵料不一样,搓饵还是拉饵又不一样,有水流的地方也不一样。在找底的过程中,利用下钩找底还是上钩找底也不一样。钩距的大小也影响这些。只有多钓,找到自己的技巧。学不来
我每次都是半水调4目,然后上钩加铅皮找底再调钓目
调好漂,挂商城内的拟饵找底,设定钓目为调目一半即可!
我跟你样调漂
调五钓三,然后挂饵找底,让浮子到三的位置。
关键的细节,那些所谓的大师根本没有讲清楚!1,用重铅找底,此时漂尖平水面。用漂座上的第二个豆定位。2,双钩带饵,均不触底,此时漂超过水面二或三目,个人喜欢。3,将漂座向钩的方向调整,长度决定钓灵,钓钝。取决于调整的距离,与子线长度有关:a,大于底钩的距离,双钩躺底。b,小于上钩的距离,双钩离底。C,ab之间的距离,底钩触底,上钩悬空。
子线躺底怎么调漂(铅皮轻触底)
重饵找底,露出可以看到的目数,看不见往上撸漂,即是下钩到底,想看几目撸几目,比调目少则在灵的范围钓,比调目高则顿,大概就是这样
两种说法都对,第一种是每个钓鱼人都会,都能理解的,第二种其实表达的意思是称重,我们每一种饵料,不同的配比,加水多少都会影响饵料的重量,饵料过重,超过俩目的浮力,那么双钩趟地,饵料比重清,那就是下钩触底,上钩悬浮。熟悉第二种原理,能更好的掌握我们到底钓灵还是钓顿。这都是理想化的分析,实际垂钓中,鱼情水情随时在变,因此不必太过于计较这些理论的东西,了解就好
空钩半水调好设定的目数,搓饵找底设定钓目不就完事了,或者调平水钓两三目
假如用调整饵料来决定钓目,玉米饵,螺蛳饵,蚯蚓等饵料很难做到你要的效果,所以重铅找底之后剪铅到所需调目再双钩挂饵调整浮漂来达到所需钓目,饵料的大小应该根据你垂钓的对象鱼来定,小奶鲫自然是小钩小饵,大鲤大草等鱼种饵料自然要大点。
调四调二是早期台湾钓法,必须用七目漂,饵料必须称重。现在的漂最少也有十几目,野钓没那么多讲究,只要找到底就可以啦
就是这种干!
这样调四目钓两目饵料离水底多少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