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很多年前去一家大棚钓鱼(那时还没有黑坑)大棚里三个水池一个方鱼池,一个鲤鱼池和一个鲫鱼池。记得车里有上次钓鲫鱼剩下的饵,谁知道打开后背箱一看上次的鱼饵发酵了,上边一层黑毛,那时候不舍得扔又加一点新饵干粉揉好,没想到垂钓时接连上鱼,边上的好几位钓友不上鱼都到这来索饵,原来这池里的鲫鱼爱吃酸饵。可是后来到别的地方用同样的办法不灵了。后来又去这家大棚仔细观察发现,好多钓友钓剩下的鱼饵就扔在鱼池周边第二天打扫卫生的才把发酵了的剩饵扔进鱼池,久而久之池里的鱼就爱吃酸的了。还有一次,去朝阳的一个鱼场去垂钓,那里提供饵料进水一会儿就化了不好使,(现在才知道是漂浮颗粒)后来就从池边捡别人剩下的饵料(也是发酵酸的)上饵抛竿眼看着一串鱼星从5-6米处朝钓饵处过来,过来就黑漂大鲤鱼上来。后来一问也是说钓友的剩饵都扔到池子里,所以造成了鱼的偏口。
长时间投喂,吃着放心的饵料,鱼当然不放过了
记得小时候没有化肥田里的稻子是靠河里的淤泥与各种草发酵作为肥料,河床一点淤泥都没有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滑倒更别说有水草了,你说鱼吃什么。再看看现在的河道垃圾,草满为患,水质富营养化。过去蚯蚓就可以钓鲫鱼鲤鱼草鱼鳊鱼白条等,上点档次的就是面粉加点香油就是一款很牛X的饵料了。简单道理人与鱼一样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已经不满足过去生活的现状"与时俱进"了
跟人偏食一个道理。
水底淤泥太厚了,发臭,如果没猜错你钓鱼的时候天气比较热吧!如果没有浆层的鱼塘臭的怎么可能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