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浮漂有口却总不中鱼?多半是提竿刺鱼拖了后腿

取个什么名字啊2018-07-10 17:20:26

在平时的作钓中,说到影响上鱼的因素,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钓位、饵料、调漂等。但还有一个经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提竿。因为将鱼诱来了,饵料味型也对了,漂相也显示中鱼了,最后由于提竿失误跑鱼了,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我们今天来分享一下,关于提竿的那些事:

 

提竿刺鱼的时机;

这个是除了调漂之外,最众说纷纭的一个点。有人主张只要漂看的准,提竿宜早不宜迟;有人说漂尾上升几厘米或几目提竿最合适等等。但漂相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钓点、水域、季节、温度、风向、等等,漂相都不一样,如果照着上述说法提,仍会出现跑鱼或空竿。

 

所以提竿时机的把握,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经验和观察。当我们每到一钓点钓鱼,建议特别注意前几次鱼咬钩的漂相,漂相在什么状态下中的鱼、什么状态下跑的鱼,中鱼摘钩时要注意钩在了鱼嘴的什么地方,反复几次后心中就有数了。

 

虽说提竿时机没有固定的套路,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以鲫鱼为例:

1、荤饵、硬饵提竿宜晚些,素饵、软饵提竿宜早。

 

2、小鱼提竿宜早,大鱼提竿宜晚。

 

3、水深1.5米以下宜晚,水深在3米以上,信号传到浮标慢,提竿宜早,因为提竿后线的传导也需要一些时间。

提竿刺鱼的手法:

1. 前推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扬竿方式,但提竿幅度较大,新手容易将鱼钩,鱼线也拉出水面。

操作方法: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当信号出现后,手臂迅速前推,无论中鱼与否,钩坠都不能出水。完成刺鱼动作后,手臂快速向上伸举,若无鱼,手臂也应保持上举姿势,将钩坠荡回身前。

 

2. 抖腕式:这是拉饵钓小鱼一个常见的提竿方法,因为小鱼的唇薄且接近水面,幅度太大容易拉豁鱼唇。

操作方法: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浮漂有信号之后,利用手腕小幅度轻抖完成刺鱼,中鱼后手臂顺势抬起,将鱼脱离水面。

 

3.后撤式:与前推式相反,刺鱼的方向和鱼游动的方向相反,通常用在飞铅法钓浅水时,可以减小缠线几率。

 

操作方法: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发现鱼讯,手握竿手臂回撤刺鱼;中鱼后抬臂上举,完成鱼儿入护的动作。

4.上扬式:将手臂的力量集中到手腕,以瞬间的发力完成刺鱼动作。上扬式扬竿动作快、力量强,加上摆动的幅度不大,有助于中鱼后的掌控。

操作方法:持竿手臂微曲,风线不压入水中,肘部稍稍下沉,眼不离浮标。鱼讯出现瞬间,应立即向上抖腕抬竿。

想要准确地提竿刺鱼

最重要的是做到

眼不离漂,手不离竿

这样才能在中鱼的第一时间抓住机会。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