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来独往0 于 2013-10-7 21:21 编辑
弓鱼,建瓯一绝。 家乡建瓯淡水养鱼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迄今大约六百余年。据说养鱼技术是由江西九江传入的。但“弓鱼”始于何时,始创何人,却无从考证。有人推测至少也有一二百年了。“弓鱼”现在看来似乎很平常,只能算作一项实用技术,但在一二百年前或许还算得上一项顶尖技术呢!你看,“弓鱼”至少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让鱼保持鲜活,解决了活鱼运输的难题;二是排除池鱼体内污泥腥臭,解决了鱼肉质量问题。“弓鱼”在夏天保活一至两天,冬天保活四至五天,仅此就够我们惊叹不已了。这“弓鱼”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一项创造啊! 弓鱼,弓水之鱼也。渔农下鱼塘捕鱼时,把捕上来的鱼先用绳子一端从鱼鼻穿过,打结扎牢;再把另一端绑扎鱼尾部肛门以下。这叫“初绑”。初绑的鱼放入溪河活水中吐污纳新数小时,再进行“复绑”。复绑时头部不动,只把尾部绑扎移到肛门中稍偏上即可。把鱼弓弯,呈半月形状,鱼肚里的水留而不泄。“弓鱼”也有一些技术要领需要把握。否则达不到保活保鲜的效果,还会影响鱼的肉质。这种“弓鱼”方法,仅在建瓯一地流行。有人调侃为“地粹”。 曾听说因为弓鱼引发了一场官司的故事。“弓鱼”刚出现的时候,有人状告渔农把鱼用绳子绑了,鱼肚子鼓胀胀的全是水,惟利是图。官府遂去追查。当地渔农巧妙以对。把池塘捕来的鱼和已弓水的鱼,用同样煮法,下同样的调料,煮熟之后,让官府的人品尝,结果弓水鱼香甜可口,而未弓水鱼则污泥腥味重。两者一对比,是非曲直,便一清二楚了。官府明断弓鱼有理,并非渔农刁诈。从此“弓鱼”才算名正了。按现在的说法,“弓鱼”合法化了。这桩官司很有意思,它说明“弓鱼”技术得以流传至今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早些年,常在芝城街头看到渔农捕鱼而归的情景:长长的竹篙,两端各挂着几十斤重的“弓鱼”,搁在肩上,跨上自行车,手不扶肩头的鱼担,有的扶着摆头,有的干脆双手叉腰,一辆接着一辆,俨然像一个车队。鱼担换肩时,手也不用帮,只靠着惯性。车队若无其事地沿街而行,就像车技表演一样,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留下了啧啧赞叹!这事倒难为街头岗亭的交通警察,他们心里在说:“不安全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许多地方吃不上鱼,而建瓯城关鱼摊沿街排开,大木盆里全都是鲜活的“弓鱼”。“弓鱼”还被运往邻县市场。建瓯鱼市让外地人羡煞,各地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真是热闹了好一阵子,邻县农民兄弟也竞相找上门学习挖鱼塘和养鱼技术。现在养鱼技术已经普及开了,惟独这“弓鱼”技术很难输出。那时,恰好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田流到建瓯采访。耳闻目睹建瓯红火的鱼市和独特的“弓鱼”,不禁怦然心动。写了《客来鱼入席》的长篇报道,发表在《 望》杂志上。老先生的一纸文章便让沉寂的建瓯“弓鱼”名播四方了。 家乡的物事总让我难忘和感动,“弓鱼”亦然也!
九江, 江西, 故事, 技术, 建瓯
这里有视频,大家可以去看看http://tv.people.com.cn/img/2010tv_flash/outplayer.swf?id=/pvservice/xml/2011/12/9/91dabc8c-17a8-4fe6-9e20-5f38a27bbb78.xml&key=人民电视:/166419/"e=1&点评[attach]1891791[/attach]独来独往0费心了!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0:38
独版用心良苦,学习了点评[attach]1891792[/attach]独来独往0应该的应该的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0:37
用心良苦点评[attach]1891793[/attach]独来独往0力所能及,应该的。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0:37
shanshuijia 发表于 2013-10-7 20:21独版用心良苦,学习了应该的应该的
只会吊鲫鱼 发表于 2013-10-7 20:32用心良苦力所能及,应该的。
野钓+抛竿 发表于 2013-10-7 20:20这里有视频,大家可以去看看?id=/pvservice/xml/2011/12/9/91dabc8c-17a8-4fe6-9e20-5f38a27bbb78.xml&ke ...费心了!
弓鱼合法化好,赞一个。点评[attach]1891794[/attach]独来独往0感谢您的关注,谢谢您的支持!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0:40
朱其生 发表于 2013-10-7 20:39弓鱼合法化好,赞一个。感谢您的关注,谢谢您的支持!
学习了谢谢分享。
我以前在别的论坛也见过弓鱼,因为鱼弓了之后,好像因为不能动的缘故,身体里面水分不流失,不死,拿回家解开绳子还是鲜活的!点评[attach]1891795[/attach]独来独往0确实是这样,其二是减少了鱼的耗氧量,增加了存活的几率及时间。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1:25
独版博学,学习了!
弓鱼的报道,早几年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谢谢独班转此好帖。点评[attach]1891796[/attach]独来独往0呵呵,那有机会不妨也尝试一下吧。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1:26
luoyeweifeng 发表于 2013-10-7 20:52我以前在别的论坛也见过弓鱼,因为鱼弓了之后,好像因为不能动的缘故,身体里面水分不流失,不死,拿回家解 ...确实是这样,其二是减少了鱼的耗氧量,增加了存活的几率及时间。点评[attach]1891797[/attach]野钓+抛竿其三,也是最关键的,弓鱼后,使鱼嘴和鱼鳃部位难以闭合,便于空气流通,使得鱼鳃能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吸收氧气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7 21:46
有鱼钓我 发表于 2013-10-7 21:03谢谢独班转此好帖。呵呵,那有机会不妨也尝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