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门前还远的地方有一口家鱼塘,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她留给了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那口鱼塘是长方形的,水深不到2米,面积约20亩,是集体所有。每年春季鱼塘都要投放一些鱼苗,上十年的时间才抽水干塘一次,因此水里鱼特别多,而且个体大。平时生产队里来了客人用撒网捕几条大的做招待菜,到年末用围网拖一次,按人口分给每户做腊鱼当过年菜,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这口鱼塘便成了生产队改善生活的一大支柱。正因为如此,这口鱼塘是有人管理的,更是禁止捕捞和垂钓的。那个时候管理鱼塘是一个既简单又轻松的活,平时主要工作便是巡视,看有没有人捕钓和垂钓,看水里鱼有没有异常,当然也偶尔割点青草、青菜喂喂鱼,给水施点化肥和牛粪等,因此一般是退休老人充当其职。尽管鱼塘禁止捕捞和垂钓,但偷钓是避免不了的事。鱼塘东北面是菜地,西南面是道路,塘边四周植有垂柳,菜地和垂柳提供了天然庇身场所。平时偷钓便藏身在垂柳下面,一旦看到有人巡视鱼塘便往菜地里钻,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被发现的,万一被发现,也很难认出是谁,而且也可从容地从菜地溜之大吉,毕竟管塘的老人反应能力和奔跑速度远不及偷钓的小孩子们,因此这里便成了我们偷钓的天堂。
偷钓的作案工具很简单,只需钩、线和竹签,钩是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做的,线是从废弃的纱窗或尼龙绳拆下来的,竹签可随地取材,只是要将每块的一端修尖,另一端两边开槽,然后进行整体修饰,使之表面光滑即可。将线的一头绑在竹签开槽处,另一头绑钩,在钩线处用牙膏皮缠住,便成了一套完整的钓具,平时不用的时候便将钩线缠在竹签上珍藏。选一个大太阳的中午或下雨天(那时很少有人出门),邀上儿时的伙伴,带上几套自制的钓具和蚯蚓,便开启了我们愉快的偷钓征途。来到鱼塘的北面,在一棵大垂柳树下选择钓位,既可遮阳挡雨,又隐蔽。先将钓具拿出来,解除缠线,在钩上串上蚯蚓,将竹签尖的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露出水面,然后将钩线抛入水中,让线崩直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事就是在观察中等待。一般情况下每隔一米要放一套钓具,最多放三套,这样既可防止缠线又便于观察。一旦发现哪套钓具的鱼线有异常,一定是有鱼咬钩了,这时只需收线便有鱼获。不需半天工夫便能钓上几斤鱼,一般是鲫鱼和黄古鱼,特别漂亮,让人爱不释手。如果要钓大鱼,便从菜地里抓几条青虫或蚂蚱替代蚯蚓作饵,不过因为钩线不够结实,加之年龄小力气不大,跑鱼是常事。就算偶尔能上一条大草鱼,也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折腾半天,闹出大动静,才能如愿,而大多数情况会是付出断线的代价而一无所获,因此一般会量力而行,不去招惹大鱼。偷钓并不是每次都是一帆风顺,有时候刚钓一会儿便有巡视的来搞偷袭,而且被发现追了过来,怎么办?应对这个突发事件我们早已有了对策,先立即将各个露出水面的竹签用力插入水中,然后顺手拿一根早已准备好的小竹竿逃之夭夭,这样一来巡视的人会误以为你已经拿走了钓竿,即是追到钓位的水边也只是随便看看,根本不会在意水下面还会有钓具。等巡视的人走了,我们偷着乐地又回来了,然后将各竹签拔出水面,又继续开钓。小时候我们就这样偷钓着,虽然钓具简陋,有时候还要挨父母的训斥,甚至当心被捉的可能,但我们从来没有退缩过,我们一直享受着偷钓带来的乐趣。
后来那口鱼塘承包给了私人,从此再没有去那钓过鱼,也很少经过那里。现在每次回老家,总想去那个地方看看,想找回童年的一些记忆,但都没能如愿。今天天气炎热,不便外出作钓,在家整理钓具,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这段往事,把它写出来,权当娱(渔)乐,说不定在你的心中也有那么一个鱼塘,也有那么一段难忘的经历?
每个钓鱼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个别人看管的鱼塘,而自己总是百般羡慕,尽管她不属于你,不过你却是从一而终的留恋这她,原因只有你只知道~~这里藏着你的童年和回忆。
与我的经历相似!
16年前在那边工作过,到处是水坑啊,还有那个超大的湖叫啥来着?死鱼虾味超大!
不错,顶顶!
你把她藏在心中,我把她写出来
那是一个时代的经历
你不会也是君山人吧
谢谢
此贴风神超绝,已被推到“首页今日精选”并获得200金币、500积分的奖励
我是河南的,02年单位去那边做工程,不记得啥地方了,98年长江决口那里
我们稍微先进点点,用竹竿子,那时候已经有鱼钩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