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入梅之后,天气预报变得极其的不靠谱,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大雨倾盆,而且湿度极大,浑身上下都是黏糊糊的,很是不爽。
为了各位钓友能更好的体会楼主所处的作钓环境,先简单科普长江中下游所特有的“黄梅天气”。初夏长江中下游流域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今年姑娘小学毕业,部分家长也赶了把时髦。周日送孩子去拍微电影。
之后,就近去大东桥下玩一会。刚到桥下,就见一个老渔夫在拉抬网,收获餐条一尾。
运河里船来往也是意料之中,希望鱼儿已经习惯行船的惊扰,不要对作钓形成太大的影响。
桥下垂钓,3.6米的正合适。但是只能抛到两个桥桩的中间,水深只有70公分左右,感觉浅了一些,看看外面的太阳,犹豫了一下,希望这里水底复杂可以留一些鱼。
刚刚把窝做好,上游传来机动船的马达声,转头一看,一艘垃圾打捞船驶了过来。因为水浅,刚刚打下的饵料也被水流冲走了。
只好重新做窝,还没开始上鱼,垃圾打捞船又回来了。一个小时被惊扰了3次,浮漂也是随浪摆动,没有出现一个有效的鱼口。
期间,钓友过来发现鱼情太惨,不下竿了。桥东水位要深很多,两人一商量,下午去桥东试试。正准备收杆,突然黑漂了,一道橘色的身影划过水面。仔细一看,还有胡须,竟是一尾锦鲤。
多守无益,上午10点以一鲫一鲤惨淡渔获结束战斗。
一觉睡到2点30,发现钓友发来信息,已经上鱼5、6尾了。赶紧洗把脸就直奔桥东。
有点走水了,一看还可以,并不是太快。
鱼倒是来得蛮快,顿口也很清晰。深水上小鲤鱼,3.6米的手感很舒服,小溜一下,因为太靠水边,没敢拍照。
桥下杂物多,受水流影响,挂底很严重。时不时的就会损失子线。
到4点多,桥墩两边已经出现明显的水溜了。
今日小结:1.梅雨季节,湿度大,气压低,好在今天的风比较大,桥底下还是比较舒服的,但是桥西水浅,上午温度又比较低,鱼儿并没有在桥下纳凉。船多,外加老渔夫拉抬网的频率几乎都快赶上我抛竿的了,惊扰比较厉害。2.下午换到桥东,水深近2米,虽然没能欣赏漂亮的弯弓,但是深水钓鱼很有手感。只可惜后来开闸导致挂底严重,未能尽兴。
最后,感谢各位钓友的观贴!
写的不丑
承让,此宝地是爱钓欧巴与勇儿大师的自留地…
旁边就是勇儿大事
谢谢
标题看成梅毒复发
有马桶的地方应该水肥鱼多
什么钓法?
这种浪大的环境,不调漂了吧还是直接无漂钓?
跑铅
太浅了
跑铅
你是梅毒发了吧
自从上次发生的事情我就不去了
梅毒。。。
文章写的不错哟,文字和照片都很丰富, 可以申请本地管理员哟,可加钓鱼之家活动专用号,小妹的微信号是:18810715617 有组织活动能力的钓友都可以加哟,成为正式管理员奖品多多哟。
这家伙,这场面,冬暖夏凉啊,给你讨到宝地了
桥下凉快!
厉害厉害
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