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帖子谈到小药都是忽悠没有之一打不开了,算了我不这么说了,这里谈谈小药的正确用法吧。首先不存在天生诱鱼的小药,自然水域的鱼类胆小,遇到特殊气味就像见了多彩的毒蘑菇一样不敢吃,所有小药第一次用都会死窝,你说加少一点?那你不加试试是不是效果一样。小药正确用法是加了小药大量打窝,让鱼习惯小药味道,形成条件反射,闻到味道就知道有吃的,这和养殖业的诱食剂原理一样,下次你再过来用这种小药的时候鱼老远就闻到过来了
如果不用小药可以吗?答案是完全可以,小药就是没啥软用
隔壁钓友用小药把我干停口了,你让我怎么办?
原来如此,怪不得,一加就没口。
小药加在窝料里好些。
小药就是香精,色素,什么的,商品饵里也有小药,只是浓度不同而已
他自己口好吗?好的话不是打窝了就是他经常来钓
别说,黑坑不用药就是瞎胡闹
看来你只晓得差的小药
野钓不加小药,基本没用,黑坑不一定,我们这边没有像北方的标准坑。标准坑基本都加药。
原塘颗粒比啥小药都好使
黑坑手脚多,很多用药的都是提前喂鱼的托和鱼塘老板合作,普通钓友一看他用药钓的好就觉得是自己问题,又买鱼票又买小药,卖药的和鱼塘老板都乐呵
捡漏还行,抢鱼真不太行
我跟我朋友排排坐,我用小药他不用,直接秒杀他怎么解释?
你把饵料给他他还是钓不好,他太菜了
这话我赞同,每一款成熟的商品饵或多或少加了几种纯物质提取的小药成分。载体不同,配比不同、浓度不同而已。小药和小药又是有区别的,有的是单一纯物质提取,有的是多种纯物质复合。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钓友不知道市场上小药的成分构成,又有很多在凭感觉误用。
卖药卖到我这了?鱼的味蕾是随着食物结构改变而改变的,味觉受体信号通路在食性发育重塑和不同食物环境下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食性的可塑性是鱼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和食物条件适应的结果。研究什么纯物质就像往一堆难吃的东西里加味精一样,你把味精卖那么贵我为什么不直接买便宜又好吃鲜鱼?而且小药的促食效果相比适合的饵料本身对鱼味蕾的刺激简直微乎其微。你可以继续卖药,但别来我这忽悠
第一你太敏感了,我并不卖药,第二你神经质了。做为钓友,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钓上目标鱼。我只是想说凡事无绝对,如果有什么让你造成紧张或误会,请见谅如果你排斥钓友们不同的意见,我倒并不反对你的坚持。大师,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