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一根竹子就行,饵就是地里挖的蚯蚓,不用打窝
竹竿,蚯蚓,泡沫
我家是农村的,村子前面就是一条河,河面有百十米宽。我今年四十岁了,三十多年前的河水非常的清澈,鱼虾也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说了可能大家都不相信,那时候每当农田灌溉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用一块儿绿色的塑料窗纱缝制成所谓的现在的抄网,放在水泵出水口处,一晌下来就能接个三四斤小鱼。当然,平常最多的我还是使用一根竹竿,再花两角钱买来的鱼线、鱼漂、鱼钩(通线单钩),菜地里随便挖一铁锹就能出来几条蚯蚓,然后站在河边就开钓了。那时候钓鱼技术是一点儿都不懂的,反正就是鱼漂露出两指就行,鱼一咬钩,露出的两指鱼漂下沉进水里就抬竿(现在我们知道了这叫黑漂),钓的鱼种还很丰富,有白条、鲫鱼、黄颡鱼、鲶鱼、泥鳅、麦穗鱼,现在想想就是没有钓到过鲤鱼和草鱼,可能是鲤鱼和草鱼天生都比较胆小谨慎吧。现在钓鱼的装备都是专业的,钓鱼的技术也学习掌握了很多,但是家乡那条河的水质和鱼态已经不复往年了。所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南方都是用蚯蚓的
竹竿,大头针挝的鱼钩,随便找点尼龙线,气门芯当漂座,圆珠笔芯中间位置用火烤一下吹起来当漂,保险丝当铅坠,白酒、香油、白面和的鱼食,坐在坑边背阴处也能钓到不少鱼
小时候也喜欢钓鱼,斑竹做的鱼竿,毛线,缝衣针做的鱼钩,房前屋后搬石头下的蚯蚓。自家门前有块藕田,往往一钓就是一整天,渔获也不错。最好笑的是不懂怎么溜鱼,经常都是直接飞起来,想想那鱼竿腰力还是不摆了
用芝麻虫钓草鱼。
小时候用化肥袋封口线作钓线、弯好磨尖的钉书针作钓钩、高梁杆一段作漂、红蚯蚓作饵、通杀一切小鱼儿
我只知道小时候的鱼什么都吃,牛圈里面挖蚯蚓,又红大小非常合适,奢侈一点一块钱买两个馒头,鱼吃一个,自己吃一个。可以钓一下午。
小时候罐头瓶放馒头,长大点见别人用蚯蚓钓,香油和白面钓
我小时候用玻璃罐头瓶逮过鱼
蚯蚓 馒头……
小时候都是到喂猪的地方弄点糠啊什么的,用水一泡,打窝子。然后用挖的红蚯蚓钓
只有线和钩,线是从废旧轮胎上拆下来的,很结实,钩是用缝衣针弯的,烧红再弯然后淬火,鱼饵是白面活的,讲究点的加香油,我记得钓鲤鱼最好用是煮红薯。线也无须抛远,三米左右,一端栓在手上,池塘边用小树枝插在地上,线压在小树枝上,鱼吃饵就看小树枝的摇动。条件虽然简陋,喜悦分毫不差。
竹竿上阵
没到油菜收了之后,一般农村的长大的都应该知道,基本打菜籽都在田里打。会掉许多的菜籽田里,等她们发芽的时候,长高的时候,随便在田里抓上几把油菜苗扔河里了,然后看到鱼来吃,搞个竹竿,帮个线搞个钩子,钩子挂黄豆苗的叶子,浮漂也不需要,看到线动就抽,必中大扁鱼!(其实就相当于油菜苗打窝,黄豆叶子做饵。那是正好油菜田中的黄豆也出来了。全是就地取材)那时的鱼真的好钓
竹竿,大头针做的鱼钩,鸭毛做浮漂。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实行夏令时。那时候午睡实在睡不着,于是全班男生全部去学校不远处的水库钓鱼。钓什么鱼,怎么钓的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我们几个个子矮的负责挖蚯蚓,他们负责钓鱼。玩着玩着,忘记了下午上学。最后,校长,班主任亲自跑到水库“接”我们。第二天,全部站在全校师生队伍前,低头认罪,念保证。那阵仗,别提多“壮观”。
小时候只有蚯蚓鲫鱼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竹子当鱼竿,洋线(缝衣线)做鱼线,手工缝衣针过火折弯当鱼钩,鸭毛做漂,牙膏皮做坠,蚯蚓做饵就可作钓了,作钓场所就是门前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