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姜子牙未遇之时,垂钓于渭水之滨。
别人钓鱼,都是弯钩,钩上放饵,偏偏他,钩直如针。
不但如此,钩上也不放饵,又将钩离水三尺悬着,口中道一声:“愿意的,来上钩。”
别人都以为,姜子牙是傻的,但姜子牙清楚自己要什么。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姜子牙钓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是知音,是干一番宏图大业的机会。
姜子牙直钩无饵夸张,但弯钩挂饵也可以很离奇。
《庄子》里记载,任国有一位公子,他钓鱼要用一个大铁钩,黑色粗绳,然后以五十头牛为饵。
他钓鱼时,站在会稽山上,把鱼竿用力甩向东海,一钓就是一年。
别人嘲笑任公子此举大而无当时,却有一只巨鱼咬钩,负痛的鱼儿在海里掀起冲天巨浪,排山倒海的声势,千里之外的人都闻之胆寒。
最终,这条大鱼还是被擒获了,从浙江到广西的人都吃到了用它晒成的鱼干。
这些,岂是那些在小河小溪里盯着鲵鲋小鱼的人能懂的?
任公子钓的是境界,是坚守,是吞食天地的气魄。
如果说,以上两则都像是传说,下面这个可是史实。
东汉光武帝刘秀未发迹时有一位同学,姓严名光,字子陵,两人关系不错。
刘秀登基,想让严光来当官,派人拿着他的画像四处寻找。有人说在大泽中见过他,身披羊皮袄正在钓鱼。
刘秀派人将严光请来,让他当官,严光却不肯。
有一晚,刘秀想和严光大被同眠,话话今昔家常,结果严光睡得鼾声四起,还把一只脚搭在光武大帝的肚子上。
刘秀只好放严光回去,由他在富春山下种田钓鱼去了。
严光垂钓处,被后人称为严陵濑。
严光钓的是清廉,是坚守,是不为荣华富贵轻易改变的淡泊宁静。
钓鱼最要紧的,是想清自己要什么,根据需要施饵引线,然后默默坚守。
一旦想好,就要像姜子牙那样坚决,如任公子那样有气度,还有,严子陵般,耐得住寂寞。祝您钓到自己想要的鱼。
境界各有不同,随性就好!
大师悟到什么了?
也许就是这样吧。
大师开玩笑了。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