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来长出差的刚认识的钓友去有鱼的捞刀河搏鱼,本想钓大物,谁知这物来敲门。钓友都是上了翘嘴,还本想钓鲤鱼的。不过这也是长了一种见识了。过程虽然很重要,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最后我们把鱼获都放流了。现在只能网络配图一下了
刺鳅 科,刺鳅属。
俗称:钢鳅,刀鳅,石锥。英文名:Spiny eel 。 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为底栖性鱼类。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 分布于全国东部各水系。个体不大,一般体长在25厘米以下,但分布很广,在长江、黄河及其附属湖泊、沼泽地均产此鱼,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大(武装)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属鲈形目,刺鳅亚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纳锥,石锥,粗麻割,辣椒鱼,刀枪鱼。英文名:Large spiny eel 。 体细长,前部稍侧扁,尾部扁薄。头长而尖,前端有1尖长的吻突。口下位,口裂浅,几成三角形,口角止于后鼻孔下方。上下颌均具绒毛状齿带;眼位于头的前部,被皮膜所覆盖。眼下斜前方有1尖端向后的小刺,埋于皮内。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3枚短棘。体鳞甚细,侧线完全。背鳍基长,前部由35枚左右游离的短棘组成;臀鳍具棘2枚,第三鳍棘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的鳍条部相对,基部均极长,且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圆,无腹鳍,尾鳍长圆形。体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灰黄色;头背正中多有1条黑色纵带;头侧由吻端经眼至鳃盖上方也有1条黑色纵带,向后常断裂为1纵行黑色斑点,沿背鳍基底伸达尾鳍基底;体侧有淡色斑点,从而呈现黑色网纹或波状纵条纹;大形个体的斑纹不清。胸鳍黄白色,其它各鳍灰黑色,有淡色斑点,鳍缘有1灰白边。 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植物为食。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布很广。体重可达0.5公斤,肉质细嫩,味佳,群众喜食。 食用刺鳅30--50元 观赏刺鳅市价:商品名称:火龙鱼(火刺鳅) 市场价:180--268.00元 类别:观赏鱼、龟等水族
早几天也钓了,钩子不好取
这种鱼,2000年以前见得多,现在真是很少见了
准备取钩器
所以,现在国家搞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啊。我们作为钓鱼者也是一份子耶
我们乡里叫沙鳅
小时候最恨这个东西了
现在生态被破坏得也是没谁了,生物多样性就最后没剩什么
那鱼很容易刺人
沙鳅
我们那里叫沙泥鳅,以前钓鱼的时候经常钓到
所以准备一条毛巾啊
可以啊
靳江河湘江入河口小桥下面,用蚯蚓这玩意连竿,钩子很难取
说起生态破坏吧,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搞到钱又损坏环境的主儿才是最大的源了。希望钓鱼者能不功利搏鱼之乐,在得失之间寻求平衡吧
是的。所以要准备毛巾或者手套
儿时的记忆都是酸甜苦辣咸哈
可以准备一个取钩器和毛巾,一手抓着这物一手取钩就可以了
我钓了10年了....只是钓蚯蚓用的狐钩,难取不用你教。这玩意太多稀罕个啥
三观不合,请勿在此留言评论。谢谢!
我老家河里很多,喜欢待在石头和沙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