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饵料应用。饵料,包括窝料,一直是钓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也必须承认饵料是钓鱼过程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饵料上新手易犯的错误有这么几类:
1、一两种饵包打天下。有的钓友在一个钓场用惯了一种饵料配方,且效果不错,于是在几乎所有的钓场都用这种配方,这是不对的。受气候、天气、鱼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钓场、不同鱼种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摄食习惯,不可能用一个配方通杀四季。有不少钓友在部落中征求饵料配方,这也不可取,在一个地方用得好的方子,换一个地方也许就不灵了,最好的办法是向身边钓得好的钓友学习。有不少身边钓友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好方子,那新手朋友们可以偷学,呵呵,这算是一个捷径了。
2、多种饵料混杂使用。许多刚迷上钓鱼的朋友,每次出钓的钓箱或背包中多的能带十几种饵料,开饵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饵料都掺进去一部分,这样开出的饵弄好了可能象东北乱炖一样味道不错,更大的可能是弄得不伦不类,怪味丛生,鱼儿闻而避之,怎能诱鱼,如何中鱼?新手朋友首先应该做的是熟悉其中几种饵料的特点、习性,在配饵的时候一般用两种饵料就足够了,一种主饵,一种副饵,拉丝粉、雪花粉、粘粉用来调整饵料状态。等练到一定程度了,再考虑多种饵料的配比。
3、宁可花大钱买商品饵,也不愿意用蚯蚓、红虫等活饵。好象在池边用蚯蚓钓鱼的人,总会被别人视为初级选手,唯有用商品饵才是“专业人士”的标志。其实这是一种极度的偏见,特别是在休闲野钓中,蚯蚓几乎可以算是万能饵,而且往往在很少有人钓过的野河中,蚯蚓的胜算要大的多。所以我要劝劝新手,在带着商品饵的同时,不妨带上点蚯蚓,又不重,也不麻烦,万一用的好,又省钱又上鱼,何乐而不为呢? \
二、钓鱼技术。有关钓鱼的技术,这是一个大话题,涵盖的内容方方面面,十分广阔,我也没有能力一一道来,就说几个在垂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吧。
1、不找底。很多新手朋友到钓点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垂钓时间,总是想尽快把饵开好,把竿支好,把钩漂抛进水中。除非修整的特别好的池子,几乎所有的水域水底都不是平的,多多少少都会有起伏,两三目的差距在水底根本算不得什么。不找底,就意味着可能钓不到底。钓了半天,嘴里总在嘟囔:怎么底下这么不平啊。一会儿两目,一会儿四目,对漂相的判断也无所适从,十有八九会弄的心烦意乱。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到达钓点,先选钓位,然后支竿拴线,找钓点,在下钩上卷一块大一点的铅皮进行找底,看看自己选择的钓位是不是适合当做钓点。适合,就开饵、打窝,调漂,一步一步进行下去;不适合,果断换钓位。
2、死抱底。凡是钓鱼人都知道我们钓的最多的鲫、鲤都是底层鱼,于是有不少新手朋友就死抱底钓不放,不顾水温、鱼情的变化,非要等到鱼在水底吃食才肯罢休,结果肯定是不用说了,收获了了。在确定水中有鱼,窝里有星,而底钓钩上无鱼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换一换钓浮,在不同水层试一下有无鱼儿摄食的信号,也许连竿的机会就在你调整的时候到来了。
3、钓位频换。新手钓鱼的这个现象十分普遍,确定一个钓点,打上窝子,等了半个多小时没动静,于是收拾东西,换地方再打窝子,不上鱼,再换……虽然说我也不支持在一个不上鱼的钓点死守,但频繁地换钓位也不是一个钓鱼人应该拥有的好习惯。如果条件与环境允许,正确的办法是一次多打几个窝子,轮换着钓,哪个窝里上鱼,就在哪个窝里钓,等到不上鱼了,补窝之后,再换窝
学习了