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县跳马乡白竹村,当地村民从池塘里捞上来两条既像鲶鱼又像才鱼的“怪鱼”。陈飞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彭翔)前日夜间,黎托乡村民黄先生在跳马乡白竹村打鱼时,突然打上来两条“怪鱼”,从鱼的外型来看,既像鲶鱼又像柴鱼,在当地钓鱼多年的70岁老者也说不上这是什么鱼。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条“怪鱼”身上都有像蛇一样的花纹,并且两条鱼的花纹深浅不一,据当地人介绍,这两条鱼很可能是一公一母。黄先生告诉记者,前晚他与几名同事来到跳马乡白竹村,本想打点鳝鱼回去下酒,没想到一网撒下去却打到了这两条“怪鱼”。鱼的外型既像鲶鱼又像才鱼,但说它是鲶鱼吧,鱼身上又有鳞片,说它是柴鱼吧,鱼的嘴唇上方又有很小的须。几个人不知是什么鱼,就将“怪鱼”带回请教今年已经70岁的刘老,没想到刘老也不知道是什么鱼。
发现“怪鱼”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纷纷赶来鉴别,但没有一个人叫得上鱼的名字。由于在白竹村的水塘中,养了许多鲶鱼和柴鱼,有村民“断言”这两条“怪鱼”是鲶鱼和柴鱼杂交配种而成。它们到底是什么鱼,是国家保护动物或是珍稀品种,为彻底弄清楚该鱼的“真面目”,目前,黄先生准备请来有关专家帮助辨别。
据长沙晚报4月17日报道 昨日,本报报道的跳马乡白竹村发现“怪鱼”的消息,引起了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专家的关注。经专家辨别,这两条“怪鱼”的学名叫月鳢,民间俗称七星鱼、秤星鱼。
据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邓学建教授介绍,月鳢属鲈形目,鳢科。这种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山区的溪流、沟塘、江河等水体中。据了解,月鳢性喜阴暗,昼伏夜出,有打洞、穴居、集群等习性,在无水潮湿处,可生活很长时间,夏天为3~4天,冬天为6~7天。月鳢雌雄鉴别较难,一般来说,月鳢是成双成对生活在一起的,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月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滋补强身、活血等功效。
上次我有个朋友,在当地一口水井中钓到过。我们这也叫七 星鱼或秤星鱼。很好吃。
没错,我们这也叫七星鱼
有机会也弄的吃吃
小时候在水井里捉到过!!!!!!!!!!!!!
下次我去湖南钓…
原帖由 肥羊 于 2009-1-10 21:36 发表 [attach]1915130[/attach]上次我有个朋友,在当地一口水井中钓到过。我们这也叫七 星鱼或秤星鱼。很好吃。 就知道吃!!
引用: 长沙晚报讯(记者 彭翔)前日夜间,黎托乡村民黄先生在跳马乡白竹村打鱼时,突然打上来两条“怪鱼”,从鱼 ... [/quote]>>此鱼在广西和广东很常见,俗称叫山斑鱼。
原帖由 chaochao740 于 2009-9-5 14:25 发表 [attach]1915131[/attach]小时候在水井里捉到过!!!!!!!!!!!!! YES METOO!
七星鱼,小时候在小沟里捉到过...跟这差不多在的有,比这大的也有,不过一般很少,现在更是看都看不到了
我们山里人叫它娃娃鱼。扑水鱼。
没见过,稀世珍宝,嘻嘻、、
这种怪鱼感情还很专一啊!
我老婆是跳马的,下次去岳母娘家去钓鱼去!
没有见过的鱼 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